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诗人重阳 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回到1978年,我从养猪开始》最新章节。

“门当户对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我觉得,有些事情,是可以改变的,既然我们已经结婚了,那我必须尊重婚姻法!”

王初夏是一个很执拗的人。

执拗的有时候,没有道理的那种。

“婚姻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知识底蕴,眼界,能力所改变,十年修来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我觉得,人是可以改变的,共同话题,是可以创造的!”

王初夏打开信封,开始看起来了赵东阳给她写的信。

此时此刻。

她很自信。

自信能改变赵东阳,自信能维持这一段婚姻。

“改变一个人太难了,到时候是你改变他,还是他改变你呢?”大姐陶玉莲看着王初夏,问。

“都可以!”

王初夏的心思,开始投入在了这一份信之中。

信的前半段。

她看的有些糊涂。

赵东阳是那种文绉绉的人吗?

从第三段开始,她又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才是赵东阳,至于那些嘘寒问暖,她并没有觉得唠叨,而是有一种安全感,一种很踏实的感觉。

被人惦记着。

那是一种非常非常舒服的感觉。

最后……

她的眼眶有些润。

“双栀船!”

她轻声的念出来了:“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她的声音不大,但是却在宿舍响亮起来。

“初夏,你念什么?”

大姐二姐,都忍不住走了过来,开始围观起来了。

那文字是带有震撼的。

让她们都沉浸在其中。

“明天,我们将在……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她们宿舍,都是读新闻系的,新闻系出来的,都是中文才女,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几分文青病。

诗。

那是感情最复杂也是最直观的一种文字方式。

是无数人喜爱和向往的文体。

可诗是有门槛的。

写小说很多人都可以写,但是写诗,没有一点文学底蕴的人,是不敢下笔的。

这首诗?

在她们的文学素养的朗读和观摩之下,她们顿时有一种感觉,自己都无法去评价。

“这是你丈夫写给你的?”陶玉莲目瞪口呆的看着王初夏。

“这字差了点,可这文采……”

司徒慧也扶正了自己的眼镜,看着这首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敬佩。

“乍一听的感觉,有点好像女孩子写出来的,很少有男子能写出感情如此之细腻的现代诗来!”

陶玉莲看着王初夏:“初夏,不会是你写的吧?”

“大姐,我有病啊,我写的诗,再让他写给我的信之中,写在里面……”王初夏翻白眼,她小心翼翼的信笺放下来,然后拿出另外一张信笺,重新在上面,临摹了一次。

这艘《双栀船》她很喜欢。

非常非常喜欢。

不仅仅是赵东阳的才华。

更多的是赵东阳在这首诗里面,表达出来的一种感情,那是正中她的心坎之上。

你在我的航向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多么真挚的一种表白。

她从来没有怀疑过赵东阳喜欢自己,那是能感觉到的,可以前,她总感觉,差点什么,可能就是表达吧。

他能表达出来。

她很高兴。

“你这丈夫,有点东西啊!”陶玉莲苦涩的笑了笑,她刚才还说,两人没有什么共同话题,现在看来,人家写信都腻腻歪歪的,还真是自己多管闲事了。

“他这么有才,为什么不考大学啊?”司徒慧问。

“考了,没考上!”

王初夏仔细的读着这首诗,细细的品味着。

“这水平,还考不上!”

“正常,会写诗的人,未必能考得上大学,才华是才华,高考是高考,独木桥的高考,不知道要压死多少人啊!”大姐陶玉莲感概的说道。

一首诗,让宿舍大姐二姐改变了对小妹王初夏身在农村里面的那个农民丈夫固有的印象。

“下午了,要去上课了!”

王初夏看看时间,先把赵东阳的信给藏起来,至于自己临摹的双栀船,就留在桌子上,夹在了一本书里,火急火燎的去上课了。

傍晚,一个高马尾的姑娘回到宿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