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领导心中有杆秤(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花开春来晚》最新章节。

“有几个初步设想,还没提给县革委讨论。”秦柒有条不紊地回答 。

平化书记说道:“说说看。”

“人力方面的,继续采用会战模式,由县革委从下属各公社抽调。在粮山公社中,选择一个大队建立预制场,帮樟木大队生产预制板,春耕后,征集独轮车解决短途运输,用高岭县革委的名义给上级林业部门打报告求援,帮樟木大队解决春季植树问题。”秦柒详细地讲出解决方案后,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平化书记是否满意,只能静静地等待结果 。

其实,冒然间平化书记也想不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既然秦柒给出了方案,便说道:“秦副主任,你了解樟木大队的情况,又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高岭县有派你在此协助樟木大队工作,这些事情还是由你继续做。”

“保证完成任务!”秦柒笑着接受了任务,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神情 。

之后,杜副主任代表市府讲话:“今天来到樟木大队,我倍感振奋!这里的建设成就令人眼前一亮,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樟木大队走在了前列,开创性地提出《五讲四美三热爱》理论,这是了不起的创举。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行道路,让文明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让村民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而在农林牧副渔五业发展上,樟木大队同样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农田里庄稼茁壮,果园中硕果累累,养殖场里生机勃勃,渔业发展也有声有色。这一系列的成绩,是大家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我要为樟木大队的全体干部群众点赞!你们用智慧和汗水,为全市农村发展树立了榜样。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这股干劲,不断探索创新,在精神文明建设和产业发展上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伟人讲得好: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创造者。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樟木大队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全市的农村发展也一定会迎来新的飞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领导都是最后做总结性讲话,平化书记的总结很实在:“今天直用书记有重要的工作,不能来樟木大队参加这个会,委托我代表省革委与会。现在时间不早了,刚才杜副主任已经讲得很好,我简单的讲两句。首先,省革委对樟木大队让伟人思想落到实处的方式是认可的,认为是正确的、可推广的,各级组织都应该给与樟木大队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再就是樟木大队支部继续带领所有社员知青,用艰苦奋斗的精神,争取早日达成《樟木大队社会主义新农村愿景计划》,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标兵。我就说这些。”

古大仲马上说道:“感谢省、市领导的鼓励与支持,没有省领导的高瞻远瞩、规划引领,没有市领导的悉心指导,我们樟木大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平化书记、李书记、顾司令、省厅各位领导、杜主任,为了感谢您们对樟木大队的关怀与支持,我们大队支部冒昧给领导们做了锦旗,准备明天送过去,另外还会给各上级单位送一头肉猪。”古大仲结结巴巴地向平化书记讲了大队支部的决议,实际上这是刘正茂的主意 。

“古支书,你这是打算搞什么?还给我们省政府颁奖?”平化书记感觉新奇,笑着问道 。

“不、不是颁奖,是代表大队所有干部社员感谢省革委的关怀!”刘正茂怕古大仲回答不好,急忙主动解释 。

“好啊,我们这是第一次受到基层单位的表扬,把锦旗拿出来看看。”平化书记笑着说 。

话音刚落,大队美女社员郭之艳双手高高举着一幅锦旗,仪态优雅地站在教室门口。平化书记看到锦旗上书:赠:江南省革委,主体是高屋建瓴,落款是樟木大队党支部 。

“哈哈,这算是基层对省革委工作的认可,锦旗我们收下了,肉猪你们自己留下。”平化书记十分和蔼,让随行人员收下锦旗 。

“平化书记,我们不是单独给省革委一家送肉猪,樟木大队养猪丰收,我们是想让省革委、省物资厅、省农业厅、省水电水利厅,还有市革委、市农业局等这几家给与我们指导和支持的单位,分享一下我们丰收的喜悦。每家单位只有一头猪,放在食堂让所有工作人员加个菜,太贵重的礼物我们也拿不出来,只能略表心意。”刘正茂快速地给予解释,言辞诚恳 。

“看来省革委不受礼,会影响到其他厅局职工的福利,那这次就按你们大队安排,下不为例。你们怎么没给高岭县和公社安排肉猪?”平化书记问道 。

“高岭县和公社是我们一家,所以……”刘正茂知道自己大意了,回答得有些牵强 。

杜副主任阻止道:“小刘,你这样讲,好像省、市革委就和你们不是一家人?给县革委和公社革委也安排上。”

“是我们的失误,马上改正,明天一定安排好,请县领导和公社领导谅解。”刘正茂立马认错,态度十分诚恳 。

黎主任知道这时该怎么说,连忙打着圆场:“哈哈,一家人,没事的。”

秦柒问:“先合影再开餐?还是开餐后再合影?”

张鹏武担心省领导吃完饭就走了,错失与大领导合影的机会,心中十分焦急,马上讲:“晚几分钟开餐没问题,先照相吧。”

其他企业单位来宾纷纷表态:“合影。”

平化书记见大家意见一致,便说道:“那就按大家的意思先合影。” 于是,众人在教室前有序地排列好,准备留下这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