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黄阿婆(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很平凡的一生吧?》最新章节。
大胜后的李星群大营里,处处是士兵们收拾战场的忙碌身影,篝火旁传来阵阵压抑不住的欢呼,连空气里的血腥味都淡了几分。李星群刚安抚完受伤的吴八月,就见亲兵快步跑来,脸上带着几分兴奋与凝重:“大人!俘虏营里抓到条‘大鱼’!弟兄们搜她身时,发现她内力深厚得吓人,虽被封了内力,可寻常枷锁根本困不住,最后是用三重玄铁锁才锁住的!”
“哦?” 李星群挑眉,转头看向身边的李助、云莘兰与孙秀,“走,去看看。”
一行人跟着亲兵往俘虏营深处走,越往里走,守卫越森严。最里面的营帐外,守着八个手持火枪的士兵,帐门紧闭,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细微的金属摩擦声。亲兵掀开帐帘,李星群等人走进帐内,就见帐中央的木桩上,绑着个穿着粗布衣裙的老年妇女 —— 她头发半白,脸上刻着岁月的纹路,双手双脚都套着玄铁枷锁,枷锁链上还缠着封内力的咒符,可即便如此,她坐得笔直,眼神里没有丝毫慌乱,反而透着一股久经世事的沉静。
“她就是那个‘大鱼’?” 李助低声问,眼底满是诧异 —— 看模样,这老妇不像带兵打仗的将领,倒像个寻常农家婆婆。
孙秀却突然上前一步,眼神里满是震惊:“您…… 您是黄阿婆?”
老妇抬眼看向孙秀,眉头微蹙,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你是…… 孙秀?当年在南疆巫市见过一面的那个娃娃?”
孙秀连忙点头,转头对李星群解释:“大人,这位黄阿婆是南疆响当当的人物!她本不是金王部落的人,年轻时在家乡被父母逼着嫁给一个酗酒的猎户,她不甘受辱,连夜逃到南疆,被金王部落的老族长收留。她天生就懂工艺,跟着老族长学纺织、造农具,后来又拜了位隐世武师学武,如今已是绝顶境武者!只是她性子淡,不爱掺和部落纷争,这些年一直在部落深处钻研工艺,没想到这次会被方貌的人抓来。”
李星群闻言,心里顿时生出敬意 —— 既是绝顶境武者,又是精通工艺的前辈,难怪会被当成 “大鱼”。他示意亲兵解开玄铁枷锁与咒符,云莘兰上前,指尖轻点黄阿婆的穴位,缓缓解开被封的内力。黄阿婆活动了一下手腕,目光扫过李星群、云莘兰与李助,眼底闪过一丝惊讶 —— 这三人身上的内力波动,竟全是绝顶境的气息。
“多谢李监军解缚。” 黄阿婆开口,声音虽有些沙哑,却透着沉稳,只是神色依旧冷漠,没再多说一句话。
李星群请黄阿婆坐在帐内唯一的木凳上,又让亲兵端来热茶,自己则站在一旁,语气恭敬:“黄阿婆,晚辈斗胆问一句,您知道太原府吗?”
黄阿婆端着茶盏的手顿了顿,抬眼看向李星群,眼神里终于有了几分诧异:“李监军这话是什么意思?太原府…… 你是当年在太原府推行新纺车的那位知府?”
“正是晚辈。” 李星群点头,语气愈发诚恳,“孙前辈跟我说,您所在的金王部落最擅长工艺之法,尤其是纺织与农具打造,晚辈一直心生敬佩。当年在太原府时,晚辈曾试着改良过纺车,让织工们效率提了三成,可总觉得还有不足,一直想找南疆的工艺大师请教,只是战乱纷扰,始终没能如愿。”
听到 “纺织” 二字,黄阿婆冷漠的神色终于松动,她放下茶盏,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李监军过誉了。我们部落那些工艺,在你们太原府的新纺车面前,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当年我在南疆巫市见过商人带的太原府棉布,布面细密,颜色鲜亮,比我们部落织的粗布好上十倍,族里的织工们都羡慕得很。”
“阿婆这是谦虚了。” 李星群笑了笑,话锋一转,“其实晚辈早在巢湖之战后,就派人联系过金王部落的族长,想跟贵部落交流工艺,顺便谈谈归降之事 —— 我们不想与擅长工艺的族人为敌,更不想让那些好手艺毁在战乱里。可派去的人回来却说,族长似乎有难言之隐,交流的事也不了了之。”
黄阿婆闻言,忍不住 “呵呵” 笑了起来,笑声里带着几分嘲讽:“李监军有所不知,现在的‘金王’黎广,根本不是部落老族长的血脉,他本名蒲寿庚,是当年靠兵变夺了族长之位的!我们部落虽以工艺闻名,可真正懂工艺、爱工艺的人,哪有心思争权夺利?老族长在时,总说要跟中原交流工艺,让族人日子过得好些,可蒲寿庚上台后,满脑子都是跟着方貌打仗,还把部落里的能工巧匠都抓去造攻城器械,族里早就有人不满了!”
李星群这才明白,原来黎广只是蒲寿庚继承金王爵位后的化名,他心里暗记下这个名字,语气愈发恳切:“阿婆,晚辈今日找您,不是想逼您做什么,只是想让您知道 —— 我们打仗,是为了结束战乱,不是为了消灭谁。您看吴八月、李文学他们,归降后我们从没亏待过,他们的族人也能安心生活。若是贵部落愿意站到我们这边,晚辈保证,绝不会让蒲寿庚那套‘工艺为战争服务’的做法继续下去。”
黄阿婆沉默了,她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 —— 这双手曾织出过能映出月光的布匹,也握过剑保护过族里的织工,可如今,却被蒲寿庚逼着造过伤人的弩箭。她想起年轻时被父母逼迫的婚事,想起逃到南疆后老族长对她说 “工艺是用来让人过好日子的”,眼底渐渐泛起水光。
“李监军,” 黄阿婆抬头,语气认真,“老身在族里还有几分薄面,你想让老身做什么,老身心里清楚。只是…… 你能给老身的族人带来什么?蒲寿庚虽坏,可他至少还能让族人在南疆有块立足之地。”
李星群往前走了一步,目光坚定地看着黄阿婆:“阿婆,晚辈能给族人的,首先是‘自由’—— 您当年为了不被逼迫嫁人,能逃到南疆,晚辈保证,以后在我管辖的地方,没有谁能逼着族人做不想做的事,织工想钻研纺织就钻研纺织,铁匠想打农具就打农具,没人会把他们抓去造兵器。”
他顿了顿,又道:“其次是‘技术’—— 太原府现在用的纺车,是晚辈根据老纺车改良的,一个织工一天能织出以前三天的布;还有我们打造的曲辕犁,耕地比老犁快两倍。这些技术,晚辈都愿意教给贵部落的族人,让他们的手艺能更上一层,织出更好的布,种出更多的粮,日子过得比现在好十倍。”
最后,李星群语气郑重:“最重要的是‘平等’—— 不管是中原人还是南疆人,在我这里,都能分到一样的土地,领一样的粮饷,孩子能一起读书,老人能一起受赡养。不会有人因为你们是‘南疆来的’就看不起你们,更不会有人把你们当炮灰用。阿婆,您一辈子钻研工艺,不就是想让族人过得好吗?晚辈给您的,正是您一直想要的。”
黄阿婆怔怔地看着李星群,眼眶渐渐红了。她想起老族长临终前的嘱托,想起族里织工们抱怨 “造弩箭不如织布安心” 的话语,想起自己年轻时逃离家乡的初心 —— 不就是为了 “自由” 与 “好日子” 吗?她沉默良久,终于缓缓点了点头,声音带着几分哽咽:“李监军,老身信你!老身这就修书,让族里那些不满蒲寿庚的人偷偷联络,等你们攻打湖州时,我们在城里做内应,帮你们拿下蒲寿庚,也帮族人跳出这个火坑!”
李星群大喜,连忙拱手:“多谢阿婆!您放心,晚辈定不会让您和族人失望!”
帐外的篝火透过帐帘缝隙照进来,映在黄阿婆脸上,那抹压抑多年的愁苦终于散去,取而代之的是释然与期待。孙秀看着这一幕,笑着对云莘兰与李助道:“没想到一场大胜,还能为我们争取到这么一位厉害的‘盟友’—— 有黄阿婆帮忙,拿下湖州城,就更有把握了。”
云莘兰点头,眼底带着笑意:“工艺能安民心,也能助战事。有了金王部落的内应,方貌的后路,算是被我们断了。”
李星群望着黄阿婆提笔写信的背影,心里涌起一阵感慨 —— 这场战争,终究不是靠杀戮就能结束的,让更多人看到 “好日子” 的希望,才是真正的破局之法。他看向湖州城的方向,眼神愈发坚定:“方貌,蒲寿庚,这一次,我们该好好算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