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秦子玉阵前会董卓,李儒巧妙布置迷魂阵(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帝:山河少年行》最新章节。
吕布手持方天画戟,威风凛凛地站在战场上。他用戟尖挑起牛辅的盔甲,高高举起,对着那些还在负隅顽抗的董卓军士兵们大声喊道:“牛辅已死,降者不杀!”
这一声怒吼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回荡。杨业的大刀营听到了吕布的呼喊,也立刻跟着齐声呐喊起来,声音震耳欲聋。
被分割成无数小块的董卓军士兵们,听到牛辅已死的消息,原本就所剩无几的士气瞬间消散。他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突然扔掉了手中的兵刃,他发现自己并没有被立刻处死。这个举动仿佛点燃了导火索,其他士兵见状,纷纷效仿,将手中的武器扔到地上。
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所有零星的抵抗都结束了。董卓军的士兵们或是跪地投降,或是四散奔逃,整个战场变得一片混乱。
贾充在人群中找到了吕布,他快步走到吕布面前,大声报告道:“报告将军,前往县衙的道路已经疏通了,是否继续推进,请指示!”
吕布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他冷静地观察着战场的局势,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片刻后,他下达了命令:“传令:各部在西城边缘驻防,不得擅自出击!”
这个命令让一些急于求成的将领们有些不解,但他们还是迅速执行了吕布的指示。吕布深知,虽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董卓军的实力依然不可小觑,冒进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吕布决定派遣自己的心腹前往西城军营,向秦子玉请示接下来的计划。他相信,以秦子玉的智谋和经验,一定能够制定出最佳的战略。
秦子玉接到吕布的请求后,略作思考,便决定亲自前往前沿,在第一线指挥战斗。他相信,只有亲自观察战场的形势,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项羽主动请战说:“主公,陌刀营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请求担当攻坚任务队。”
秦子玉对项羽的攻坚能力充满信心,正准备下达进攻命令时,诸葛亮却突然开口劝阻道:“主公,且慢!依我之见,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尚不足以对董卓军形成单方面的压倒性优势。若强行进攻,恐有失利之虞。依我看,不如先派遣一支军队向北门方向发起攻击,以接应征东将军韩信入城。待韩信将军进城后,我们再共同商议下一阶段的作战计划,如此方为上策。”
秦子玉听后,觉得诸葛亮所言甚为有理,于是毫不犹豫地说道:“丞相所言极是,就依此计行事吧!”
得到命令后,项羽立刻率领军队向北门疾驰而去,负责接应韩信进城。而秦子玉则与诸葛亮一同动身,前往吕布的大营,准备与吕布商议下一步的战略部署。
与此同时,在渭源县衙内,李儒狼狈不堪地逃进大堂,他的头发散乱,满脸惊恐,一边哭着一边喊道:“主公啊,大事不妙啊!梁军的大将吕布率领大军猛攻而来,大哥牛辅亲自上阵迎战,可谁知那吕布武艺高强,仅仅三个回合,大哥就惨死在他的手中啊!要不是我见机行事,跑得快,恐怕也难以活着回来向主公您禀报了!”
董卓听闻此消息后,脸上竟然没有丝毫惊慌之色,他镇定自若地看着军师,缓声问道:“军师不必如此慌张,依你之见,这场仗是否还有继续坚守下去的必要呢?”
李儒见状,心中暗叹一声,无奈地回答道:“主公,恕属下直言,如今我们已经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渭源东一旦失守,我们便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成为一支孤立无援的军队。”
董卓微微一笑,安慰道:“军师何必如此悲观呢?虽然战局对我们不利,但我们还有徐荣、李傕和郭汜这三位英勇善战的上将,他们的战力并未受到太大的损耗,仍然具备一战之力啊。”
李儒和张江闻言,正欲开口解释,却突然意识到,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很多事情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董卓见二人欲言又止,也不追问,而是迅速拿起笔,写下一道命令。然而,就在他准备用印时,却被李儒猛地拦住了。
“主公,万万不可啊!”李儒一脸焦急地劝道。
董卓看到李儒如此紧张,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然后说道:“军师啊,你不必如此惊慌失措。我之所以要将众人集中起来,只是想先把大家召集到一起,然后由我亲自去会一会那梁王秦子玉而已。”
李儒听了董卓的话,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连忙说道:“主公,万万不可啊!三位上将绝对不能轻易调动,否则我们的大军就会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有些不高兴地吼道:“你这是在故意夸大其词!”
李儒见状,只得耐心地解释道:“主公,您想想看,徐荣将军驻守在北门,他的任务是阻击梁国的征东将军韩信。如果我们把他的大军抽调走,那么韩信的十万大军就会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我们的腹地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董卓听了李儒的解释,稍微冷静了一些,但还是有些不甘心地说:“就算徐荣不能动,那也可以把李傕和郭汜召唤过来嘛!”
李儒连忙摇头,说道:“主公,这也不行啊!李傕将军需要在南门阻击张辽,而郭汜将军则要负责监视渭源东的征南将军白起。他们二人都有重要的任务在身,绝对不能轻易调离啊!”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无奈地苦笑道:“照你这么说,难道本官就已经无人可用了吗?”
李儒连忙安慰道:“主公稍安勿躁,待到华雄和樊稠重整旗鼓之后,我们就会有充足的兵力了。”
董卓满脸苦涩地说道:“梁王秦子玉这老狐狸,每一步都算得如此精准,我们现在已经完全处于被动局面了啊!”
在华雄和樊稠的严密护卫下,董卓缓缓走到了阵前,他瞪大眼睛,直直地盯着对面的梁军阵营,然后高声喊道:“秦子玉,你给本太师出来!本太师有话要与你说!”
秦子玉听到董卓的呼喊,心中略一思索,便决定亲自出面应对。毕竟,他也需要维护梁军的士气,如果此时退缩,恐怕会让士兵们对他产生怀疑。
于是,秦子玉在众将的簇拥下,来到了阵前。他面沉似水,毫无惧色地看着董卓,冷冷地问道:“太师唤我何事?”
董卓见状,心中暗喜,心想这秦子玉果然上钩了。他立刻声色俱厉地指责道:“秦子玉,你身为梁王,本应忠心报国,可你却拥兵自重,意图谋反!今日,本太师奉天子之诏,特来讨伐你这逆贼!”
秦子玉闻言,嘴角泛起一抹不屑的笑容,他嘲讽地说道:“董卓,你这乱臣贼子,有何颜面指责我谋逆?你废立皇帝,擅杀大臣,倒行逆施,天下人皆知!我梁军此番前来,不过是吊民伐罪,为民除害罢了!”
董卓被秦子玉的话气得七窍生烟,他怒不可遏地吼道:“你这黄口小儿,休得胡言乱语!本太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江山!”
秦子玉冷笑一声,反驳道:“哼,你为了一己私欲,祸乱朝纲,还敢大言不惭地说为了大汉江山?真是可笑至极!”
就这样,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然而,尽管他们吵得面红耳赤,却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场争吵竟然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最终,由于口干舌燥,两人都不得不暂时停下,稍作歇息。
董卓回到自己的阵营后,越想越气,他觉得不能再这样跟秦子玉纠缠下去了。于是,他果断下令,让华雄和樊稠率领军队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
秦子玉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他立刻派遣吕布和典满上前迎战。一时间,战场上杀声四起,双方的士兵如潮水般涌向对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