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特种兵毕业礼上的强军博弈(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亮剑:从苍云岭开始》最新章节。
特种兵训练学校的操场上,迷彩与阳光交织成一片沸腾的海洋。
第一期毕业汇报典礼正进行到高潮,刘英站在观礼台侧后方,看着台下一万名学员组成的方阵,军靴踏在地面的震动顺着木板传来,像擂动的战鼓。这些年轻人的作训服上还留着阿呼国战场的弹孔补丁,黝黑的脸庞上,眼神比胸前的功勋奖章更亮 —— 他们是她亲手打磨了一年的利刃,每一道寒光里都凝结着血汗。
“格斗对抗演示,开始!” 刘英的口令透过扩音器炸开,三十名学员如猎豹般扑向模拟敌群。格挡、侧踹、锁喉,动作衔接快得只剩残影,被 “击倒” 的学员顺势翻滚,瞬间从靴筒抽出匕首反制,金属碰撞声清脆刺耳。
观礼台上,赵杰猛地前倾身体,海军陆战队的深蓝色制服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好!这反应速度,比我们现役的侦察兵快至少 0.5 秒!”
他转头看向刘铮,军帽下的眼睛里闪着势在必得的光:“老团长,这批兵给我们陆战队匀五百!上个月南沙演习,要是有这样的尖兵,何至于让那艘伪装渔船跑了?”赵杰打起了感情牌。
田雨可早就借着帮助刘英的名义,早早就等在这里,准备挖一些种子选手到他的伞兵部队侦察团:“赵司令可别贪心。” 她指着正在进行索降演示的学员,他们从三十米高的模拟直升机上坠落,在离地三米处突然拉开绳索缓冲,动作比燕子还轻盈,“你看这索降精度,伞兵侦察团急需这样的全能型人才,年底跨区演习就缺尖兵撑场子。”
观礼台后排顿时像炸开的蜂巢。第六集团军的代表李军长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远处重武器演示场的火光:“我们驻守高原,更需要精通山地作战的特种兵。” 他指着正在拆解 92 式步兵炮的学员,他们蒙眼操作,零件在雪地上摆成整齐的弧线,“海拔五千米能三分钟装炮,这种本事,全军找不出第二支队伍。”
“都肃静!” 刘铮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喧嚣的力量。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台下正在进行多兵种协同演练的学员 —— 有的在操作步兵炮,有的在调试坦克电台,有的模拟的水下格斗。“这批兵是特战司令部定向培养的,一个都不能动。”
赵杰 “嚯” 地站起来,军靴在木板上磕出火星:“当初建校时说好资源共享!我们陆战队可是捐了十艘登陆艇当教具,现在……”
“此一时彼一时。” 刘铮打断他,“他们在战场上学的是跨兵种联合作战,这种能力目前只有特战司令部能发挥最大效能。” 他顿了顿,说道,“但我有个更划算的方案。”
汇报表演的最后一项,是一万名学员的分列式。他们肩扛加装刺刀的步枪,正步走过观礼台,枪刺在阳光下连成一片锋利的银河。刘铮接过刘英递来的花名册,封面上 “铁血一期” 四个烫金大字被风吹得微微颤动。
“同志们!” 他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遍全场,惊飞了树梢上的麻雀,“你们在阿呼国的废墟里证明了自己,但强军之路不止一条。” 他举起花名册,“特战司令部需要你们,但全军更需要你们的火种。”
当天下午,特战司令部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赵杰把退伍官兵档案摔在桌上,纸张散落一地:“六千退伍兵里挑四千当教官?团长,你这是耍我们!” 档案上的照片里,老兵们或断了手指,或留着弹痕,眼神却比钢枪还硬。
“耍你们?” 刘铮捡起一份档案,指着上面的记录,“王铁山,徒手夺过日军军官的指挥刀;李红梅,在喀布尔用急救包救过三个平民,战场急救经验比教材还实用。” 他把档案推到赵杰面前,“你们陆战队缺的不是冲锋的尖兵,是能把实战经验嚼碎了喂给新兵的教官。”
田雨忽然笑了,指着地图上的空降训练场:“我算看明白了,你是想让这些老兵当‘种子’。” 她拿起一份训练计划,上面标注着 “伞降故障排除”“夜间渗透技巧” 等课程,“让他们把特战司令部的看家本领,变成全军都能用的战术手册。”
“不止如此。” 刘英拿着笔记本走进来,介绍了各部队的训练短板分析,“装甲部队的野外维修、炮兵的快速校准、海军的登舰战术,这些老兵都在战场上学过实战技巧。” 她说,我们特战队的一个独臂老兵能单手分解步枪,动作比常人还快,“比如这位张班长,能教新兵如何在负伤时保持战斗力,这比任何理论都管用。”
赵杰翻着老兵档案,眉头渐渐舒展。这些档案里夹着战场笔记,有的记着 “风沙大时步枪要每小时擦一次”,有的画着简易的山地掩体草图,字里行间都是硝烟味。“行,算你狠。” 他说道,“刘司令,明年的毕业生,陆战队要优先挑人!”
“那得看你们的训练成果。” 刘铮拉开窗帘,阳光涌进来,照亮了墙上的分配方案 —— 六个集团军各得五百名教官,海军陆战队和伞兵各分五百名,正好四千名愿意在部队继续发光发热的特战队官兵。“三个月后搞全军比武,谁的队伍进步大,明年就给谁多配名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周后,各部队的接兵车排成长龙。王铁山背着打包好的行囊,特战司令部的臂章被他小心翼翼地别在背包外侧。“班长,舍不得吧?” 年轻学员红着眼问。
“傻小子。” 王铁山揉了揉他的头发,指腹的老茧蹭得对方直缩脖子,“咱们特战兵的本事,藏着掖着才是浪费。等明年,我带陆战队的新兵来跟你们比一比!”
登车时,他回头望了一眼特种司令部的“忠诚、勇敢、善战”这 六个大字在阳光下闪着光。远处,刘铮和刘英站在楼顶,看着载满老兵的车队驶离营区,像一群带着火种的候鸟,飞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海军陆战队的两栖训练场上,王铁山正给新兵演示滩头冲锋技巧:“记住,浪头最高点时开枪最稳,就像你们追姑娘,得瞅准时机再出手……” 伞兵基地里,李红梅教女兵战场急救,用绷带演示如何快速止血,声音比口令还响亮;高原哨所中,张班长带着新兵在雪地里挖掩体,独臂挥舞工兵铲的身影,在雪山映衬下格外挺拔。
刘铮站在特种兵训练学校指挥中心,看着各部队传来的训练资料,嘴角扬起笑意。
刘英递来一杯热茶:“现在没人说你偏心了吧?”
“他们会明白的。” 刘铮望着窗外,训练场上,新学员们正在进行战术演练,动作里已经有了老兵的影子,“真正的强军,不是把利刃攥在手里,是让每把刀都能劈开前路。”
夕阳下,一万名新特种兵正在进行入营宣誓,口号声震得云都在动。而在千里之外的各个军营里,四千名老兵教官正带着新兵训练,他们的军帽上,都别着一枚小小的 “铁血神兵” 特种兵退伍纪念章 —— 那是利刃化作火种的印记,在强军路上,烧得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