第1637章 本性(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所以说,受宫中一头气就够了。

转身回到鸿胪寺就把气撒在倭国人身上。

“不过,这帮人聪明啊。”李复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知道在大唐的地盘上,他们翻不起什么浪花。”

“所以到处笑脸相迎,大唐礼仪之邦,伸手不打笑脸人。”

“既然怀揣着目的,当然不敢闹翻脸。”

老赵点头附和:“郎君说的是。经过这次教训,想必他们往后会老实很多。”

“老实?”李复不以为然地摇摇头,“狗改不了吃屎。他们现在隐忍,不过是实力不济,不得不低头罢了。一旦让他们找到机会,或者自以为有了底气,獠牙还是会露出来的。”

他太了解这种欺软怕硬、畏威而不怀德的秉性了。一时的沉默,不代表永久的臣服。

“不过……”李复话锋一转,脸上露出几分玩味的笑容,“他们既然选择装孙子,那咱们就当他们是真的孙子吧,现在还不是收拾他们的时候。”

李复这般说着,心里在琢磨着,要不要给苏定方写封信,问问他最近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这边给解决。

尤其是,钱的问题。

别的问题,说了也不一定能帮得上。

“是,老奴明白。”老赵应道,“咱们庄子上的护卫,会一直盯着他们的。”

“嗯。”李复满意地点点头,“马上就要过年了,庄子里上下都热闹起来,该采买的采买,该准备的准备,让大家都过个好年。”

“对了,等明年,狸奴就要启蒙了。”

“老赵,你家小狗儿跟狸奴也就差几个月吧?”

“回郎君,差了四个月。”老赵拱手。

“让你家狗儿也一起吧,跟狸奴一起做个伴儿。”李复笑道:“启蒙的老师,我跟夫人已经商量好了,选了颜家的颜相时,到时候让他到庄子上的书院去。”

“陛下已经同意了。”

老赵听李复说完这番话,当场就给李复跪下了。

“老奴,拜谢郎君!”

李复人都傻了,连忙起身到老赵跟前,伸手搀扶他。

“老赵,你这是做什么?”

“外道了嗷。”

“你这,咱都多少年的感情了,你跟我来这套?!”

老赵被李复搀扶着起身,眼眶却已经红了,声音带着哽咽:“郎君,我……我这是……这是高兴的啊!”

他抹了把眼角:“小狗儿那孩子,能跟着小郎君一起启蒙,还是颜相时那样的名士教导,这是天大的福分!”

“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郎君的大恩了!”

“什么恩不恩的!”李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老赵,咱们是一家人,如果说真要有恩,那也是你有恩于这个家!”

“当年你也是年轻的俊后生,因为这个家,一直耽搁着自己。”

“当年要是没有你操劳着一家子,这一家,哪儿来的现在?”

“所以,不要说这些话。”李复说道:“你就是老赵,不是什么老奴。”

“往后让狗儿多来宅子里,俩孩子能玩到一块去,相互有个伴,这是好事。”

老赵心中暖流涌动,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哎!我……我听郎君的!”

李复笑了笑。

“这才对嘛。”

“怎么还越老越矫情了呢。”

“回去跟你夫人也说一声,让孩子提前准备准备,开春可就正式进学了。”

“是,是。”老赵咧着嘴连连应声,脚步轻快地退了出去,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岁。

李复看着老赵欢喜的背影,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入冬后第一场雪落了下来。

整个庄子上变得银装素裹。

李复裹着厚实的披风在书院里溜达。

好歹是副院长,得偶尔过来看看。踩着咯吱作响的新雪,慢悠悠地踱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副院长。”一位年轻医学生认出李复,连忙行礼。

“嗯,天气寒冷,注意保暖,也小心炭火。”李复叮嘱了一句,“这些药材典籍整理得如何了?”

“回副院长,正在按孙师留下的方略进行,已整理了大半。”

李复满意地点点头。

冬日里,陆德明和颜思鲁不怎么出门,一直待在暖烘烘的书房里,出门则是乘轿。

来到书房这边,李复跟着书童进了书房里。

“老陆,老颜,忙着呢。”

李复咧嘴笑着,进了屋子,脱下厚重的披风,随手递给了书童,而后走到炭盆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陆德明抬起头来,眯着眼仔细看着李复。

“听着是你的动静,不过我啊,这把岁数了,眼神不好咯。”陆德明笑着说道,声音里尽是沧桑。

陆德明说这话虽然是调笑,但是李复没由来心里却是一酸。

嘴角扯了个难看的笑容。

“能看清楚书本上的字,就不算眼神不好。”李复回应着:“也不要总是埋首书案啊,多去医学院那里走走,你看看孙道长,人家那体格。”

“跟着好好学学,都说活到老学到老,你也不能总是盯着你手里的这一门学问啊。”

李复压下心里的酸楚,故作轻松说着。

陆德明摆了摆手。

“哎呀,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啊。”

时间........

生怕不够用啊。

自到了这个书院之后,陆德明才有了这样的感觉。

因为突然发现,好像自己还真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没有完成。

他指了指书案上堆积如山的文稿,又看了看旁边同样埋首疾书的颜思鲁,无奈地笑了笑。

“瞧瞧,老颜跟我一样啊。”

颜思鲁也放下笔,揉了揉发涩的眼睛,接口道:“是啊,陆兄与我,如今最大的心愿,便是将毕生所学,尽可能完整地留存下来,编纂成册,也好为后来者铺一铺路。这时间,是真不够用啊。”

“我们两个老头子,看着书院里的这些娃娃,总想着,在他们读书的路上,多帮一些。”

“授课只是一时,能够留下一套让所有学子都受益的东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