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神奇的王震霆(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最新章节。

秦旭这小子确实给力,经过秦家吃穿不愁后那个子也是嗖嗖的长。

跟在秦朗身后那也是健步如飞。

一行四人来到了贡院外,这会试就在这贡院进行,为期还是三天。

经义策论诗赋,验明正身,秦朗背着书篓进了贡院。

是否一飞冲天,就全看这会试和殿试了。

筹备了这么久,有枣没枣的那也得打上三竿子。

不过秦朗对自己倒是信心满满,迎着破晓的初阳,他在自己的号舍前站定。

翻修过的贡院确实不错,没有臭号,贡舍高大宽敞。

秦朗在贡舍内先是把笔墨纸砚一一排齐,然后,他吃饭了......

鸡汤还温热,此刻不喝当是暴殄天物,必须得趁热喝才是对美食的尊敬。

当然还有一层深意,上次的鸡汤可都被自己那便宜岳父给喝的干净。

这次自己不把握住机会,怕是还没有进自己肚子的可能。

反正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他这奇葩的操作倒是没引起多少人注意。

无非是这扑鼻的香气让人为之侧目,反正还没开考,大家扭头歪脑也无人制止。

秦朗看这会试的考生少见年轻人,多数都是壮年,乃至老年。

所以大宋举人这身份的,含金量那可真不一般。

像他这么小的人更是一个没有,十三的举人,虽然略微微有水分,可也当得一绝了。

也怪不得赵恒对他的重视,这可不单单是独子的重视。

作为原本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雄主,赵恒落得签下澶渊之盟的结果。

他就不想一雪前耻吗?

自己已然暮年,怕是不行了,可只要儿子争气,这偌大的中国只要微微发展,还弄不死这些蛮夷?

喝完汤浑身熨帖,鸣锣声响,会试开考了。

高台上的孙启智刚站稳,就在四下搜寻秦朗的身影。

好不容易找到了,看着秦朗面前空空如也的瓦罐,孙启智没好气别开了头。

这小子学聪明了,上来就把芷兰给他准备的鸡汤给喝了,让孙启智微微为之气结。

这小子是防着我啊,我是那种人吗?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大人,你要的瓷碗。”一个衙役殷勤声音打断了孙启智的闷气。

只见这衙役一手拿着一个小碗,另一个手上还拎着这葱花和芫荽。

“不用了,拿下去吧。”孙启智索然摆手。

汤都被喝完了,拿碗顶个屁用。

秦朗是懂孙启智的。

所以现在的孙启智看他更加不顺眼了。

不提满心碎碎念的孙启智,秦朗这拿到了会试的题目。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揉了揉眼确认,

“我特喵不是在做梦吧?”他拿起题目反复确认。

‘论《春秋》大义与治国之道’

这可不就是王震霆给他猜的题嘛,一个字不差。

这我要说巧合好像都没人信,可这真就是巧合。

老天爷赏饭吃,感谢老天爷。

秦朗感动的想哭,当年高考要是考的全会,那高低也得弄个清华北大上上。

可能花光了上辈子攒的所有运气吧,现在日子过的就是挺顺溜的。

这明摆着的考题只用往上誊写标准答案就行。

也就王震霆不在他身边,不然他高低得抱着他外祖父亲一个。

孙启智照例下来游场,看到秦朗又是连草稿都不打,蹙起眉头。

这小子是真不把科举当回事啊,之前就直接开莽。

虽然文采确实不错,但是如果打磨一下腹稿,那做出来的就更是锦绣文章。

他重重的咳嗽了两下,想提醒下自己的便宜女婿。

可秦朗现在正在用强大的记忆力答题呢,哪有心思搭理一旁人的动静。

脑袋都干冒烟了有没有。

‘《春秋》者,鲁史之名,寓褒贬于记事之中,微言大义,垂训后世。

吾宋承五代之乱,以文治国,重法度而轻刑罚,尊儒术而崇礼教。

观《春秋》之义,尊王攘夷,内修政事,外睦邻邦,此正我朝治国之要义。

故我朝当以《春秋》大义为鉴,内则整肃纲纪,外则和睦四夷,方能长治久安...’

这标准答案是王震霆加秦思妙,还有自己精心回答并修改的。

紧扣典故,绝对亮眼。

挥毫泼墨,洋洋洒洒几百字的文章跃然于纸上。

回答完毕,秦朗都开始隐隐期待起下一道题了,是不是还是王震霆猜测的题。

融化的雪水滴滴落下,秦朗把考卷阴干,放入牛皮袋。

到了他最熟悉的环境,吾去会周公去也。

直把巡考回来见此情景的孙启智气的够呛。

没办法,他这死样子女儿还爱死爱活的,家门不幸,家门不幸。

索性不看这让人来气的臭小子了。

吃午饭,吃完饭,秦朗甚至有时间站了会桩。

别人都在奋笔疾书,草稿纸上满满当当时,他在睡觉,别人在誊写时,他还在睡觉。

临近下午,忽然又是一声锣响,衙役又开始发卷了,这下把三天要考的卷子都印发下来。

秦朗终于不无聊了,他揉了揉自己睡的发紧的脸颊,打开了策略题。

‘论我朝边疆防御之策,及与周边民族之和战之道。’

是了,一模一样,秦朗强忍心中的激动,这策论一做完就只剩下一门诗赋,那还不是手拿把掐的。

‘我大宋腹地辽阔,知礼守节,当以和为贵,以战为辅。

和者,通商互市,以安边境;战者,加强边防,以御外侮。

同时,当选拔勇将,训练精兵,以备不时之需。

革者当摒弃杂念,提高武人待遇,令将士们晓大义,敢冲锋,获得自己应有的礼遇。

文能兴国,武能安邦,缺一不可,我大宋时至今日,已然成为跛脚巨人。

空有繁华而无守护的实力,如砧板上的牛羊肉,任人宰割。

扭转此等局面,非武人不可行,非强大军备不可扭转...’

他的卷子写的很直白,一个文人考试大书特书提高武人地位。

是的他又没有按照王震霆和秦思妙给他的标准答案去写,反而写出了自己心中一直想说的。

因为他不止一次看到府军将士因为上下克扣,只能变着法的从百姓身上找补。

一次两次还行,时间久了之后,那些将士就真的成了欺压良善的恶兵。

可他们明明是护家保国的利器,反而因为没人把他们当回事,变成了欺压内部的最大势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