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州牧(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因人而异的系统》最新章节。
在古易的这般做法下,当益州的黄巾叛军被剿灭时,当地的世家豪族损失惨重,益州各郡太守仅有汉中太守还活着。
因为这个原因,古易上书请当益州刺史,招揽的兵卒也不予解散,以免蛮族趁势而入。当然了,空出来的太守和其他官员的任命肯定也都是古易的人。
而刘宏也是不含糊,古易这些年来给他赚的钱很多,而且在政治上也是让他硬气了不少,直接力排众议让古易担任益州牧。
当任命诏书下来的时候,古易自己都愣了。这可是州牧,相当于王侯的权利。
尤其是易守难攻的益州,只要占据了益州,若是一心防守,朝廷要是不想着伤筋动骨,没个把猛人玩命,别想再拿回益州统治权。
这种好事古易自然不可能拒绝。正好临近的凉州距离发生叛乱也不远了,到时候说不定还能插手凉州。
此次黄巾之乱让各州出现大量流民,若不能妥善安置,肯定会再起叛乱。
古易根据自己印象中武侯诸葛亮治理益州的方式,将其逐步实现。当然了,古易也不可能真的百分百照搬,也会根据现实,听从自己一手组建起来的益州领导班子提出的修改方案。
只是半年时间,蜀中的情况就差不多安定下来。之前古易有意识的灭杀当地豪族大户起到了大作用,他们吞并的大量土地都成了无主的,被古易用来安排流民种植。
虽说也多出来之前隐匿于那些世家豪族的人口,但比起多出来的土地数量还是少。
古易这边兴建水利,丈量土地,修缮房屋……干的那是热火朝天,而凉州那边则是打的热火朝天。
凉州的羌人再度叛乱,匈奴人也隐隐参与其中,包括在凉州有不小名气的边章和韩遂两个汉将都已投效,凉州的一些豪族也是纷纷响应。
若只是游牧民族反叛倒还好说,但还有当地汉人的响应,以及朝堂上的各种勾心斗角,问题就变得复杂了。
朝廷先是派了一个废物前去,结果只能起到反作用,很多还在观望的人都尝试着支持叛军。
原本凉州本地的军力还是能遏制的,这一下子却无力抵挡了,这些叛军也是在凉州称霸后直接去三辅之地晃悠了一圈。
虽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情况,但帝陵受威胁,朝廷哪怕再不愿意也必须得派兵了。
一开始任命皇甫嵩带兵平叛,但因为他是一位宦官举荐才进入皇帝视线的,以至于被人进言,说皇甫嵩带兵不利,然后换成了张温。
这可是真正的临阵换将,要不是皇甫嵩对朝廷忠心不二,说不定凉州出身的他就直接转投叛军了。
186年冬,张温召回京师,当古易正式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后。
消息是跟汉使一起到的,命古易率军前往支援陇西太守李相如。
四月,古易这边大军刚到陇西郡内的时候,就听到了李相如勾结韩遂,灭了凉州刺史耿鄙的事。
另一边,李相如也知道了古易已经带兵来到陇西郡内,具体兵力不详。
仅是同一天,李相如就得知古易已经占领了陇西郡的狄道。
当古易的近卫营士兵带他来到古易跟前的时候,李相如都想不明白古易是怎么做到在一天之内就跨过陇西郡的险要的。
能做到这一点,自然是左慈帮的忙,御使鬼神带着古易和两百近卫来把李相如搞掉,以免也落得耿鄙的下场。
李相如一死,陇西郡的守备力量没了指挥,被古易轻而易举击破。关羽和张飞更是带兵去汉阳和武都二郡了。
古易也有这个底气,自己带来的人马相比叛军的十多万较少,只有三万。
但这三万人都是古易精挑细选出来的,不少都曾是豪族豢养的半农半兵的细户。
本来他们的战斗力就不弱,更别说经历了古易近两年的练兵,肃清益州一些做事不给面子的豪族和盗匪。
最关键的是,叛军没了他们最大的优势。
那些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胡人凭借自己精湛的骑术,平日里来去如风,是走是留他们说了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