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吴宫之变3.0(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季汉演义》最新章节。

归义侯?司马楙?

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虽然同是帝国之人投奔大汉,但司马楙和当初的夏侯霸完全不同。

夏侯霸是为了躲避司马懿的追杀,不得不逃往大汉。

可司马楙完全是被关彝裹挟着,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

在众人看来,司马楙不过是陛下为了收买北方人心而立的一面大纛而已。

连司马楙这样的人,在归降大汉之后都能被封爵,其余人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陛下不让那些跟着司马楙一起归汉的人融入到大汉,反而要另起一座城供其居住便是明证。

所以众人压根就没有想到司马楙能起什么作用。

但是刘谌在听到陆机的话后,却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了。

从幽州往大汉迁徙百姓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不光是路程上遥远,沿途还会面对一些很不确定的因素。

比如说,大军前往幽州不可能也带不了足够几万人吃一路的粮食。

那这时候曾经在塞外有过好几年治理经验的司马楙就派上用场了。

朝廷完全可以仿照司马楙之前的经验,沿路修建一些简易的落脚点,以供幽州百姓中转。

用这种接力的方式,把幽州的百姓接到雍州来!

只要能把他们接到雍州,那剩下的事情就好安排的多了。

果然,陆机的想法和刘谌的想法不谋而合。

同时也惊到了在场的所有人。

在今日之前,还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迁徙普通百姓的事。

所以在刘谌的问题提出来之后,他们能想到的也是百姓经过敌境的麻烦。

却压根没有想到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让百姓走草原,绕一个大圈进入雍州!

“若果真如此,乃幽州百姓之福啊!”

既然有试一试的可能,那众人自然不会再反对。

很快,长安的政令便开始下达。

最先收到命令的就是马奉。

关彝和文鸯此时还未从西域赶回来。

早就已经养好伤的马奉就成了长安唯一一个熟悉塞外的大汉将领。

而且当初关彝征讨刘渊的时候,带走的大部分都是文鸯的兵马。

那些原本就跟随关彝闯荡关外的将士依然在长安。

第二个得到命令的是陈寿,按照既定的计划。

刘谌需要在雍州往幽州的路上修建不少于四个能供几万人暂时休整的落脚点。

这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并且越往幽州,危险程度就越高。

必须要提前布局。

但他们不光要面临草原上游牧民族的窥视,还要提防司马炎的反应。

所以刘谌还下了第三个命令,那就是把司马楙从天水调过来。

他知道这个消息肯定瞒不过司马炎,司马炎也必然会派兵出击。

他想赌一把,看看这个史书留名的羊祜愿不愿意放幽州百姓一条活路。

政令一道道的下发,大量的物资开始往冯翊郡调集。

马奉也先一步带人出发,他要去肃清百姓迁徙路线上的障碍,让幽州百姓免遭外族人的觊觎。

在大汉上下都在为幽州百姓的迁徙而忙碌的时候。

吴使也终于赶到洛阳,面见司马炎。

并且转达了朱先的“善意”。

司马炎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得喜出望外。

此时刘谌让孙氏自去帝号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洛阳。

所以在司马炎看来,这并不是吴国在向自己求和,而是在向自己服软。

吴国已经扛不住了。

俗话说得好,人有不如我有。

若是攻势不顺利,司马炎或许会考虑一下朱先的建议。

毕竟正如朱先的那群谋士所言,司马炎所求者不过是江东的钱粮而已。

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大汉水师的退出,整个南线的攻势异常顺利。

谁都看得明白,吴国快撑不住了。

这次吴国派人来求和,便是明证!

如果能撑得住的话,谁会主动服软呢?

这种情况下,司马炎就算是再傻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在这个时候退缩。

别人的许诺都是假的,只有拿到手的东西才是真的。

你们背刺蜀汉的事,我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拿下江东之后,就连你们都是我的,我还需要你向我供奉?我自己去取不就得了!

贾充和荀恺等人也和司马炎的意见相同。

而且考虑的要比司马炎更多一些。

拿下江东是多少人的战功,这里面有多少世家子弟可以分润的功劳。

你吴国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想把我们这些世家子的功劳全都作废,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吴使被狼狈至极的赶出洛阳。

就这还是沾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光。

否则回到江东的就不是吴使,而是吴使的人头了。

当吴使回到江东,把消息告诉朱先之后,朱先又惊又怒。

这个司马炎,难道就不担心我真的倒向蜀汉吗?

此时吴国内部的风向也在发生一些悄悄的变化。

从朱先执掌吴国朝政到现在,吴国无论是在外交还是军事上,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这些并不足以让江东士族对朱家生出不满。

真正让江东士族对朱家产生不满的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蜀汉借长江水道从安南往天水运粮。

这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因为海路打通之后。

蜀汉运粮的船就一直没有停过。

并且为了保证粮道的安全,所有的船只都是从吴国租借的,价格也十分的公道。

但这笔钱大部分都落到了朱家的口袋里,别人并没有分得多少好处。

而且这些好处也不是朱家真心实意分给他们的,是因为朱家的手里没有那么多的海船!

第二件事就是陆抗死后,朱家对陆家人的处理方式。

给了陆云一个空头衔,将其赶出西陵。

并且由朱家全盘接收西陵的一切。

这让众人未免有了兔死狐悲之感。

今日他敢如此对待江东陆氏,来日未必不敢这么对付自己。

如今吴国朝政已经完全被朱先把持,就连皇长子也有朱家血脉。

说不定将来哪一天,朱家就会更进一步,到时候人家还能跟你平起平坐吗?

就在这个时候,刘谌的旨意到了。

要孙氏自去帝号,才愿意出兵拒晋。

大家一开始的反应都和朱先一样。

我们这群人已经在江东扎根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共同推举一个孙氏出来。

这会儿来个刘氏想压在我们头上,绝无可能!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渐渐的回过味儿来了。

江东当初不也是大汉的地盘。

只要能保住自家富贵,头顶的人姓孙还是姓刘,又有什么区别?

况且刘谌也只是让孙氏去个帝号而已。

又没有说把江东并入大汉,有什么好担心的。

反倒是这么一来,你朱氏无法再在江东一家独大,独占好处。

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