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大明归途 心境迷惘(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伯言传》最新章节。
清晨的官道上,一队人马正在缓缓行进。朱云凡骑在骏马之上,眉宇间带着几分难得的疲惫。他身后跟着数十名大明使馆的官员,个个面带喜色,低声交谈着即将回家的喜悦。
"龙帝陛下真是仁德,特意准予我们回乡省亲。"一个年轻官员兴奋地说。
另一位年长些的官员捋着胡须点头:"是啊,说是我们在外任职已久,该回家尽孝了。这番安排,既合情理,又不伤两国和气,谁让我们大明国皇室和龙国皇室,是亲戚呢,哈哈哈哈。"
“是啊,三位龙国皇子都是,我们大明皇子的表兄弟;大明皇子见到龙国皇太后更是要喊一声姨婆;龙后更是当今明帝之兄的女儿...”
朱云凡听着身后的议论,眉头微蹙。他轻轻勒住缰绳,转身面对众人,语气虽然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同僚,回乡省亲是好事,但说话要注意分寸。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想必各位心里都有数。"
众人顿时噤声,纷纷低头称是。朱云凡这才转回身,继续策马前行。他深知龙帝这番安排的深意——借着省亲之名,将大明在龙国的势力暂时调离,同时又让人挑不出错处。这份政治手腕,让他不由得心生警惕。
道路两旁的田野在晨光中泛着金色,但朱云凡的心情却愈发沉重。他想起西翎雪那张冷艳的脸,这个他排在云凌霄和林昆之后第三讨厌的人,却让他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
在日出国之战中,面对九头蛇布下的铁桶阵,他在伯言失踪的情况下,暂代指挥,由他这个大明皇子率领龙国的一万五千神策军要攻打十几万重兵把守的京都,本是必败之局。
正是西翎雪下令虐杀小田园,导致九头蛇麾下的大名联军军心涣散,人心惶惶,才给了他可乘之机。
"如果没有那场屠杀..."朱云凡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缰绳。
他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战况:各地豪杰和真田义军虽然奋勇作战,但面对云凌霄属下九头蛇布下的铁桶战略,始终难以突破。若不是西翎雪的狠辣手段动摇了敌军军心,战事很可能会陷入僵局。等到云凌霄的人间体炼制完成,这个世界的命运将不堪设想。
朱云凡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他厌恶西翎雪的所作所为,却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正是这种不择手段的人,才能打破僵局。特别是在经历了北境之战,亲眼目睹佐道的恐怖行径后,这种矛盾感越发强烈。
"我做不到她那般狠毒..."朱云凡轻声叹息,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
他想起了在血蟒巢穴看到的景象:那些被佐道改造的百姓变成了丧尸,那些扭曲的实验,那些毫无人性的杀戮。佐道根本不在乎人命,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摧毁现有的秩序,建立他们所谓的人人可成仙的可笑世界。
而此刻,龙帝已经实际掌控了七国中的四国,下一个是谁呢?
朱云凡不得不承认第二个事实:要对付佐道这样庞大而邪恶的组织,确实需要龙帝这样的铁腕人物。龙帝的野心和铁血手段,还有那化身巅峰的实力,正是对抗佐道所必需的。
"但如果佐道被消灭了呢?"这个念头突然冒出来,让朱云凡心头一紧。
到那时,还有谁能制约龙帝?他朱云凡做不到,就连伯言那样仁慈的性格,恐怕也难以应对。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善良和犹豫往往会带来灭顶之灾。
"驾!"朱云凡突然猛抽一鞭,骏马吃痛,加速向前奔去。这个突如其来的动作让身后的随从们措手不及,连忙催马跟上。
一行人奔驰了约莫半个时辰,朱云凡突然勒住缰绳,停在了一处山脚下。他抬头望去,只见山顶之上,一座古朴的寺庙若隐若现。寺庙门额上,"护国寺"三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是他的师父无相禅师的清修之地。无相禅师作为人间三大化神境界之一的人物,向来不问世事,但每次朱云凡心有困惑时,总会前来请教。
就在朱云凡犹豫是否要上山时,一个身着灰色僧衣的小和尚从山上快步下来,对着朱云凡双手合十行礼:"二师兄,师父早就算到你会在此驻足,特命我前来相迎。"
朱云凡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一丝苦笑。师父果然早就看透了他的心思,知子莫如师父啊。他翻身下马,对随从们吩咐道:"你们先回去拜见父皇,我上山拜见师父。"
"殿下,这..."一个官员面露难色,"我们回乡的行程..."
"耽搁一时半刻无妨。"朱云凡摆手打断,"有些事,必须要想明白。"
他随着小和尚拾级而上,石阶两旁古木参天,偶尔传来几声鸟鸣。越是往上走,朱云凡的心境越是平和。护国寺特有的檀香气味随风飘来,让他烦躁的心情渐渐平静。
走到半山腰时,朱云凡突然停下脚步,望向远方。从这儿可以俯瞰到大片的山川田野,龙国的疆域在阳光下绵延不绝。他想起了伯言,那个总是抱着善意对待每个人的三皇子;想起了小乔,那个活泼任性却心地善良的丫头;想起了许杨,那个总是冷静分析局势的谋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些人都是他在龙国结识的朋友,也是他内心柔软的所在。可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这份柔软会不会成为他们的致命弱点?
"二师兄,请。"小和尚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朱云凡抬头,已经来到了寺庙门前。他整理了一下衣袍,深吸一口气,迈步而入。他知道,师父一定能给他指引,帮助他解开内心的迷惘。
寺庙院内,古树参天,香火缭绕。朱云凡缓步走在青石铺就的小径上,看着香炉中升起的袅袅青烟,心中百感交集。这香烟如同他此刻的心绪,看似有迹可循,实则随风飘散,难以把握。这个世界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而他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不管前路如何艰险,他都要保护好那些他在乎的人,哪怕这意味着要做出一些违背本心的选择。
走进禅房,无相禅师正闭目打坐。听到脚步声,他缓缓睁开双眼,目光深邃如渊,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迷惘。
"师父。"朱云凡恭敬行礼,声音中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疲惫。
"坐。"无相禅师指了指对面的蒲团,"你的心很乱,为师可以感觉得到,似溪河,似江流,不知道自己要去往何处,也不知该停驻在何方,更害怕最终流入某处死水,失了生命的活力。"
朱云凡盘膝坐下,苦笑道:"师父慧眼。弟子确实心有困惑,这些时日的经历让弟子对'道'产生了深深的疑惑。"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道来:"在日出国,弟子亲眼目睹西翎雪为达目的不惜虐杀无辜。她的手段残忍至极,却也因此动摇了敌军军心,为最终的胜利创造了契机。在北境,佐道邪修视人命如草芥,而龙帝陛下虽心怀天下,却也在用他的方式吞并四方。"
朱云凡的声音渐渐低沉:"弟子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正道?什么是邪道?西翎雪的手段残忍,却帮助平定了日出国之乱;龙帝的野心勃勃,却是对抗佐道最合适的人选。而弟子一直秉持的仁义之道,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是否反而会成为致命的弱点?"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困惑:"《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可若人人不争,又如何在这乱世中守护该守护的人?佛家讲慈悲为怀,可面对佐道这等邪魔,慈悲是否反而会成为纵容?弟子实在不知该如何权衡这其中分寸。"
无相禅师静静聆听着,直到朱云凡说完,才缓缓开口:"你可知道,为何佛法中有'般若'与'方便'之分?"
见朱云凡摇头,禅师继续道:"般若者,究竟之真理;方便者,度化众生之善巧。就如同药师治病,需依病症下药,或温或凉,或补或泻,其目的都是为了治愈病患。"
禅师的目光望向窗外,指着院中一棵古松:"你看那松树,挺拔刚劲,却能随风而弯。若它一味刚强,遇暴风必折;若它一味柔顺,又怎能成参天之材?修行之道,也是如此。"
朱云凡若有所思:"师父的意思是,既要坚守本心,又要懂得随机应变?"
"非也。"禅师轻轻摇头,"《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真正的修行,不在于执着于某种固定的方式,而在于明白何时该刚,何时该柔。就如同菩萨为救众生,有时显慈悲相,有时现忿怒相,其本质都是大悲心的体现。"
他转回目光,凝视着朱云凡:"你可知佛陀前世为商主时,为救五百商人性命,不得不杀死意图害人的恶人?这其中蕴含的正是'杀一救众'的深意。重要的是发心,是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