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共同努力促双成(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沉浮录!》最新章节。
两人又低声交流了几句,见时间已晚,两人点到为止的亲吻了一下,便各自回了房间休息。
虽然事情有了好的开端,但江春生躺在床上,依旧思绪翻涌,规划着接下来的步骤,直到后半夜才沉沉睡去。
次日,星期日。
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江春生和朱文沁便几乎同时起床了。两人都是心里装着事,睡得不沉。
徐彩珠起得更早,已经熬好了大米粥,还从外面买回来了肉包、菜包和茶叶蛋,又切了一碟自家腌制的咸菜。丰盛的家常早餐,充满了温暖的气息。
吃过早餐,两人同骑一辆自行车,前往城西的工程队预制场。清晨的空气清新冷冽,让人精神一振。
不到八点,他们便抵达了预制场。老金和其他几个工人也已经到了。昨天约好的汽车吊已经提前开了进来,支好了脚撑,做好了起吊前的准备工作,巨大的吊臂在晨曦中显得颇有气势。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将养护到期、达到吊装强度的第一批桥面板装车运往工地,景康义他们在现场负责吊装。这些桥面板都是按照设计要求预制的,每块长度六米,重量不轻。一台解放牌卡车正好一车拖运一块。
工人们在老金的指挥下,熟练地挂好吊装钢缆,汽车吊操作平稳,将一块块厚重的桥面板缓缓吊起,然后准确地安放在卡车的货箱上。
江春生在一旁仔细盯着,心细的他发现桥面板由于长度关系,后面都已超出车货箱一部分。他立刻从仓库找来了一些麻绳和小彩旗中的红色小旗,亲手在每台车超出货箱的桥面板端头,牢固地绑上了一面小小的“红旗”。
朱文沁饶有兴趣在一旁看着,江春生忙碌,有些不解,凑上前问道:“春哥,你绑这个做什么呀?”
江春生一边系紧小红旗,一边解释道:“为了路上的安全。车子跑起来,后面跟的车或者行人,不一定能及时看清前面车上超长出来的大家伙。绑上这醒目的红旗,老远就能看到,算是个警示,防止人或者车不小心撞上来。”
朱文沁恍然大悟,看着江春生眼中满是钦佩:“还是你想得周到!”
老金也在一旁点头赞道:“小江考虑得很是周到,这样,路上的安全就更有保障了!”
吊装运输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工人们配合默契,吊车司机技术娴熟,装车的速度很快。上午十点刚过,六台卡车跑完了第二趟,就将第一批达到养护要求的桥面板全部安全、顺利地吊装出场,运往桥梁施工工地了。预制场上顿时显得空阔了不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工作顺利完成,大家都松了口气,等待现场收拾收拾完成,老金和江春生一起召集预制组的全体人员开了一个小会,交代了一下后面绑扎钢筋、准备浇筑最后四块桥面板的工作后,时间已经过了十一点。
江春生和朱文沁在老金的调侃声中一起离开工程队。回家的路上,阳光正好,暖洋洋地照在身上。朱文沁侧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双手亲昵地紧紧环抱着江春生的腰,脸颊轻轻贴在他宽阔的背脊上,感受着那份踏实和温暖。
“春生,下午没事了,我们去哪里玩玩吧?”朱文沁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和期待,随着车轮的转动,飘进江春生的耳中。
江春生蹬着自行车,感受着身后传来的依赖,心里一片柔软,但嘴上却说道:“下午我打算去找于永斌老哥,跟他说说昨天和陈副镇长见面的情况,也商量一下明天去镇里的事。”
朱文沁听了,虽然有点小小的失望,但也知道正事要紧。她想了想,建议道:“那你先打个电话联系一下他吧?万一他下午有事不在公司,我们不是白跑一趟?”
“你说得对。”江春生觉得有理,“那我们找个有公用电话的路边店打个电话。”
两人顺路骑行,很快看见一家开着门的小卖部门口挂着“公用电话”的牌子。江春生停下车,进去拨通了于永斌公司的电话。
运气不错,此刻正是中午时间,于永斌在公司。电话那头传来他洪亮的声音:“喂,哪位?”
“老哥,是我,江春生。”
“哦!老弟啊!怎么样?昨天见面还顺利吗?”于永斌立刻关心地问道。
“挺顺利的,电话里一句两句说不清。老哥,你下午在公司吗?我大概三点前过去找你,详细说说罐头厂的事。”
“在!我下午都在公司。你过来吧,我泡好茶等你!”于永斌爽快地答应。
约好了时间,江春生放下电话,付了钱,出来对等在外面的朱文沁点了点头:“他在,我们下午过去。”
两人回到江春生家,徐彩珠已经做好了午饭。吃饭时,江春生简单跟母亲说了下午要出去办事。徐彩珠向来不多过问儿子工作上的事,只是叮嘱他们路上小心。
午饭过后,两人小憩了片刻。大约下午两点,便再次骑上自行车,前往位于城东北方向的县种子公司——“楚天科贸”所在的门面房。
轻车熟路地来到门店二楼于永斌的办公室,于永斌果然已经在等着他们了。他办公室的一角设有一套精致的茶桌,上面正烧着水,旁边摆着几个紫砂小杯。
“来来来,两位,快请坐。”于永斌热情地招呼他们在茶海旁的藤椅上坐下,“刚泡好的铁观音,正等着你们呢。”
三人围坐在茶桌前,于永斌熟练地烫杯、洗茶、冲泡、分茶,动作行云流水。一时间,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江春生端起小巧的茶杯,呷了一口醇厚的热茶,然后便将昨天晚上在“百珍园”请陈华强副镇长吃饭的详细情况,向于永斌进行了说明。他还重点强调了三个关键点:
“第一,关于价格。陈镇长最初开口要五万,雨欣帮忙砍价后,他交了底,最低四万八。但我考虑之后,主动提出还是按五万的原价来。我觉得这样既能确保百分百拿下,避免节外生枝,也能借此展现我们的诚意,更是为了让他好做工作,认准我们合作。在罐头厂买下来以后,利于我们在城关镇经营发展,和陈镇长以及镇里建立良好关系打下基础。”
于永斌一边听着,一边缓缓点头,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神色:“嗯……好!老弟,你这一步走得漂亮!够大气,有远见!做生意,尤其是跟政府部门打交道,有时候不能光盯着眼前那点蝇头小利。你这样做,看似多花了两千块,但买来的却是对方的好感和未来的方便,这钱花得值!看来昨晚那顿饭,你没白吃,这酒也没白喝,我得要向你学习呢!”他说着,哈哈笑了起来,显然对江春生的处理方式非常欣赏。
“老哥过奖了,我也是顺势而为。”江春生谦虚了一句,继续说道,“这第二点,是关于厂里的库存。陈镇长说,镇里对罐头厂的处置是连同厂房设备和库存积压的罐头一起打包。他估算那批罐头按出厂价算,价值至少在三千元以上。这批货是包含在总价里的。”
“哦?还有库存?”于永斌挑了挑眉,显得有些意外,随即摸着下巴思索道,“这倒是没想到……不过没关系,既然是捆绑的,那咱们就接着。罐头这东西,只要还在保质期内,总有办法处理。这批货,交给我来想办法卖掉,收回来的钱,不就相当于镇里给咱们让了价吗?说不定操作好了,还能小赚一点。”他显得信心十足,显然有自己的销售渠道。
“那太好了,有老哥出面,这批货肯定没问题。”江春生松了口气,他之前还略微担心这批积压罐头不好处理,送人又太多了。
“第三点,”江春生顿了顿,说道,“关于签约主体。陈镇长那边要求以单位名义签订合同。我的想法是,用李大鹏厂长那边的治江铸造厂的名义来签。毕竟我之前跟陈镇长是这么介绍的,而且个人行为和单位行为确实有本质区别,用单位名义更正规,也更有说服力。”
于永斌点了点头:“这一点在我意料之中。现在很多事,以集体或单位的名义办起来确实比个人方便。先用治江铸造厂的名义签下来,没问题。只是借用一下公章而已,而且今后李大鹏本来就是公司股东。等成交之后,我们再重新注册一家属于我们自己的公司。”
见三个关键点于永斌都表示支持,并且有完善的应对思路,江春生心中大定。他说道:“老哥,我和陈镇长约好了明天下午三点去他办公室详谈。我想,是不是我们俩明天一起去?”
“可以啊!我陪你一起去,”于永斌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不过,我只能作为你的好朋友陪你,我不会多说什么。不然,我要是一掺和,事情和关系会搞复杂,弄不好会引起陈副镇长的反感。”
“我明白!”江春生端起茶杯,“以茶代酒,预祝我们明天顺利!”
“一定会顺利!”于永斌也笑着举杯。朱文沁同样端起了茶杯,三人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