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此去经年(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暖暖而生》最新章节。

五井村的流水席果然办得很有排面,村民议事厅摆了整整六十桌宴席连摆三日,炊烟袅袅不绝,香气弥漫整个村落。

不仅本村村民倾巢而出,连上元镇乃至邻县的乡绅也都慕名而来,热闹程度甚至超过那时候进士及第牌匾入村。

林才、林满四人的镇学先生、同窗自然在列,自然还有好些个同窗得中秀才,有些只是家里庆祝一番,有些也是族中庆贺,所以林才他们四人自己的流水席吃了还需要跑同窗的席面。

而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于县令的亲自莅临,县令的到访,给足了五井村和林暖颜面,林暖心领神会,特意将县令迎至上座,招待得格外周到。

席间觥筹交错,热闹非凡,村落里吃席的场面就是大家伙都撑着嗓门说着话,说说今年的年景,说说今年的守成,说说五井村的好日子,羡慕林家后人的出息,……

除了五井村本村人外,多数远道而来的宾客都是吃一顿便走,临走前少不了对林暖、林才等人一番恭维,对五井村一番夸赞。

这场流水席,明面上是庆贺五井村四人考取秀才功名,暗地里也是要向周边人展示五井村如今的实力,将来五井村的男子娶妻能有更多的机会,出嫁的姑娘在婆家也会更有底气。

恰好在最后一日,当夕阳将天边染成橘红色时,夏一丰和秦安的商队风尘仆仆地赶到,他们顾不上洗去一路风尘,便痛快地享用起尚有余温的席面,真诚祝贺林满、林才等四人考取秀才功名。

一丰更是实实在在地给每人封了个沉甸甸的红包——这些可都是他儿时一起摸鱼爬树的兄弟啊,有的甚至在他最难的时候偷偷从家里拿了粮给他,他一直记得!

流水席散去的第二日,晨露还未干透,张成云、王全便领着各姓族老们来寻林暖,商议重建祠堂的大事,四叔和大伯自然也在场,众人围坐在村民议事厅,气氛庄重而肃穆。

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决定在原址扩建祠堂。

新祠堂将给每个姓氏都设一个堂间,张、王两姓人丁最旺,面积自然最大;林家如今地位最高,堂间规模与张王两家相当,三家并列祠堂正中。

其余姓氏多是逃难而来的外姓,祖宗灵牌不多,村中人数也少,堂间自然小些,位置也相对靠后偏些。

虽说大家都盼着祖宗有个更好的安奉之处,但现实如此,谁也不好说什么。即便心里有些嘀咕,在实实在在的实力面前,这些嘀咕也只能藏在心里,化作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

祠堂一事议定,接下来便是林满和林才继续求学的事了,这件事林家格外重视。

还是在林暖家的厅屋里,所有在村的林家族人都到齐了,甚至连大姐林春和大姐夫王向旺也来了。

看得出,这几日林满和林才没少与家人商议,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色。

作为哥哥林满率先起身,声音虽轻却坚定:“阿爹阿娘,四叔四婶、二姐,我……我不打算去松阳书院了。”

林暖温和地望着他:“满哥儿,松阳书院对你将来的仕途或许更有助益。”

“我明白,二姐。”林满神色平静,仿佛早已深思熟虑,“这些日子我仔细想过,我的读书天分确实不及四弟,更比不上二姐夫。这些年全靠勤勉勉强跟上,这次虽中了秀才,名次却不高。松阳书院固然好,但路途遥远,花费甚巨,我不想辜负姐姐姐夫的一片苦心……”

他顿了顿,看了眼有些纠结的林才,清了清嗓子:“况且,日后大哥、五弟在江南,三弟去了京城,四弟也能代表咱们林家再搏一把!”

林才抬头望向这个一直并肩苦读的二哥,喉头微动:“二哥……”

林满对弟弟投去鼓励的目光,继续说道:“二姐,爹娘年事已高,四叔四婶身边还有小七需要照料。我留在广丰,烦请二姐为我与于县令谋求一个职位,书吏员就行,我可以一边做事,一边读书,一边照看家里,若将来还能高中,那就是我的造化了!”

这番话让大伯和大伯母眼圈泛红,四叔四婶也目光柔和地望着他,屋内光影摇曳,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林暖深深注视着这个少年,初来这个世界时,他还是跟着春生满村疯跑的二狗子,如今已是知进退、懂取舍的翩翩少年郎。

她心中欣慰,点头道:“好!二弟,既然你心意已决,这件事二姐一定替你办妥。”她转向林才:“才哥儿呢?”

林才神色也逐渐坚定,起身先向长辈们行礼,又对林满各施一礼:“二哥,往后几年,我爹娘和小七就托付给你了!”他转向林暖,目光坚定:“二姐,我要去松阳书院!正如二哥所说,总要有人再去搏一搏!”

四叔四婶与大伯夫妇不同,他们对儿子充满信心。

四叔朗声道:“小四放心,你爹我还干得动!我们在村里都会好好的。倒是你,去了松阳书院定要专心读书,莫要惹是生非!”

“阿爹、阿娘……儿子一定努力!”少年郎语气中满是不舍,却又带着几分对未来的憧憬。

林暖起身,先后拍了拍林才和林满的肩膀:“满哥儿、才哥儿,你们都是好样的!咱们一根藤上结出的瓜,将来不论走到哪一步,都要守得住本心,对得起家人!无论你们做什么选择,二姐都支持!”

林贵也蹦起来:“二哥、四哥,我也会努力的!我也支持你们!”

林春也难得开口:“二弟,以后姐姐帮你。四弟放心,四叔四婶还有我看着呢。”大姐夫在一旁使劲点头。

“咿呀咿呀……”四婶怀里的小七手舞足蹈,仿佛也在为哥哥们加油。

……

这件事刚定下,林暖计划两日后便随商队启程,正收拾着行礼,四婶便急匆匆来找她。

四婶压低声音说:“乖囡,前些日子不是放出风声,说才哥儿要去太原府进学吗?于县令那边倒是没动静了,可吴先生又托人递了话。昨儿个回来后,我看才哥儿一直坐在书房里不出声,喊他吃饭做事也反应慢半拍。我偷偷去瞧了瞧,见他手里拿着一个符篆,有时候还会出神……这才哥儿,该不会是有别的心上人了吧?”

“符篆?”林暖立刻想到了吴玥柠,那日老君观里小姑娘就在自制符篆,两人又有可能是相识的,于是对四婶建议:“四婶不如直接问问才哥儿。吴先生家的姑娘我上次见过,家中有一兄长,是个知礼的姑娘,若才哥儿愿意,这门亲事或可成;若不愿意,就把他的心上人问出来。我回江南后,书信往来总要一两个月,足够才哥儿先定亲。您觉得呢?”

四婶思忖片刻,对林暖点点头:“成!我这就去问才哥儿……不过他对着我怕是难为情,让贵儿去办最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