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侯赛因要与自己合作发大财?(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火红年代:手搓战机到院士》最新章节。
为了达到目的,竟……竟然想着与财阀们合作,搅动国内经济。
众人同时也清楚,自己已经被捆绑在这艘破船上,想下船?
那就等着情报部门追杀……
随后众人捏着鼻子,按照乔斯特制定的方针,开始细化方案时,另一边,在西北区域,高晓光与郑朝阳正热烈地讨论着启航 2号与启航3号星的设计制造方案。
高晓光神情专注,指着桌上的设计草图说道:“郑工,启航2号和启航3号的核心导航技术至关重要。
就拿时间测距定位原理来说,用户设备得通过测量4颗及以上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差,才能解算三维坐标与时间偏差。
这定位精度可是关乎到军用能达米级,民用也有十米级。
这里面卫星原子钟与地面时间同步系统得保障纳秒级时间精度,可不能有丝毫马虎。”
郑朝阳点头称是,补充道:“没错,高顾问。
每颗卫星搭载的氢原子钟或铷原子钟,频率稳定性得达到10?13量级,这样才能确保信号时间戳精确同步。
地面控制站还得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校准卫星钟差,一环扣一环,哪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高晓光接着说:“还有双频信号传输,L1波段在1575.42mhz,这是开放给民用标准定位服务的,里面含c\/A码也就是粗捕获码。
而L2波段在1227.60mhz,这可是军用p码,也就是精密码,通过双频校正电离层延迟误差,能大大提升定位精度。”
郑朝阳思考片刻后说道:“在星历与轨道建模方面,地面监控站的主控站和注入站得精确计算卫星精密轨道参数,像开普勒根数加上摄动修正,然后通过S波段注入卫星。
卫星广播星历数据的有效期大概4小时,用户设备就靠这个解算卫星位置,这对我们的地面监控站和卫星之间的数据交互要求很高。”
两人说完核心导航技术,话题又转到卫星平台相关光学技术上。
高晓光说道:“卫星的姿态控制光学敏感器也不容忽视。
太阳敏感器得时刻监测卫星太阳帆板朝向,保证能源供应。
星敏感器更得通过识别恒星方位确定卫星姿态角,早期型号精度约0.1°……这精度的提升对卫星的稳定运行和精确导航很关键。”
郑朝阳表示认同,接着说:“另外,虽然光学遥感辅助并非核心导航用途,但部分军事卫星搭载的高分辨率可见光相机还是很重要。
焦距能达到数米,用于侦察成像。
而且光学镜片材料得采用超低膨胀玻璃,像ULE或者碳化硅,这样能减少热变形对成像的影响,提高侦察成像的质量。”
高晓光微微皱眉,思索着说:“从系统架构来看,空间星座得像启航1号定位那样,构建合理的布局。
24颗卫星,21颗工作加上3颗备用,分布在6个轨道面,倾角55°……这样才能保证全球范围内的信号覆盖和定位精度。”
郑朝阳点头附和:“地面控制部分也得严谨,主控站负责轨道计算,监测站进行全球数据采集,注入站每日上传数据,各个站点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
还有用户设备,接收机芯片的射频和基带处理,以及导航解算算法,像最小二乘法或者卡尔曼滤波。
这些都得精心设计和优化,才能让用户获得准确的导航信息。”
高晓光神情严肃地说:“郑工,我们要打造的启航2号和启航3号。
不仅要在核心导航技术上达到高精度,在卫星平台相关光学技术和系统架构上也得精益求精。
目前我们在某些方面可能还和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但只要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基础,不断创新和优化,一定能实现突破。
就拿原子钟技术来说,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和顶尖水平相比,在频率稳定性等方面或许还有提升空间,我们得想办法进一步优化。”
郑朝阳目光坚定地回应:“高顾问说得对,我们在双频信号传输上,也要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确保在复杂环境下定位精度不受太大影响。
还有卫星平台相关光学技术,在姿态控制光学敏感器的精度提升以及光学镜片材料的性能优化上,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至于系统架构,各个部分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协同工作,也需要进一步磨合和完善,以提高整个卫星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两人继续深入探讨着各种技术细节。
从如何提高原子钟的频率稳定性,到优化双频信号传输的抗干扰算法,再到改进卫星姿态控制光学敏感器的精度,以及完善系统架构中各部分的协同工作机制。
他们时而激烈争论,时而又为一个新的思路而兴奋不已。
“高顾问!”
这时,勤务兵小郭推门走了进来,“侯赛因说有笔发大财的机会,想与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