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东窗事发(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从落第秀才到盖世人皇》最新章节。
贾芸在叮嘱了瑞珠与宝珠要看好秦可卿,莫要让秦可卿自尽之后,就前去了贾珍的屋子,打算对贾珍做些手脚。
现在弄死贾珍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有些时候杀人容易,可要处理这后面的事情可就麻烦了。
毕竟,这里可不是平安州那等的边疆混乱无比的地方。
这里是京城,是天子皇城根脚下,并且还是宁国府这样的国公府,更是需要谨慎作为,用最小的代价完成贾芸想要做的事情。
贾芸看着熟睡当中的贾珍,心思发狠,冷笑着:“好好珍惜你余下不多的时间吧!要不了几天,你就死了。”
“你放心,我会将宁国府发扬光大,不会让贾府愈发坠落下去的。”
“对了,你儿子也很快会下去陪你的。”
此刻的贾芸对待贾珍父子二人,没有丝毫的好感,只想着快些弄死这两个人。
待处理好了这一切之后,贾芸才悄悄的离去。
..........
翌日。
京兆府衙门。
有人击鼓鸣冤,说是要状告宁国府的贾蓉,罪状是私自在民间放朝廷不允许发放的印子钱。
一时间,京兆府的衙门周围聚集了不少的人,全部都跑过来看热闹来了。
人类都是喜欢听八卦,看八卦的。
京城的京兆府衙门由于属于天子皇城之中的衙门,要比其他衙门更阔气,也更复杂,里面来来往往的人太多太多,人多眼杂,不知道多少权贵人家在这里安插了眼线,为这些权贵们提供情报服务。
因此,当此事刚刚摆出来时,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荣国府与宁国府众人的耳朵里面。
而此刻京兆府衙门的大门口,只见到一个老人正跪在地上,哭喊道:“老爷,我冤枉,我冤枉啊!”
京兆府内的衙役们见状立刻拿着哨棒从里面走了出来,驱赶围观的人群。
同时,护送这位告状的老人去衙门里面的内堂,接受京兆府官员的问讯。
老人身后的围观群众,在被驱赶过一次之后,仍旧没有离去,还是继续聚集起来,站在京兆府大门口的公堂门槛之外,瞧看着里面的情况。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你挤什么挤,你没有看见我在这里吗?”
“今日竟然有人胆敢在京兆府衙门击鼓鸣冤,只怕要出大事儿了。”
“唉,谁说不是呢!我记得,这个月好像就今天有人过来告状吧,可是一个大新闻了。”
围观的群众们议论纷纷。
自古以来这官府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所以,这些普通百姓但凡是遇到了纠纷,都会私底下自己商量着解决,绝对不会愿意跑到这公堂上面来对簿公堂。
毕竟,很多人都知道,这官府衙门黑的很,吃了原告,吃被告,两头吃。
久而久之,也就很少有人敢过来告状,更无人敢过来伸冤。
若要伸冤告状,得看看你家里面的银子多是不多。
若是没有银子的话,只怕会被衙门的人毒打一顿,丢出来的。
封建社会的官吏多数都是如此黑暗。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很多事情都不能够摆在台面上来说,有些事不上秤不到四两重,要是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百姓们在看热闹,京兆府衙门里面的官员也在看热闹:“稀奇,今日竟然有人敢过来告状,难道他们就不知道最近几日是科举考试的关键时刻?跑到这里来告状,当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不成?”
朝廷的府试就在最近这几日了,所以,整个京城内来了许多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多了,衙门的人就很紧张,生怕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出现事故,闹起来了,不好收场。
但今日偏偏邪门了,好巧不巧的给撞上了,还要状告宁国府的贾蓉。
一时间,大家都很谨慎,不敢胡作非为。
毕竟,在科举考试的节骨眼儿上,他们可不敢明目张胆的包庇贾蓉。
这要是被这些读书人嚼舌根子,传到陛下的耳朵里面去,只怕他们就完蛋了。
京兆府衙门的京兆府府尹余东来到了众人的跟前,走到了高堂之上的凳子上面,手从桌子上面拿起摆放着的惊堂木,猛地那么一拍。
只听见“啪”的一声,清脆无比,震耳欲聋。
余东高声喊道:“升堂!”
下面的衙役们整齐划一,立刻齐声呼喊道:“威武!!”
京兆府的府尹余东看向下面的众人,说道:“带原告。”
就见到老人被衙役们带了过来,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先给余东磕头道:“草民苏三水拜见知府老爷。”
余东脸色不太好看,俯瞰着下面的老人,心中思想:这老头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岂不是来寻自己晦气?
在过来之前,余东就已经通过手下人得知了这个老人要状告的是何人。
余东在得知这个老人要状告宁国府的贾蓉时,当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毕竟,整个京城当中,谁人不知道宁国府的背景与实力。
那老人要状告的贾蓉,就是这宁国府的大少爷。
余东作为官场里面的老油条,自然知道此人的身份背景,才会觉得头疼。
看一眼下面跪着的老人,问道:“你有什么冤屈?”
正说着,外面的人群就议论起来,喧嚣无比。
老人抬起头来,说着:“我要告这贾蓉放印子钱,强抢良家妇女,还打死了我的儿子。”
“青天大老爷,还请您为我儿子与儿媳妇做主啊!”
见到老人如此说话,坐在上面的余东顿时间眉头就皱得更深了。
余东不是不清楚这宁国府的背景与实力。
他在思考,思考自己要不要为了这件事情去与宁国府的人硬刚,得罪了贾府。
即便是现在的贾府已经衰落了,宁国府的实力不如往年了,但是,余东认为这太上皇还没有死,当年的贾府就是支持太上皇上位,这才延续了后来的富贵。
因此,此事不可鲁莽,需要审慎思考。
余东道:“退堂,容本老爷思考一二再行审理此案。”
说罢,余东就带着府中的衙役们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