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粮草丰收(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风起扬州》最新章节。
回到濮阳的张固,没有选择再对曹操和刘备继续用兵。这一轮的征战,直接打了近两年之久,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积攒多年的粮草辎重也消耗殆尽。
他深知此时若再贸然出兵,无异于以卵击石。于是,张固开始休养生息,他下令让士兵们解甲归田,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恢复生产。同时,他还加强了各地的防御工事,修缮城墙,囤积粮草。
虽然张固也很想快速击败曹操和刘备,从而顺利一统天下。但是面对现实,张固也知道有时候真的欲速则不达。
如今自己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天下一十三州的地盘,如今曹操只剩冀,并,幽三州,而刘备也只有一个凉州和长安。天下大势已经在张固手中,没有必要冒险行事。
从历史上看,秦朝统一用了六世,刘邦很快,用了7年。刘秀用了12到14年时间,朱元璋用了20年。
而张固从190年从广陵郡起兵开始,到如今204年,已经用了整整14年时间。张固自己估计,等修整一两年的时间,剩下恐怕不用三年时间,自己就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壮举。
时间匆匆而过,这一次修整,便直接修整了近两年时间。
公元207年夏,濮阳城内外一片生机盎然。连续两年的休养生息,让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重新焕发了活力。
田野里麦浪翻滚,农夫们弯腰收割,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街道上商贾云集,叫卖声此起彼伏;军营中士兵们精神抖擞,正在操练新的阵法。
张固站在濮阳城头,望着这太平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两年前他决定停战时,军中尚有怨言,认为应当乘胜追击。如今看来,这决定何其明智。
粮仓里堆积如山的谷物,武库中寒光闪闪的兵刃,还有那些面色红润、体格健壮的士兵,无一不在证明这一点。
"主公,各地夏粮已经入库,今年又是大丰收。"鲁肃手持竹简走上城楼,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色,"徐州、豫州、荆州三地粮食产量比去年又增三成,足够大军三年之用,扬州水稻还有两个月就可以收割,届时又是一笔巨大的粮草收益。"
“得益于运河的修建与疏通,如今扬州的运河直接从徐州开始,又联通上黄河,如今青州,徐州和扬州联系紧密,商贸也繁华无比。盐铁收回官府后,各地都在严查私盐贩卖,如今成果也非常不错!”
张固接过竹简,指尖抚过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嘴角微微上扬:"子敬辛苦了。这两年百姓能安居乐业,全赖诸位勤勉政务。"
"此乃主公仁政所致。"鲁肃拱手道,"减赋税、兴水利、劝农桑,百姓无不感恩戴德。青壮年踊跃参军,都说要为主公效死。"
正说话间,一队骑兵从城外疾驰而来,扬起一路尘土。为首者正是郭嘉,他翻身下马,三步并作两步登上城楼:"主公,锦衣卫来报,曹操近日频繁调动兵马,似有异动。"
张固眉头一皱:"详细说来。"
"曹昂率五万精兵驻守常山、赵国一线;夏侯渊领兵两万屯于清河;曹操亲率主力五万坐镇渤海。"郭嘉语速飞快,"更可疑的是,幽州守将曹仁近日加固右北平城防,似乎在防备什么。"
“曹操实力依旧不小啊,这么算算又是二十余万大军的数量,曹操确实难缠!”张固闻言嘀咕道。
张固目光一凝,转向鲁肃:"传令下去,明日辰时,召集奉孝、文和、孔明、公瑾和你五人,到议事厅商议军务。"
次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议事厅内却早已烛火通明。五大谋士分列两侧,张固端坐于主位之上,他的案几上铺开着一张巨大的羊皮地图,上面标注着山川河流、城池关隘等各种信息。
张固环视众人,然后直接切入主题:“诸位,经过两年的休整,我军如今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反观曹操,他现在只剩下冀、并、幽三州,而刘备则被困守在凉州。可以说,现在正是结束这乱世的绝佳时机。”
张固的话音刚落,郭嘉的眼中便闪过一道精光,他率先站起身来,拱手说道:“主公,嘉有一计,或可一举歼灭曹操。”
说罢,郭嘉快步走到地图前,伸出手指,点向了地图上的常山地区。他解释道:“第一路,可派遣张辽将军率领五万精兵,从邺城出发,一路北上,攻打常山和赵国。这样一来,便可牵制住曹操的长子曹昂,使其无法分兵救援其他地方。”
接着,郭嘉的手指又移向了清河郡,继续说道:“第二路,主公您可亲自率领十万主力部队,突破清河郡的防线,长驱直入,直取渤海郡,那里可是曹操的老巢所在。”
最后,郭嘉将手指指向了右北平,朗声道:“第三路,命令周瑜和甘宁两位将军率领五万水师,从海上发动突袭,攻打右北平。如此一来,便可切断曹操向北逃窜的道路,让他插翅难逃。”
厅内一时寂静。诸葛亮轻摇羽扇,若有所思;周瑜盯着地图,手指无意识地在案几上敲击;鲁肃眉头微皱;贾诩则闭目养神,仿佛在推演什么。
"此计甚妙,但风险不小。"诸葛亮终于开口,"三路大军需配合无间,若有一路受阻,曹操便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