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少年之心(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圣人弟子,长生的我奉师命下凡》最新章节。
雍王余部尽数归顺,李从彧将此战俘获的北元宗室押往金陵。</P>
至此,才算是彻底终结了北元旧事。</P>
李从彧仍在北方坐镇。</P>
但朱平安册封国公的圣旨,已经由人送到了陪都。</P>
秦王作见证,周瑞安与李从彧进封国公。</P>
以李从彧为定国公。</P>
以周瑞安为成国公。</P>
至此,再算上开国立下的四国公,大明朝中共有六家国公府。</P>
其中定国公与宁国公是祖孙。</P>
二人的功劳经得起推敲,传到朝野内外,就成了一桩美谈。</P>
除此之外,还另有封侯与封伯的新贵不等。</P>
这是朱平安的第三次大规模册封。</P>
事到如今,大明已经继承了前元的全部领土,所以再往后的勋贵就算不得开国之列。</P>
要想再受册封,只能靠着开疆拓土。</P>
好在,朱平安正值鼎盛之年,未来少不得还有用兵的时候,这给武将们留下了念想。</P>
反倒是文臣想跻身勋贵的难度变大。</P>
但随着天下安定,朱平安重开科举,并且接受了臣子的建议,在南北各开一榜,广纳人才。</P>
对内休养生息,恢复生产。</P>
他的目光转向西面,开始新的布局。</P>
一来,拜火圣子与金刚部在西域达成和解,开始占城为王,明廷则恢复对凉州的统治。</P>
二来,高原上的吐蕃曾在当年平西军内乱时,出兵劫掠过边民,又是天竺与婆罗教进入中土的必经之路。</P>
朱平安于这双方下注,等到大明的国力恢复之后,再行动手。</P>
……</P>
一晃眼,三年过去。</P>
其间。</P>
李灵运往返于金陵与剑池,在金陵除了教导小徒弟之外,偶尔还能逗弄李从彧家的小子。</P>
李从彧与张念的儿子出生。</P>
这是一个脑袋大的小子,结实得很,李从彧给儿子取了大名。</P>
——李墩墩</P>
他定国公府自成一脉,自己就是始祖,辈分上就不用受到宗族的约束。</P>
再加之,老宁国公年事愈高,李从彧被视作宁国公府在外的一大支柱,当然不会有不长眼的长辈惹他不快。</P>
这一日。</P>
李灵运收到了两封信。</P>
一封是他爹写来的,已经安排好了李草芥的身份。</P>
这小子在剑池学了三年的剑,师父李狼偶尔还会带着他到外游历,助其尽快成长。</P>
有道是,十五少年从军征!</P>
李草芥今年十三,其实还差了一点。</P>
可是李胡未必等得及了。</P>
他已经年近八十了。</P>
所以,李草芥参军的事情就提上了日程。</P>
正赶上朱平安要对吐蕃动手,他这是投其所好。</P>
李草芥身为国公府的子弟,甚至未来是国公爵位的继承人。</P>
学会顺应时局,揣摩皇帝的心思。</P>
这是他未来作为一方勋贵,需要掌握的能力。</P>
李灵运这次亲自送李草芥离开,同时顺道还要去唐门一趟。</P>
这就是另外一封信。</P>
——唐门门主“唐花雨”病危</P>
唐花雨曾经与他师父,同是当世的五位武林神话之一。</P>
在他师父离世之后,唐花雨对他们剑池照顾颇多,并且一手促成了剑池与唐门几十年的修好。</P>
十多年前,冷荼在武定城一战中离世。</P>
唐花雨就成了昔日武林硕果仅存的老辈魁首。</P>
平西军大乱之时,她联合武林门派,给境内的流民提供庇护。</P>
蛮兵入侵时,唐门也是出人出力。</P>
她是西南武林的定海神针,同时也是李灵运亦师亦友的长辈。</P>
时日无多,理应去送她一程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