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翻译翻译,什么叫暴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最新章节。
在这个县里,谁是嬴政的人?
表面上看,全是。
但实际上,只有那些心向秦国的底层百姓,以及被派来的县令是的。
可现在嬴政看到了什么?
自己派来的县令,被繁杂的小事拖住;而那些当地的贵族和蛮人首领们,却依旧在作威作福。
和以前在楚国治下相比,他们只是安稳了两三年,已经暂时收敛了许多。
县令能力有问题是一回事,就算不行也是秦国换人来当。
却唯独不能被当地贵族们以这种方式来另类架空!
这个县是这样,那自治区其他地方呢?
恐怕大部分地区都差不多吧?
顶多就是方式不同。
咸阳宫。
嬴政直接下了一道王令,让驻扎在自治区各地方的军队武力清场,但凡是被玄衣卫盯上的不法贵族,全族诛灭。
李缘就在一旁看着,自治区恐怕要动荡一下了。
但动荡过后,迎来的绝对是更加光明的未来。
“你刚才不是说两个决定吗?”李缘问了句。
嬴政点了点头。
“灭魏。”
李缘:“……”
这可真是够突然的。
“人手够了?”
“吞掉魏国够了。”
魏国虽然说占据中原腹地、曾经打遍中原无敌手,但实际上早在嬴政亲政前,魏国就只剩下了三郡的地方,从实际面积上看,则仅比韩国大一丁点。
以秦国这两年攒出来的官员人手,吞下魏国确实不成问题。
但问题是……
“为什么?这不是和你之前的计划不符吗?”
李缘记得,政哥是想先大力发展学宫,把学宫体系先搞起来,之后再考虑灭国之事的。
怎么去了一次自治区,改主意了?
嬴政冷笑一声,还不是被那些贵族给气的?
在看到自治区的情况后他就知道,按照之前那种只占据主要官位的想法行不通,必须要彻底根除当地势力才能让政令下沉到每一个村。
可这样一来,速度就实在太慢了。
学宫体系的关键不在于咸阳学宫这种中央高等学校,而在于下面的教育基础,在学宫体系基层的小学校,在民间的受教育人数……
学宫今年只有六百多毕业生,哪怕是再过十年,学宫一年的毕业生估计也不会超过两千。
再加上秦国内部传统贵族会渐渐失势,到时候又会有许多官位空缺出来。
综合之下,这两千人的毕业生简直杯水车薪。
这种情况下,想要做到把每一地的府衙所有官吏都换血,不知道要等到何时。
二十年?
还是三十年?
如果不考虑别的,这时间嬴政等得起。
但百姓等不起。
五国的百姓还在等着秦国去救他们,若真等到二三十年后,这一代人都死光了,他们在死前会怎么跟他们的后代说秦国?
这个让他们看见了美好,却迟迟不来让他们在五国之地受苦的秦国?
相比之下,哪怕是自治区那种只占据主要官位没有太多人手的地方,哪怕有一些小贵族依旧会时不时的挑事,但碍于秦国法律、相比于以前还是极其收敛的,百姓的日子哪怕比不上秦国内地,也比之前好上太多太多。
所以,嬴政要改变计划,先以占据府衙主要官位和多数人手的方式把天下统一了,确保政令能到县和亭、里等地,先解放生产力。
至于更细微的村落里,那些居功自傲、盘踞乡里的小势力……
“发展的过程中,不是会有阵痛吗?”
嬴政语气冰冷:“那你猜,他们会老老实实的吗?”
“到时候,等他们发展起了一点,一旦违法就连根拔起,一边树立正义形象,一边借他们的手发展当地,反正他们也死有余辜不是吗?”
李缘看着嬴政,他好像看到了一个‘暴君’的影子。
一个在统一时会容忍投诚的贵族,等天下相对稳定后又举起屠刀掀起无数血案的暴君;而其目的,只是为了给学宫培养出的人才们腾位置,以及为他们曾祸害过的百姓报仇。
他不否认,这从理论上是可行的。
以魏国举例,如果灭魏国时只杀掉那些做代表的坏贵族,却留下其他多数相对没那么坏的贵族,那哪怕是让他们交出大部分土地、失去官位,他们也会愿意——至少人还活着,至少家产还有,还能接着当富家翁,还有投诚秦国的功劳,还能等待未来东山再起。
等十年、二十年之后,天下统一了,秦国开始将精力全部投入民生发展了,这些贵族的后代会试图再次伸手,以求重振家族祖上的荣誉和家产。
可没等他们发展多久,嬴政举起屠刀,把这些曾经的投诚依附者全杀了。
李缘倒吸一口气:“你知道你这么一来,天下会怎么说你吗?”
“怎么说?洪武四大案,变成始皇大案?”嬴政冷笑一声:“我说了,我要杀的是那些不安分的,如果他们在投诚之后真的只做一个富家翁,我留着他们又有何不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自治区那里的现实告诉我,二十个贵族中,只有一个能管好自己!”
“你不是说过,与最终目标相冲突时不能妥协吗?”
“如果他们的存在与百姓的美好生活相冲突,那我砍他们,岂不是天经地义?”
嬴政的话让李缘哑口无言。
是他告诉政哥要善待百姓的,但政哥现在以同样的借口来支撑自己以后做一个暴君。
“我……支持你。”李缘没理由反对。
“我以为你会反对。”
“为什么?”
“因为我终究要先留着一些小贵族们几年,这和你刚来大秦时给我制定的方法有冲突。”
李缘摇了摇头:“那是我最开始的理想方案,但计划终究跟不上变化的。”
最主要的是,嬴政才是对秦国最为了解的人。
而且嬴政的方案,也是为了百姓好,是想让百姓先脱离苦海,之后可能会有一些人会受欺负,但相比于大局,嬴政选择了暂时忍住。
一个是先积蓄力量最后一劳永逸的解决;
一个是先解决大部分问题,平稳后再解决余下问题。
这两种方法,其实没有高下之分,只是现实会让人做出不同的选择。
李缘忽然想到了后世的华夏。
改开之初,他们选的好像也是后一个方法——先解决最重要的吃饱饭问题,等发展起来后再解决其他的。
“这有什么难理解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