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吉盼弟牵线(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花开春来晚》最新章节。

而新村建设这种大投入,成效卓着的大项目,放在任何地方都是政绩工程,必定会受到各利益方的觊觎。刘正茂认为,樟木大队只要得到实际利益就可以,至于由此产生的舆论好处和荣誉,可以分润给各方,当然,要用务虚的利益为大队换回最大的实际利益。

大队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上面还有公社、县、市等上级部门。通过分析,公社和县是最想摘桃子的两个利益方。

恰恰这两个又是那种吃干抹净的性子,它们不但想要新村项目延伸的荣誉,还想连锅一起端走,占有樟木大队产生的经济利益。

樟木大队支部产生这种认识,是基于罗迈和宋红卫牵头在粮山公社五个大队搞了养殖计划,他们通过关系募集到资金,把猪崽分发到社员手里后,别人就盯上了这个项目,恰恰宋红卫和罗迈都是到新岗位上任的新人,县里和公社分别找宋红卫和罗迈谈话,暗示他们主动退出项目。

自己辛辛苦苦搞起来的项目,眼看要见成效了,宋红卫和罗迈肯定不愿退出。各种阻力接踵而来,让养殖计划接下来的工作难以开展。

县里幸好还有秦柒副主任帮宋红卫顶一下,分担部分压力。可罗迈在公社是新人,完全被孤立在原有班子之外。

为此事,罗迈暗中找古大仲和刘正茂问计,尤其想请刘正茂帮忙向更高级别领导反映情况。

出于实际工作上的考虑,就算刘正茂帮忙,向省城杜副主任反映这个事,杜副主任也不可能违反组织原则,越过几级指挥。

最后,给罗迈的意见是,既然你们孤立我,那我就不跟你们玩,每天下基层,自己辛苦点,坚持六至七个月,等第一次养殖计划成功后,社员卖猪时,再请媒体来宣传,用即成事实说话。

为了避免大队的成果被别人夺走,刘正茂建议大队自己走流程后,跳过公社和县,直接向市一级汇报,主要是自己有这方面的能力。

等市里批复后,再回头走县和公社的流程。

刘正茂电话预约杜副主任时,对方回复,二号上午九点有时间见他们。

所以,古大仲必须安排在一号走完大队内部的所有流程。

下午,大队所有干部,即有职务的人全部来办公室开会,人太多,办公室面积不够,椅子也不够,虽然天凉,古大仲也只能把会场放在院子里。

效果图和设计图挂在办公室里面,干部们分批进去查看。

为了给干部解惑,刘正茂还让顾正宇在单位请假,来大队讲解。顾正宇过来时,还邀请了一位女同志同来,这位叫吉盼弟的女同志,是为新村项目做预算的会计。

干部们首次接触正规的设计,又被效果图所震撼,基本没人提反对意见。几个生产队长还催促古大仲,赶快启动项目,他们想早点入住全国唯一的花园新村。

很快,大家签字画押,方案得以通过。

晚上还有一场全体社员大会,顾正宇和吉盼弟受到下午热烈氛围的影响,决定留下来,晚上给社员们做解说。

“高兴!”目前顾正宇心里只有这两个字。中午刚到这里,古大仲支书就给他吃了颗定心丸:“顾设计师,经大队支部讨论,你们的设计方案获得通过。”

“明天上午,你配合我们到市府去审核,只要获得市府认可,大队即可跟你们结算设计费,后续工作,由刘正茂副大队长跟你们谈。”

人生第一次凭专业赚外快,还是大项目,顾正宇真想在设计院好好显摆显摆。

开完干部会,刘正茂进办公室招待顾正宇和吉盼弟,顾正宇反客为主,给刘正茂和大队干部们散烟。

等到其他干部离开后,刘正茂对顾正宇说:“顾哥,我看你们设计的房屋都是砖混预制板结构,我有个想法,能否像建桥和水坝那样,采用混凝土整体灌溉模式?”

顾正宇一下子懵了,他万万没想到刘正茂会提出这种问题。现在全国房屋通用的就是苏式砖混预制板模式。只有建大型水坝和桥梁,才采用混凝土浇筑模式。

现实中,直到 2003 年,全国才推行浇筑混凝土模式。现在才 1975 年,刘正茂超前差不多 30 年给设计师提要求,对方不懵逼才怪。

“刘副大队长,现在建房,还没人用你说的模式,那种模式,成本太高,也缺技术人员和设备。”吉盼弟发声帮顾正宇解围。

“是的,是的,吉姐参与过省内几座大型水库建设,她知道这方面的事。”顾正宇马上附和道。

“吉姐,如果我们大队想试一下浇筑混凝土模式,你能帮忙请建筑工程师吗?”刘正茂深知浇筑混凝土模式是未来趋势,想越过砖混预制板模式,不惜花代价试试。

对于刘正茂的提议,超出了顾正宇他们的预案,吉盼弟想了想,说:“我可以帮你联系建筑工程师,因他是专业建重力坝方面的专家,我不保证他能接你的业务。”

“行,你帮我约一下,他是否愿意跟我们合作,我都感谢你!”刘正茂笑着回答。

“小刘,你打算建什么房子?”古大仲问道。

“支书,这是一种新建筑模式,如果能否用于大队建筑,我想私人花钱建一栋样板房看看,失败了,大队也没损失,如果成功,那就用于新村建设。”刘正茂说道。

“既然是为新村建设做实验,那就由大队花钱办吧。”古大仲说道。

“支书,大队的资金做实验,成功了固然皆大欢喜,万一失败,会给你带来隐患。反正我想在大队申请宅基地建房,由我出资建私房,顺便实验新建筑模式,别人没话讲。”刘正茂讲出自己的顾虑。

听到刘正茂要建私房,古大仲心里一喜,这个知青终于要在樟木大队扎根了。马上表态:“新村第一栋民房,就先帮你建。”

“实验性建房,我的建议是找个隐蔽的地方,不给新村建设带来反面教材。”刘正茂讲出自己的担忧。

只要刘正茂在樟木落户,什么条件古大仲都答应:“行,按你的意思来,大队范围内,你选那里建房都行。”

古大仲给刘正茂的特权,让旁观的顾正宇惊讶不已。

晚上7点,大队晒谷坪开全体社员大会,几百个社员闹哄哄的围着顾正宇问这问那,基本没人会问专业问题。大部分社员都是问什么时候开工?居房面积多大?

夜晚天气太冷,古大仲讲了新村建设重要性后,就让所有社员签名认可建设方案,到晚8:30,会议就已经结束。古大仲派吴光茂送顾正宇和吉盼弟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