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晋阳听政(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不一样的永生者》最新章节。
话音落下的瞬间,广场上先是死一般的寂静,只有风卷着纸钱碎屑在青石板上打着旋。
下一秒,不知是谁先跪了下去,“咚”的一声头磕在地上,带着破音的哭喊炸开:“臣民信大王!愿为大王效命!”
这一跪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层层叠叠的跪拜声浪瞬间漫过整个广场,素白的衣袂此起彼伏,像一片被寒风吹伏的芦苇荡。
有老人把拐杖顿得咚咚响,吼着让孙儿把家里仅有的半坛陈酒拿来,要为新王祈福;
有妇人把孩子举过头顶,让他看清楚王座前那道小小的身影,嘴里念叨着“这是咱们的女君,要记牢了”。
张宇站在晋阳身侧,玄色朝服在阳光下泛着沉敛的光。
他看着眼前这片涌动的人潮,眼底的红血丝似乎淡了些,只抬手轻轻按在晋阳的肩上,那力道不重,却带着稳稳的支撑。
晋阳感受到掌心传来的温度,原本攥紧的手指慢慢松开,学着父王从前的模样,抬手虚扶:“乡亲们请起,孤与摄政王定不辜负众望。”
安抚完虞国的百姓,回宫的路上,晋阳的脚步比来时稳了许多。
路过养心殿时,她下意识停住脚,殿门虚掩着,里面还飘着父王惯用的檀香。
张宇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轻声道:“先大王的遗物都还在,等大王心绪平复些,再来看吧。”
晋阳点了点头,小手攥了攥夫君的手掌,示意其回宫休息。
接下来的三日,朝野都浸在国丧的肃穆里。
张宇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所有事务:既要安排虞王的葬礼细节,确保百官能顺利吊唁;
又要处理堆积的奏折,甄别哪些是紧急要务;
还要抽出时间教晋阳辨认官员的品级、讲解各地的民情。
每当深夜晋阳揉着发红的眼睛打瞌睡时,总能看到御书房的烛火还亮着,张宇的身影映在窗纸上,时而伏案疾书,时而对着舆图凝神思索。
葬礼当日,天降微雨,淅淅沥沥打湿了宫墙的朱漆。
晋阳穿着一身繁复的孝服,在张宇的搀扶下主持仪式。
送葬的队伍从王宫一直绵延到城外的皇陵,百姓们自发站在道路两侧,手里举着沾了雨水的白幡,连孩童都闭紧了嘴,只偶尔发出压抑的抽噎。
葬礼结束后的第一个朝会,晋阳第二次坐上了那把宽大的王座。她特意穿了件略大的朝服,袖口用丝带系了起来,免得像上次那样拖沓。
百官朝拜时,她学着张宇教的样子,脊背挺得笔直,目光扫过殿中群臣。
当看到兵部尚书赵抬站在队列里,脸色依旧沉郁,却规规矩矩行了跪拜礼时,她悄悄松了口气。
朝会的重点是冬天结束后春耕的安排。户部尚书李大人捧着账本奏报,说官仓的种子已经备好,只待清明前后发放。
赵抬突然出列,抱拳道:“摄政王,女王殿下,边境守军的粮草还需追加三成。
如今冬寒未退,将士们戍边辛苦,粮草若跟不上,恐生哗变。”
晋阳心里一紧,她记得张宇上次说过,边境粮草上个月刚补过。
没等她开口,张宇已经上前一步,展开手里的卷宗:“赵大人所言差矣。
上月刚给云漠关调了五千石粮草,据守将奏报,目前尚有结余。
倒是南方的吴地楚州,昨日递来急报,说淮河水位上涨,恐有汛情,需提前加固堤坝,这笔款项才是当务之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