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3章 狡黠藏粟求活计,孤旌难辨云梦险(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诡三国》最新章节。

江陵城。

破损的府衙。

曹真逃离的时候放火烧了府衙,徐晃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修复。

焦黑的梁柱斜刺向灰蒙蒙的天空,几片残瓦在风中呜咽。

曹真撤离时那把大火,不仅烧掉了府衙的堂皇,似乎也烧尽了此地仅存的一点秩序。

徐晃眉头紧锁。

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如臂使指的他,此刻却感觉像是陷进了泥沼。

民政的泥沼。

处理军事上的事情,徐晃游刃有余,但是面对残废不堪的江陵地区各种错综复杂的战后灾后民政事项,就难免是有些手忙脚乱了。

在最初的惶恐过后,江陵的这些残留百姓,开始将『枪指向了好人』。

是江陵的这些百姓民众对于骠骑军『心怀不轨』,或是『满腔仇恨』么?

不是的,他们只是想要活下去,然后在活下去的渴望之下,展现出了『农民式的狡猾』……

注意,『农民式的狡猾』,严格上来说,是一个贬义词,而这个贬义词指责的对象,并不是『农民』,而是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上位者!

换句话说,这是华夏百姓民众,在千年封建王朝的压迫剥削之下,在特定生存环境和历史积淀下的智慧与策略!

在漫长的封建农业社会,农民是社会的最底层,承受着地主、官府、天灾、战乱等多重压迫。他们没有政治权力、缺乏法律保障,资源匮乏,生存环境极其脆弱。面对强大的、不公正的系统性压迫,公开对抗往往意味着毁灭。因此,他们发展出一套独特的、非正式的、迂回的生存策略,用以在夹缝中争取有限的生存空间、保护微薄的财产、规避不合理的负担。

比如,装糊涂,阳奉阴违,或是利用信息不对等和外乡人交易,精打细算的贪便宜小算计等等……

以及,看人下菜。

也就是『好人被枪指着』……

江陵的这些残留百姓,也是如此。他们对于徐晃,以及川蜀军的『狡猾』,并不是真的就对于徐晃或是川蜀军有什么『恶意』,而是在基于自保和维持基础生存的本能。

相比较于曹军临走之时的大规模破坏,江陵百姓民众的这种小范围的『不诚实』,其实并没有造成多少严重的损坏。毕竟江陵地区,现如今已经是败坏得不成样子了,就算是江陵百姓民众再『狡猾』又能造成多少破坏?

只是多少有些麻烦……

比如本能性的藏匿。

为了应对之前曹军无休止的征粮和征用,农民会想尽办法藏匿仅存的口粮、种子,或将家中的牲畜,甚至是人口藏入山林,谎报死亡,以避免被彻底剥夺生存工具。

而这种行为,在川蜀军来了之后并不会立刻得到什么好转,毕竟张口闭口都是『仙人板板』的川兵,和江陵地区的农民百姓有时候也是鸡同鸭讲,说不清楚。

沟通的障碍,加剧了在相互协作,甚至是帮护的难度。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少不了部分人的『趁火打劫』的贪图小利。在官府管理完全瘫痪、秩序崩坏时,一些农民可能会偷偷取用官府或逃亡大户遗弃的、未被严密看管的物资,包括但是不限于木材、工具等,用于修补自家房屋或维持生计。

破坏永远都比建设容易,现如今江陵地区曹军漠视民生、治理粗暴所造成的后果,却由徐晃等川蜀军来承担……

不公平么?

就是这么不公平。

就在这么忙乱之时,『宛城信使』到了。

远道而来的求援,让徐晃意外,但更大的问题是,徐晃怎么辨别『真伪』?

这年头,没电话,也没有什么有效的长途传递信息的工具。

飞鸽?

那也需要先给鸽哥定个点,而且要预先带着鸽子才行。

而对于徐晃来说,他对于宛城……

不熟悉。

甘宁也同样不熟悉。若是说江陵,襄阳周边,甘宁多少还有些印象,但是宛城么……

那么对于庞山民、黄忠二人,徐晃和甘宁熟悉么?

抱歉,同样不熟。

徐晃仔细审视着呈上来的『血书』和那些作为『信物』的军旗碎片、腰牌等物……

军旗腰牌等,徐晃检查过了,发现都是『旧物』。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毕竟长期经过使用的物品,和新制出来的东西是有很大区别的。

但是更让徐晃头疼的事情,是在沾染着暗褐色血迹的文书之中的内容……

『曹操亲征,宛城被围!』

曹操有没有可能南下亲征?

徐晃不敢说完全没有这个可能性。

毕竟荆州连接着中原,现在荆州南郡破损,北面又是有李典廖化等人,曹操见荆州情况不妙,引兵来援……

宛城就刚好卡在了颍川到襄阳的路上,所以首先被围……

为什么舍近求远?

曹军也不是傻子,所以去近处求援的使者未必安全,往曹军意料不到的地方去求援的,反而抵达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而且求援这种事,多路派遣,多批次,才是正理……

毕竟不是人人都姓太史。

宛城之中虽然说也没有什么太多物资,军械,但是有个人……

庞山民。

徐晃捻着胡须。

然而,多年的征战生涯和身处复杂战局的直觉,让徐晃并未立刻相信这『宛城信使』,又是叫来细细盘问。

『你说你是宛城黄老将军麾下?』

『黄老将军还用雕翎弓箭否?』

『黄老将军如今所在何处?』

『你是何时突围?』

『曹军兵力几何?』

『主攻方向在何处?』

『一路而来,可曾遇到廖李二将军人马?』

徐晃的问题如同连珠炮一般,目光锐利地刺向跪在下方的『信使』。

这『宛城信使』,显然是早有预备,或者说经过一些严格训练,对于一些『知道』的事情,都回答得很详细,对于『不知道』的,就直接说不清楚,不知道……

这么一来,反而是颇为『可信』,毕竟逃离亡命之时,有谁还会特别关注周边什么细节?

『宛城信使』又是一再哀求,表示宛城如今情势万分危急,还请徐晃速速发兵救援。

徐晃的眉头锁得更紧。

信息断绝,导致很多事情无法迅速查证。

樊城、宛城方向的战况,被曹仁的部队和复杂的地形隔断,江陵这边如同瞎子聋子。

曹操是否真的南下?规模多大?

廖化、李典的围樊城部队情况如何?

是真被阻隔,还是……

这一切都无从证实。

如果不救援,万一荆州北线完全崩坏,那么徐晃自己能不能在荆南坚守阵地呢?

徐晃思索了很久,确定是不可能的,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不可能。

江陵并非安稳无忧。东南方向,占据江夏的孙权,与曹操达成了某种默契的联盟,其麾下大将黄盖、程普,正率领水军,像水蛭一样牢牢吸附在长江上,袭扰着从秭归到江陵这条至关重要的川蜀军水上粮道!

徐晃只能将主要的运输力量放在了陆地上,而这就造成了运输成本的增加,以及运输时效的降低。同时江陵残留的百姓民众也并不会因为徐晃打出什么三色旗帜,就立刻眼泪汪汪的拜倒在骠骑旗帜之下,这些年来各路军阀诸侯在荆州来来去去,让这些残留的百姓民众对于军队兵卒有一种本能的惧怕和厌恶。

若是荆北局势大坏,那么等徐晃自己一部在江陵,到时候北面有曹操大军,南面有江东黄盖、程普必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般猛扑过来!

整个荆南局势将瞬间崩坏!

所以,派兵?

还是不派?

徐晃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案几边缘摩挲着,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权衡。

不救,万一宛城真失,黄忠陨落,他徐晃难辞其咎,更将动摇北线军心;救,若领大军前出,万一中计,江陵必然危殆,同样是万劫不复。

即便是不中计,江陵也不能空虚兵力,否则就是将后腰子全数卖给了江东佬。

那么有没有余力救援宛城呢?

现在确实是有一点余力的,因为要收治江陵地区,无法迅速展开对于荆北的作战,所以兵卒是有一部分闲置下来的。

这一饮一啄,宛如天定。

如果徐晃没打跑曹真,没斩杀于禁,他根本就不会想着什么救援,但是现在……

良久,徐晃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折中而谨慎的决定。

『来人!传甘兴霸来!』徐晃沉声喝道。

不多时,甘宁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