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港股缺陷(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最新章节。

张启明要推动大陆企业到港股上市,也是有其深层原因。

香江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局限问题,就是只是一座小城市。

极度缺乏上市资源,根本不可能诞生太多的上市公司。

70年代初那次股灾,之所以那么严重,除了是石油危机以外。

也和一下子太多公司上市有关。

当时四会并存,哪有那么多优质公司符合上市标准上市。

为了让自己的交易所,有更多的公司能上市,只能不断的放低公司上市门槛。

导致许多垃圾公司都能够顺利上市。

可以说那次股灾那么严重,和门槛太低,有很大关系。

这些公司上市根本不是冲着发展公司去,纯粹是想要在资本市场上割韭菜。

发展到现在,港股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了300多家。

原本那些地产、金融、公用事业公司,该上市的中大型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上市。

这几年ipo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少。

大部分能上市的,都是和张启明各企业产业链有关的科技、实业公司。

这些公司数量也有限。

推动的互联网公司想要完成上市,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港交所想要维持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就需拓展新上市资源以维持市场活力。

张启明和袁天樊一众精英商议后,都认为让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

国内资本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沪鹏交易所虽已成立。

但《公司法》《证券法》都还没有出台。

最主要的是内地民间老百姓,兜里现在没多少资金。

张启明觉得,提出让类企业赴港上市,通过并不难。

刘立强和汪斌的反应,更加印证了,张启明的猜测。

他们也早就想过推动公司在港股上市。

内部会议已经开过多次。

只是一部分管理层,更倾向于优先发展国内资本市场。

对国企赴港上市持谨慎态度。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内地企业在公司治理、财务披露等方面缺乏规范,难以满足国际上市要求。

如果想要赴港上市,就意味着要对股权进行改革。

这是保守派绝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以至于到现在都还在内部讨论中。

汪斌和刘立强是赞同,大陆企业赴港上市一方。

听到张启明建议,当然欣喜若狂。

但是一想到大陆的阻力,两人又皱起了眉头。

汪斌将自己心中顾虑向张启明诉说:

“张生,大陆企业赴港上市,对企业融资发展确实很好,也能够增加国际视野。

学习到更加先进的管理经验。

只是我们也有着自己的顾虑。

目前符合港股上市条件的,大多是国企,管理方式和国际企业有着极大的区别。

这会给赴港上市带来极大的不便。

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国企承担着国家的一些命脉责任,上市确实需要谨慎。”张启明略微思考之后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