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汉中之战(10)(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塑强汉》最新章节。

看到马超罢兵,张修并没有去找张鲁,而是直接在关上拦住杨任,三言两语,把张飞在米仓关三十里外扎营,以及刘焉病重不能理事,现在整个益州是刘备说了算,重新说了一遍。

杨任一听,两眼发直,陷入迷茫之中。

直到张修拼命摇晃了他几下,他才醒过来。

“别部司马,如何吾等该当如何?”杨任完全没了主意。

“与马超罢兵,然后合兵一处,坚守米仓关,占据汉中全境,方能有安身之地。”

“不回成都了?”

“回成都?如何回去?张飞率军牢牢地封锁住了米仓道!我们都是使君之人,就是回去了,我们会有什么下场?”

“那督义司马呢?”杨任问的是张鲁有什么看法。

“督义司马母亲在成都,他本孝顺,只能降了张飞,然后回成都请罪了。”

“不能让督义司马把兵带走啊,否则我们就无法与安汉军势均力敌了。”这时候杨任清醒了过来。

“放心,五斗米道信徒皆为我召募而来,杨将军只须与汝弟共同掌握东州军。如若他真想回成都尽孝,绝对带不走一兵一卒。”

“那马超能同意罢战合兵吗?”杨任还是心里有顾虑。

“如果刘备派来的兴汉军已然占据阳安关,他不同意也得同意。现在是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那好。”杨任急迫地说道。“我去找我弟杨昂,请别部司马召集信徒,并监督督义司马的举动。”

说完,杨任就跑走了。

张鲁呢?

张鲁回到米仓关内,就马上去找阎圃了。

阎圃是他的首席谋士,亦信奉五斗米道,已经跟随他多年了。

阎圃听张鲁说完,稍加思忖,便说道:“自古忠孝难两全,不知少主选忠还是选孝?”

“何解?”张鲁问道。

“降张飞,回成都,在刘备手下谋一官职,早晚侍奉慈母,可全孝道;

“跟随张修,并入安汉军,以马超为主,据汉中,北抗朝廷,南御益州,以图时机为使君张目,此为尽忠之道。”

阎圃所说为“为使君张目”,这“使君”指的自然是刘焉。

毕竟张飞所说,刘焉只是“病重不能理事”,却不是死了。

如果此时张鲁降了张飞,确实可以回到成都侍奉慈母于膝下,可这就等于对刘焉不忠了。

张鲁思忖永久,突然笑道:“如今使君尚在,且就在成都。吾回成都,亦是尽忠。如此,岂非忠孝两全乎?”

阎圃猛然朝自己脸上拍了一下。

“少主所言甚是,老夫糊涂!”

其实,阎圃的岁数不大,尚未到四十岁。

只不过,在汉代,由于平均寿命低,一般三十五岁往上,便可自称“老夫”了。

突然,阎圃又皱起眉头,轻声问道:“只是不知别部司马与杨任那厮是否会阻拦少主?”

张鲁一听,面沉似水,眼中却流露出不忿之色。

虽然五千东州军在刘焉的指令下,需要听从张鲁的调遣,然而如今张修必已将“刘备架空刘焉”之事告知杨任、杨昂兄弟。

如果杨任、杨昂兄弟愿意继续听从张鲁之令,倒还没什么。

毕竟五千东州军之战力,远胜五万五斗米军之战力,张鲁自保无虞。

可如果杨任、杨昂不愿随张鲁降张飞,必与张修同流。

如此,张鲁若要降张飞而回成都,已然不是被阻拦所能形容,而是必然会死于乱刀之下。

一念至此,张鲁决然地说道:“你我二人只带亲卫,即刻出米仓关,于翼德将军寨前寻求庇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