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发展益州(2)(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塑强汉》最新章节。
一份是世家大族的联名奏疏,举荐刘备为益州牧;另一份是刘备亲拟,刘备与刘璋共同签字的奏疏,推举刘璋为益州牧。
这可不像正史上,刘璋要做益州牧,小皇帝刘协只能批准。
你不批准,刘璋也是益州牧。
如今的内阁可不管那些,很快诏令下达到成都:任刘备为益州刺史。
任刺史是什么意思?
当然是警告刘备,你想主管益州可以,但只能主政,不可以碰兵权。
是否有兵权,就是刺史与牧的区别。
尽管实际上益州的军政大权都是刘备一把抓的,可内阁的任命,毕竟给刘备留下了一个秋后算账的可能。
你刘备不带益州回归大汉怀抱,又由于你碰了军权,那反叛之名就等于是坐实了。
这也是内阁隐晦地告诉刘备:益州暂时由你说了算,但不可脱离朝廷。
也就是说,朝廷一旦腾出手来,便会收回益州。
刘备怕朝廷收回益州吗?
当然怕。
一则他不想落下个反叛之名,二是尽管他入益州时日尚短,可也看得出,益州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百姓,都是心向大汉的。
自先秦司马错灭巴蜀,再经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蜀中平原旱涝保收,巴蜀之人好容易归入华夏正统,可不愿意再被人称为“南蛮”。
哪怕是正史中,如果刘备在蜀中不是打出“汉”之旗号,你看他能否在巴蜀大地站住脚。
也正是因为这一内阁诏令,基本已打消刘备割据、独立的心思了。
当然,刘备也不会轻易重归大汉。
他还是要观望的。
毕竟,成公子已经中毒倒下,而且大概率是不会再起来了。
如果内阁违背了成公子的政策,刘备可能真的就要造反了。
毕竟,刘备也是研究过大汉新制的,对于大汉新制的先进性,以及给民众带来的好处,心知肚明。
当然,由于内阁任命他为刺史,隐晦地告诉他不要碰兵权,所以哪怕刘焉病逝,刘备也没有让兴汉军扩编。
苏固请求其派出两路兵马,一路由金牛道进驻阳安关,另一路进巴郡封死米仓道。
如此,便能够让马超的安汉军和张修、张鲁的五斗米军全部困于汉中,最后会因没有粮草而不战自溃。
刘备与关羽、黄权、张松等人商议后,觉得暂时不能多派兵马。
毕竟还有吴懿、吴兰统领的东州军尚未收服,而当前关羽手下的兵马也才两万出头,还得应对东州军。
反而黄权认为东州军构不成威胁。
这大半年来,黄权、张任、贾龙三人利用本土优势,已经把东州军渗透成了筛子。吴懿、吴兰真要与治安军对抗,仅凭当初关羽、张飞二人,再加上一年多的示好与渗透,恐怕不用打便会作鸟兽散。
关羽认为张任、张飞各率五千兵马就足够了。
他们又不需要进攻,只需要防守。
一个封锁米仓道,另一个坚守阳安关,各自五千兵马足够了。
一年左右的训练,早已让原来的叛军脱胎换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