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观音的鱼篮形象分析(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西游记文学研究》最新章节。

01

观音的全称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观音是西游记中的灵魂人物,美貌与正义的化身,是西游世界的第一女神。观音风姿绰约,面庞慈祥圆润,灿若桃花,这是观音的官方正式形象。

观音官方形象光芒万丈,她也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对于冒犯自己形象的人,她一定会严惩。

但是在西游记中,观音两次以鱼篮形象出现,我们称之为观音的非官方形象,或者说是她的生活形象。观音的鱼篮形象又是什么样的情形呢?根据原文第49回,如下:

远观救苦尊,盘坐衬残箬箬(ruò)。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缨络。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

此时的观音是一个没有梳妆打扮的形象,是一种休闲模式,对外可以表达为非正式场合的形象,表明此时的观音处于非工作状态。

02

通天河位于车迟国境内,本来是由一只老鼋管理。九年前,金鱼精从观音的莲花池中“偷偷”下界,来到了通天河,霸占了老鼋的洞府。在陈家庄,金鱼精每年要吃一对童男童女,以保当地风调雨顺。

金鱼精让当地百姓为他建了一座“灵感大王庙”,自己号称“灵感大王”。“灵感”本是观音的称号之一,这家伙的胆量有这么大,敢打着观音的旗号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

金鱼精一年只吃一次童男童女,而且是在晚上,却刚好被孙悟空撞上了,这绝对不是偶然的——孙悟空在执行如来的任务。

金鱼精不了解取经团队,甚至嘲笑猪八戒和沙僧是半路出家的和尚。金鱼精的一个谋士鳜婆,极力怂恿金鱼精吃唐僧肉,但是金鱼精抓住唐僧后,鳜婆又赶紧劝说金鱼精先不要吃,等把孙悟空三个人搞定再说。

鳜婆来自东海龙宫,是东海龙王的人。鳜婆可能是玉帝派来,到金鱼精这里做卧底的。

金鱼精在陈家庄吃人,可能是观音在做“长生不老”的实验。为了掩人耳目,观音选择在太上老君的地盘上进行实验。通天河靠近老君的核心地盘西梁女国,正常情况下,西天的人是不会来这里的,可见观音和老君关系不一般。

观音的“长生不老”实验肯定会受到玉帝的打击,玉帝不想让其他人获得长生的方法,以影响到自己的权威。而观音安排金鱼精所做的这些事情,显然也激怒了如来。如来安排孙悟空在夜晚赶到通天河,目的就是瞒着观音去破坏金鱼精的行动,玉帝则安排鳜婆到金鱼精那里做卧底。

金鱼精抓住了唐僧,孙悟空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到南海请观音菩萨出面。结果孙悟空看到了一个没有梳妆打扮的观音,即鱼篮观音。观音帮助孙悟空收服金鱼精时,对孙悟空说出了金鱼精的来由,原文如下:

菩萨道:“他本是我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每日浮头听经,修成手段。那一柄九瓣铜锤,乃是一枝未开的菡萏,被他运炼成兵。不知是那一日,海潮泛涨,走到此间。我今早扶栏看花,却不见这厮出拜,掐指巡纹,算着他在此成精,害你师父,故此未及梳妆,运神功,织个竹篮儿擒他。”

03

金鱼精的在通天河的行为,可以是以下两种情况:

1,观音并不知情,完全是金鱼精的个人行为;

2,金鱼精在执行观音的私人任务。

如果‬是第1条‬,如来‬知道‬却‬不‬告诉‬观音‬,等于‬是‬在故意‬让‬观音‬出丑,这种‬可能性‬很低‬‬。

如果是第2条,那么性质就比较严重了,而观音要想办法让大家认为是第1条的情况。如来安排孙悟空在指定的时间到达通天河,目的就是抓金鱼精吃小孩的罪证。

唐僧师徒在车迟国内花了半年时间兜圈子,突然连夜赶到通天河,是为了避开观音和他的工作人员,突然袭击金鱼精。如来应该清楚金鱼精的内幕,而观音在如来的这次行动中非常被动。

观音真的没有时间梳妆打扮吗?她非常爱惜自己的形象。正常情况下,观音不可能没有梳妆打扮就走出洞府,而且让自己的弟子和工作人员看见。

按照观音的说法,她先是没有梳妆打扮走出洞府,然后慢悠悠走到池边扶栏看花,却没有看到金鱼,然后计算出金鱼精在通天河成精,陷害唐僧。这不符合观音爱惜形象的常理。

两年前,孙悟空到珞珈山请观音收服沙僧时,观音正在莲花池看花。原文22回,如下:

行者道:“我师有难,特来谒见菩萨。”诸天道:“请坐,容报。”那轮日的诸天,径至潮音洞口报道:“孙悟空有事朝见。”菩萨正与捧珠龙女在宝莲池畔扶栏看花,闻报,即转云岩,开门唤入。

此时金鱼已经走了整整七年(珞珈山时间和人间一样,因为海水相连),当时观音应该是知道金鱼已经不在莲花池的,因为观音说金鱼看到她就会出来朝拜。暗示观音早就知道金鱼精下界,至少两年前她就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