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章 各有心思(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你看看这几日咱们在大唐的待遇。”

“我这心里,拿不准啊,大唐不能得罪狠了,首领那边,也要让他消气,实际上最难做的,是夹在里头的咱们啊。”

“一个弄不好,两边都不讨好。”

“咱们要想着,安然无恙的离开长安,回到故土,也要想着,回去之后,不能被首领降罪。”

“现在阔水没有打起来,咱们作为使者团来到长安,有的说。”

党项的使者仔细的分析着。

得揣摩。

大唐的意图,已经弄明白了。

就是不想打。

首领的意图,也是倾向于不想打,但是要为自己的部族,从大唐讨足了好处。

“咱们一进长安城,遇到了大唐的泾阳王,你觉得,他为什么为咱们的人,这般和颜悦色?”

“我在鸿胪驿馆的这几天可是打听到了不少事,就前几日,他还杀了两个倭国使者团的人呢。”

“那您打听到什么了?”仆从好奇问道。

“如今在阔水的李绩将军,是他的岳父。”使者说道:“这下你明白了吧?”

仆从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说到现在,也没说他们这些使者该怎么办。

“大唐已经给出了他们的诚意,咱们作为使者,也要将消息传回去。”

“先写信,着人快马加鞭送回到大首领手里。”

“我留在长安,等消息。”使者说道:“这样,最为稳妥,我留在这里,大唐皇帝放心,信送回去了,首领也会知道什么情况,至于后续如何,就全看首领的决断了。”

仆从微微颔首,突然又想到什么。

“可若是首领不满意,阔水那边一旦打起来,您留在这里,恐怕会不安全啊。”

使者沉吟一声。

“我倒是觉得.......打不起来。”

“你i放心去就是。”

仆从闻言,也不再多说,点头应声。

书信写好,交给仆从,一骑快马自长安而出。

使者整理好衣衫。

也该是时候,求见大唐皇帝陛下了。

信使离开,在这长安城,可瞒不住皇宫里的人。

与其等他们询问,倒不如主动去说。

剩下的,就是如何在长安城中保命了。

泾阳王待自己好,是建立在阔水还没打起来的前提下。

双方可以做朋友。

一旦阔水有变,宫中会不会收拾自己这个使者不说,泾阳王说不定会比宫中的动作更早。

作为使者,该糊涂的时候就要糊涂,该聪明的时候最好还是机灵一点。

半个时辰后,两仪殿。

李世民端坐于御案之后,并未着正式的冠冕,只一身玄色常服,手中正拿着一份奏疏,见内侍引党项使者入内,方才缓缓放下。

“外臣兀术,参见大唐皇帝陛下。”使者依礼参拜,姿态放得颇低。

“使者平身。”李世民的声音平和,听不出什么情绪,“在长安这些时日,一切可还安好?”

“回陛下,鸿胪寺招待周到,外臣受宠若惊。”兀术恭敬应答。

“那就好。”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使者身上。

“我大唐乃礼仪之邦,友邦使者前来,自当以礼相待。前番阔水之事,乃李道彦个人狂悖,朕,已依律严惩。”

“但,大唐的边疆安宁,不容挑衅;大唐的军威国体,不容轻侮。这一点,望使者,亦能明白。”

兀术心中凛然。

软硬兼施。

大唐的让步与礼遇到此为止,若党项借此再生事端,那便是另一种局面了。

他立刻躬身,语气更加恳切:

“陛下明鉴!外臣已经派遣信使前往党项部,将陛下的旨意与大唐的诚意,如实禀明我部首领。”

“我党项各部,向来愿与大唐永结盟好。”

“在得到首领回复之前,外臣会一直留在长安,静候佳音。”

李世民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如此甚好。”他摆了摆手,“使者且安心在长安住下,若有任何需求,可告知鸿胪寺。朕,期待听到拓跋首领的好消息。”

“谢陛下!”兀术再次行礼,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这一关,暂时是过去了。

躬身退出殿外,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后背已被冷汗微微浸湿。

与这位天可汗的对话,虽然看似寻常,但仍旧担心一个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不愧是大唐啊。

大唐的皇帝陛下,气势恐怖如斯。

“来人,着人快马加鞭前往阔水,继续让李绩稳住边军,稳住拓跋赤辞。”

“党项部的信使已经回去,虽然和谈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依旧不排除拓跋赤辞想要发兵的可能,让李绩多加小心。”

“是。”殿内内侍应声。

见重要的事情处理完毕,王德这才躬身上前,低声说着。

“陛下,高桓权想要求见陛下。”

李世民闻言,眉头微微一皱。

“他和倭国的使者,不是已经去过东宫,太子不是已经召见过他们了吗?”

“是,但是,他想要见陛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世民冷笑一声。

“让他再等等吧,最近这段时间,朕忙着呢。”

“倭国使者那边,可有动静?”

“回陛下,最近他们老实的很,只是在长安行动,并未离开长安,倒是拜访了不少勋贵。”王德说道:“都是以前义直古麻吕曾经拜访过的。”

“倭国人,就这么点手段了。”李世民笑了笑:“信不信过段时间,他们又会上奏,想要学习大唐的文化,想要一些大唐的典籍。”

王德躬着身子应和着。

“陛下英明,应当会是这样的。”

“不是应当,而是一定。”李世民笑道:“以前怎么应付义直古麻吕的,现在就怎么应对他们,都是一样的。”

.......

以前李世民的想法会是说,既然番邦归附,那天朝行教化之责,也未尝不可。

但是现如今........

西州都护府和西海都护府的事儿就在眼前,这教训得吃。

更重要的是,倭国虽然地方不大,离着大唐远了些,还要远渡重洋。

可是岛上的金银铜也是真真切切的,是大唐需要的。

这两年,百骑司的人已经渗入到了倭国,按照泾阳王说的,已经探明了真假。

他们真的有!

大唐的铜矿可不富裕。

朝廷要铸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