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归途与歧路:当艺术的呼吸撞上KPI的指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精英养成记》最新章节。

林晓雅微微蹙眉:“这不一样。艺术创作的核心是自我表达,商业设计的核心是满足客户需求。虽然都有制约,但出发点和侧重点完全不同。”

“是,有不同。但你不能把两者完全割裂开来!”张总提高了音量,“我承认,你的艺术造诣很高,你的画展很成功。但你别忘了,你林晓雅能有今天的审美和表达能力,难道没有在创想广告这五年摸爬滚打的功劳?那些看似‘商业’、‘迎合’的项目,难道没有锻炼你的构图、色彩、创意和沟通能力?艺术和商业,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敌人,它们完全可以相互滋养,相互成就!”

张总的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林晓雅的心上。她不得不承认,张总说的有道理。那五年的广告生涯,确实为她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也让她学会了如何在限制中寻找可能性。只是,当她沉浸在纯粹的艺术创作带来的巨大满足感中时,下意识地想要与过去那种“戴着镣铐跳舞”的日子划清界限。

“我最近遇到一个大客户,是做高端度假酒店连锁的,叫‘云境度假’。”张总话锋一转,开始具体起来,“他们想在国内几个主要城市做一轮品牌形象升级和推广活动,预算非常可观。客户那边明确提出,不要那种太‘商业’、太‘硬’的广告,希望能找到有艺术感、有情怀、能体现他们‘自然、宁静、高端’品牌调性的创意方案。你说,这个项目,除了你林晓雅,我还能想到谁?”

林晓雅的心,猛地一跳。“云境度假”,她听说过,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一个高端度假品牌,以选址独特、设计富有禅意和自然美学着称,和她现在的创作理念似乎有某种契合之处。

看到林晓雅眼中闪过一丝波动,张总知道自己的话起作用了。他放缓了语气,循循善诱:“晓雅,这个项目,我希望你能亲自牵头。不需要你天天来公司坐班,你可以带着我们创意部的几个骨干一起做。你的想法,你的审美,加上公司的执行能力,拿下这个项目,十拿九稳。项目成功了,提成少不了你的,这对你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这不是那种低俗的叫卖式广告,这是一个可以让你施展艺术才华的平台,是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你不是想描绘‘属于这个时代的真实与感动’吗?通过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你的理念可以被更多人看到和理解,这难道不比你一个人在画室里创作,影响范围更大?”

不得不说,张总确实很会“画饼”,也很了解林晓雅的软肋。他把这个项目描绘得极具吸引力,既满足了公司的业务需求,也似乎迎合了林晓雅对艺术价值传播的追求。

林晓雅陷入了沉思。她确实对这个“云境度假”的项目有些心动。如果真如张总所说,客户追求的是艺术感和情怀,那或许真的可以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而且,张总提到的“影响力”,也让她有些触动。她的画作,目前能看到的人毕竟有限,如果能通过一个大众传播的广告项目,传递她对美、对生命、对自然的理解,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可是,她真的有精力去做吗?画展结束后,她原本计划要开始一个新的系列创作,灵感正旺盛。而且,一旦接手商业项目,就意味着要重新面对那些无休止的会议、客户反复无常的修改意见、严格的时间节点……这些曾经让她疲惫不堪的东西,她真的准备好了再次面对吗?

“我需要时间考虑一下。”林晓雅抬起头,对张总说。

张总脸上露出了一丝“果然如此”的表情,他没有逼迫她立刻答应。“可以。但时间不多,客户那边催得紧,下周三之前,我需要给他们一个初步的答复,包括主创团队和创意方向。”他看了一眼手表,“今天周五,你有周末两天时间考虑。下周一,给我答复,好吗?”

“好。”林晓雅点点头。

离开创想广告公司,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林晓雅感到一阵恍惚。刚才办公室里的紧张气氛和张总的话语,还在她脑海里盘旋。阳光依旧明媚,但她心中的那片“金色光芒”,却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她原本以为,找到了内心的“指南针”,确定了艺术的“呼吸”,她的人生道路就会一片坦途,充满阳光和希望。但现实却告诉她,人生并非单行道。她无法完全脱离这个社会而存在,过去的牵绊也不会轻易消失。

回到画室,空气中的颜料味让她稍微安定了一些。她坐在画架前,面对着一张空白的画布,却迟迟无法下笔。脑海里,一边是张总描绘的“云境度假”项目的诱人前景和沉甸甸的“业绩压力”,另一边是她对纯粹艺术创作的渴望和对商业束缚的本能抗拒。

她想起了云南的那片山,那只自由歌唱的小鸟。自由,真的意味着完全的与世隔绝吗?如果她的艺术真的关注生命,关注时代,那么,与这个时代最活跃的商业力量发生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还是会被其吞噬?

那个周末,林晓雅过得并不平静。她查阅了大量“云境度假”的资料,看了他们现有的酒店设计、品牌宣传,越看,心中的那丝“心动”就越强烈。这个品牌的理念,确实与她有共鸣之处。她甚至开始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勾勒一些创意的雏形:或许可以用一种更写意、更具东方美学的视觉语言,去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同时,她也联系了一位还在广告圈打拼的前同事,侧面打听了一下公司的近况。同事告诉她,创想广告这半年业务确实不太景气,丢了几个大客户,张总压力很大,所以才会这么看重“云境度假”这个项目,几乎把它当成了“救命稻草”。

听到这些,林晓雅心中的愧疚感又多了几分。她知道,张总虽然是在商言商,但当年对她确实不薄。在她最需要支持的时候,是他给了她相对自由的空间。现在公司有困难,她这个“特约顾问”却袖手旁观,似乎确实说不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一上午,林晓雅拨通了张总的电话。

“张总,关于‘云境度假’的项目,我考虑好了。”

“哦?你的决定是?”张总的声音带着一丝期待。

“我可以尝试接手。”林晓雅说,“但我有几个条件。”

“你说。”张总很爽快。

“第一,创意方向必须由我主导,客户的修改意见可以参考,但最终的创意决策权,我要有很大的自主权。如果客户坚持要做我认为违背项目核心调性和艺术原则的修改,我有权退出。”这是她的底线。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张总似乎在权衡。“可以。我会跟客户沟通,强调你的专业性和独特性,争取最大的创意空间。但晓雅,也不能太理想化,商业项目,必要的妥协是难免的。”

“我明白。”林晓雅说,“第二,我只负责创意策略和核心视觉的构思,具体的执行工作,比如文案撰写、设计完稿、媒体投放计划等,由公司团队负责。我需要绝对的创作时间,不能被过多的执行细节缠住。”

“这个没问题。我会给你配备最好的执行团队。”张总立刻答应。

“第三,项目周期不能太赶。我需要时间深入研究品牌,进行田野调查(比如去他们的酒店实地考察),还需要时间思考和创作。具体时间节点,我需要和团队商量后再定。”

“这个……我会尽量跟客户争取。但‘云境’那边确实比较急,我们会努力平衡。”张总顿了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