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社会的变化(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最新章节。
这些所收取的学费和医药费,将主要用于支付教师和医生的薪资,以及维持学校和医院的正常运转。
起初,许多人对这个方案持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学校和医院应当完全免费。
面对这些质疑声,司马枫回应道:“与提供免费的教育和医疗服务相比,当前更紧迫的任务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尽快获得基本的医疗和教育资源。”
司马枫坚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保障大部分百姓的利益,提高整体社会福利水平。
如果说教育和医疗体系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那么文化和戏剧行业则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态势。
短短三年间,《蓝营日报》的发行量如同火箭般飙升,从最初的数千份一跃至十几万份。
与此同时,《木兰商报》、《百姓生活》、《福音箴言》等各式各样的报纸和刊物犹如春雨后的竹笋,纷纷崭露头角。
它们的面世不仅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色彩,更为造纸、印刷、发行配送等一连串相关产业带来蓬勃生机。
至于司马枫最先提及的报纸如何实现自给自足甚至盈利的难题,如今已迎刃而解。
以《蓝营日报》为例,其记者、编辑团队规模已达一百余人。
倘若再将印刷厂的工人们以及负责发行工作的员工计算在内,仅仅这份报纸便养活了上千人!
文化产业的兴盛不仅仅局限于报刊领域,各类戏剧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如今的渝州城内,除了官方设立的"蓝星艺术团"、"军号文艺团"以及"钢铁话剧团"之外,众多民间演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
形形色色的演出剧目让仅有的十余个剧场日程安排得异常紧凑。
当然作为后来者司马枫也深知,无论是报纸还是戏剧,都对民众和整个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正因如此,为了掌控好舆论导向,岳艳娥实则已成为蓝营内部文化艺术的监管者,同时也是司马枫在文艺界的代言人。
她率领着一群如顾玉倩一般的年轻人,采用了先报备审核,再印刷发行的手段,严格监管着数十种书刊、报纸的发行。
而《蓝营日报》早已交由方翰担任总编辑一职,负责日常的出版与运营事务。
岳艳娥原来带领的文艺团,前两年正式被命名为“蓝星艺术团。”
虽然岳艳娥还担任着蓝星艺术团的团长,但近年来她已很少登台表演,甚至一度淡出公众视野。
外人知道的是,岳艳娥在达州演出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
大病初愈,她去达州城外一处寺院上香的路上,捡到了一个遗弃的婴孩。
现在她日常除了负责文艺的监管外,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照顾岳翠竹身上。
这小男娃据说是在竹林边捡到的,因此取名叫做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