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申请宅基地(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花开春来晚》最新章节。
坐在办公室,看着他们的惊惶之态,刘正茂觉得颇为有趣,索性缄口不言。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纷纷发言,却始终未能商议出结果。这时,古大仲才发觉刘正茂一直未发表意见,于是问道:“小刘,你有何想法?”
“方才,顾哥为我们讲述了省里开会的情况,我个人认为,大家无需过于着急。上级尚未正式下达通知,我们可以借此时间做好准备。”刘正茂回答道。
“正是由于准备时间过于短促,我们才心急如焚啊。”古大仲回应道。
“尚有二十多天,应付采访的时间应当足够,我知晓大家担忧宣传内容匮乏,实际上吧,只要我们思路开阔,我们已然取得了诸多值得宣传的成绩。”刘正茂依旧不紧不慢、侃侃而谈。
被刘正茂的话勾起了兴趣,古大仲问道:“新农村建设还是一片平地,哪有什么成绩?小刘,别拐弯抹角,直接讲。”
“哈哈,支书,莫急莫急,我真未绕弯子。在座各位都清楚,樟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基于《樟木发展愿景计划》发展而来,我们的《愿景计划》可是涵盖了农林牧副渔以及思想建设等诸多方面。大队今年在农业、副业、牧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皆取得了斐然成就,这些皆是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先从这些方面着手做文章。至于基建方面,这关系到百年大计,在建筑质量和安全上绝不能掉以轻心,故而急不得。”
“为了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我们不能毫无动静,所以我建议,先将学校、卫生院和礼堂等工程提前动工,并运用大幅宣传画加以宣传。”
刘昌明不明所以,问道:“刘知青,办公室明显不够用,为何不先开工建设办公楼?”
刘正茂只回了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众人皆不愚笨,一听便心领神会。此乃为满足宣传之需。
古大仲实乃干才,其执行力甚强,却不擅谋划。加之大队今年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刘正茂亦已证明自身能力。
古大仲目光横扫一圈会场,见其余人皆无发言之意,遂对刘正茂道:“小刘,你主管大队的规划,如今究竟该如何行事,还是由你拿定主意。”
其他人未曾经历此等大事,省里的典型,乃大队的荣耀,同时亦是政治任务。在座之人虽在樟木大队内部颇具话语权,但谁也不敢在政治方面犯糊涂,乐得让刘正茂出头。
“支书,其实吧,此事亦无甚了不得,况且当下我们尚未接到上级通知,我们循序渐进做好准备,待上级具体通知下达,再采取应对之策亦不为迟。”刘正茂云淡风轻地讲道。
古大仲岂敢掉以轻心,即刻急切道:“小刘,我的意思还是提前做好筹备,不然,过完元旦,省里果真派来记者采访,而我们这里却冷冷清清,实在难以交代啊。”
“支书,我适才已讲,按部就班准备,并非为了应付采访,而是依照我们自身的节奏准备,当然,某些步骤,亦可做些调整。”刘正茂自有想法,不愿为了所谓政绩,在大队的百年大计中弄出些华而不实的豆腐渣工程。
郭明雄反应迟缓,一时未能理解刘正茂的话语,问道:“刘知青,你直说,究竟要如何去做?”
“首先,刘昌明主管从当下开始,在设计师的指导下,于规划位置启动学校、卫生院、礼堂的筹建工作。宣传部要将工作重心置于绘制村庄设计效果之上,具体情形需与设计师沟通。我强调一点,新村建设前期,宣传部的工作成效,至关重要,千万不可疏忽懈怠。”
有过一世经历,刘正茂深知 ppt 的威力,某位贾总,便是凭借 ppt 讲故事,圈了数百亿。如今的人思想单纯,更是容易被说服。
“聚全大队之力,想尽一切办法筹建建材。支书,我提议,不管是谁,只要能为大队搞来钢筋、水泥、玻璃、木材等短缺物资,大队便给予相应奖励。”
刘正茂提及的皆是需指标的建材,新村建设所需的建材数量庞大,自然非刘正茂一人所能解决。发动群众的力量去筹备,着实是最佳之法。古大仲表态:“不论通过何种渠道,但凡能为大队搞来建材指标的社员知青,大队一律予以奖励,成绩卓越者,可调任至外联部任职。”
古大仲之意,有能力搞到指标之人,或许能转为脱产干部。
刘正茂继续道:“至于沙子和卵石,前期需求不大,大队江堤内那一片沙地里的沙石,正好加以利用,为日后改为池塘和水田做准备。”
办公桌上的电话不合时宜地响起,古大仲坐在旁边,顺手拿起听筒,简单接听之后,即刻满脸堆笑地回应了一连串:“是、是、是,我们准时到。”
放下听筒,古大仲强作镇定地对众人说道:“市府周秘书打来的,星期一上午九点,让我和小刘准时在省府大门前集合。”
何福营马上说道:“好事,我们赶紧做好动工的前期准备。”
古大仲对顾正宇说道:“顾设计师,明日上午,能否组织所有设计师来樟木大队,我们碰个头,把事情敲定。”
“行,我等下便回城,赶在明日早上八点抵达这里。”顾正宇回答。
古大仲站起身来:“下午就到此为止,小刘,你好好琢磨琢磨,晚上召开所有干部会议,由你负责分配任务。”
散会后,刘正茂紧急打出两个电话,分别联系南阳和沈阳两个军工单位,让他们依照上次那般,分别运来一万斤小麦和黄豆至樟木大队,而后空车前往沪市拉自行车。
同时,又接到甘桂军打来的电话,他告知刘正茂,莲城钢厂的后勤处长要求更改见面时间,他明日来樟木大队这边见刘正茂,顺便游玩。
待到吃晚饭时,大队被定为省级典型,省里要奖励一台汽车之事,已被传得满城风雨,所有社员皆在议论此事。
立冬过后,天气渐凉,阴霾的天空中堆积着厚重如铅的云层,阳光仿若承载着无尽的愁苦,全然没了夏日那股盛气凌人的劲头。
冷风呼号着穿梭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无情地吹拂刮掠。树木早已褪去昔日的葱茏翠绿,枝干变得光秃秃的,在风中瑟瑟颤抖,宛如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那些曾经繁茂的枝叶,如今已化作地上的层层枯黄,被风卷起,四处飘飞,悄然融入泥泞,化作来年重生植物的滋养肥料。
大地暂时丧失了生机,田野里一片荒芜,曾经肥沃的土地此刻显得干涸贫瘠,秋收后播撒的草籽,正逆势顽强地发芽,拼尽全力向世界展现自己短暂的生命。残留的稻茬在风中孤独地挺立,见证着曾经的丰收盛景与如今的萧瑟凄凉。
风,依旧不停地呼啸着,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它吹过树林,吹过田野,吹过农舍的屋顶,发出呜呜的哀鸣声响。
天空中的云,随风飘游,依旧那般洒脱不羁。那偶尔露出的一丝阳光,也无法驱散这浓浓的荒凉氛围。村庄在这样的初冬里,显得格外寂静和冷清,仿佛在默默地承受着季节更替所带来的落寞孤寂。
从大队办公室出来后,冯婷和刘正茂并肩往知青点方向走去。今日刘正茂一改往日那风风火火走路的劲头,缓缓踱步前行,满脸凝重,既不言语,眼睛茫然地望向远方。
眼见刘正茂展现出成熟稳重的模样,冯婷心里莫名地怦然一动,理智旋即让她清醒过来,心中暗自给自己找寻理由,年龄相差过大,切勿胡思乱想。
会议上,刘正茂提出要宣传部绘制大幅效果图,目的显然是应对年初的媒体宣传,自己根本毫无这方面的经验,本想问刘正茂,可刘正茂此刻的模样,应当是在思考重大问题,不便打扰。
跟在刘正茂身旁,冯婷同样缓缓踱步,思绪天马行空,想着自己的心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