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崔杼弑其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胤儒圣》最新章节。

走出学宫。

外边只剩领路的老儒一人。

宽袍大袖,孤零零杵在原处。

“多谢老先生。小小心意,还请笑纳。”

姜砚说着,从袖里取出一个小荷包。

老儒用眼角余光看他一眼,不动声色地接过钱袋。

掂了掂,似乎感受到了荷包的重量,嘴角这才微微掀起。

其实,荷包里只有二两银子。

但赠予祭酒等人,绝不会看在眼里,反而会愈发轻视自己。

掰碎了显多,在老吏这里却能落个好。

果然,原本木着脸的老儒仿佛被撬开了话匣子:

“这位后生,明年河阳城国子学会招收一批举监生,可以去试试。”

“此外,每日都可到宏业堂领取游学任务,赚取贡献点。”

姜砚垂眉拱手,深深一揖:“多谢老先生。”

老儒轻轻颔首,抚须笑道:“孺子可教。”

出了国子学,姜砚才微微蹙起眉梢,陷入思绪。

果不其然,与他猜测的一样,县城的官场生态确实早已固化,可以说水泼不进。

赵樊、李淙逸…这些世家子高高在上,占据了每一处关键位置。

但省府毕竟衙门头高些。

总会为平民留一条不太宽敞跻身之路。

一路穿街过巷,又来到红花院。

姜砚负手而立,目光向上,微微眯眼。

这家的匾额,实在是金的有些晃眼。

不过自己也不是来踢馆的,虽然教训了一干青皮,但还没有膨胀到一个人打一群。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为打探些消息。

花前月下,才子佳人。读书人逛青楼,本身就很合理。

念头起伏间,已大大方方跨过门槛,听一旁的小厮招呼道:

“这位爷,一楼听曲儿,二楼三楼留宿。不知大爷有没有相好的?”

姜砚摇头,表示自己先坐会儿。

少顷,便有人奉上茶水一壶,瓜子一碟。

大堂的正中搭起了戏台,好巧不巧,一曲新戏刚刚开幕。

两名戏子登台而立,咿咿呀呀唱着,声音悠扬动听。

但见左首那名戏子,妆造利落,一袭白衣,书生打扮。

右首那名戏子,却是个旦角儿,一袭大红加身,宛如火焰一般。

只听那小生拉长腔调,开口唱道:“一行步履烟霞外,十里亭台花雨中。”

声音在厅堂中飞扬,激起一片叫好声。

此时虽是上午,但江南许多地方本就有“喝早酒”的习惯,大部分桌子都被占满。

姜砚用眼角余光一扫,尽是哪家的闲客,谁家的公子。

小生唱毕,那旦角儿向后退了两步,声音清冽婉转,如叠浪起伏:

“不似汝这等无所事事,只瞩意那人间君王、英雄好汉…”

显然,这句词的意思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姜砚顿时来了些兴致,凝神听了起来。

这时,身旁传来一声温和的嗓音:

“兄台,拼个桌?”

姜砚把目光从台上移开,循着声音看过去。

一张眉长面白的脸映入眼帘,身着儒衫,腰悬玉佩,一副文士打扮。

须知,在这个时代,只有上位者才能享受包间和雅座,寻常人根本没有占座和预定一说,拼桌是极正常的现象。

于是姜砚微微颔首,笑道:“兄台请便。”

文士在一旁落了座,笑吟吟把目光偏过来,打量姜砚两眼,出声道:

“看兄台有些面生,不常来吧。”

姜砚没有否认,回应道:“确实是头一次来。”

文士露出了然之色,骈指点了点戏台,笑道:“这一折子,叫作《南淮月》。”

说完,眨着黑褐色的眸子看过来,自顾继续说道:

“这白衣的小生,扮的是开创本朝的太祖文皇帝。”

“那红衣的旦角儿,扮的是文皇帝的心上人儿,萧公主。”

说到这里,文士忽地哈哈大笑起来,停了少许,才低低地道:“但其实呢,那萧公主是个妓子。”

姜砚此时已听得一头雾水。

在封建王朝,能听到本朝太祖的风流事儿已经十分离谱。

出现在野史上已是少见。

竟然还能被编成戏折子在民间传播?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道理。

文士似乎读出了他眼中的疑惑,笑着解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