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恐怖之都(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差生文具多啊的新书》最新章节。

沿街到处都是为游客提供卖花、擦鞋服务的儿童,街边的小摊和孩子们一起缠着夏沫一行人,兜售鲜榨的甘蔗汁还有烤鸡等传统食物。

夏沫一行人一个个西装革履的,和当地裹头巾的部落居民之间就像分处在两个时空一般,泾渭分明。

普什图族人擅长精巧的手工活计,黑枪、宝石贸易在白沙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所以白沙瓦的街头有不少经营黑枪和宝石的店铺。

这是一个买枪比买菜还要方便的地方,很多武器店铺都是产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后面的小屋里,几个男人用钢锯、锉刀、台钳、钻床、铣床这类简单的工具加工枪胚,前面则是武器陈列架,上面一排一排摆放的全是各式的枪械,什么AK47、M16、AR系列、MP5系列等,甚至还有火箭筒和迫击炮,性能与正版相差无几,但价格却低得吓人。

这里有着密密麻麻的棚屋和地下室,组成了数以百计的造枪作坊,大批的工匠就在这种简陋的作坊里,用纯手工的方式每年手搓出数万支各式的枪械。

他们仅使用基本的工具和材料,就能精确地复制东、西方的各种经典枪械,虽然手工产品的一致性难以达到工厂组装的标准,但当地工匠精心制作的武器在性能上与原版可以说已经是非常接近了。远方时不时传来几声试枪的枪响,提醒着游客,这里可是有名的恐怖之都。

白沙瓦的枪支制造有着严密的生产体系,分工合作,形成了高度完善的产业链。从弹匣冲压件的生产,到护手、枪托的制造,再到弹药的研发和枪管、膛线的加工,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作坊进行负责,这就使得枪支的质量与产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白沙瓦能仿制科尔特、贝雷塔等西方品牌以及众多的知名枪械,主要产品包括手枪、左轮枪等。此外,当地人还开发出各种奇特的枪支,如 AR 和 AK 的结合体、装波波沙弹匣的司登冲锋枪等。

另外,这里除了实用枪械,还经常仿制和复刻经典的老枪作为收藏品,远销欧美地区,如莫辛纳甘步枪、 98K步枪等。

夏沫一行人和常见的游客一样,三三两两地分散开,在当地的武器店和宝石店里面到处闲逛。

夏沫和阿曼多蕾走进了一家“昆丹”宝石店,中年老板对他们爱搭不理的,任凭两人自己挑选了半天都没人上前介绍,最后阿曼多蕾选择了一支红宝石胸针,老板在胸针的包装盒里不动声色地塞进了一张揉皱的小纸条。

随后夏沫一行人又在其他店铺里逛了一圈,还买了两把手工的枪械当做纪念,然后分坐三台“突突”车,重新返回了白沙瓦的新城区,住进了当地的一家酒店。

根据刚拿到手的情报,这个训练营地距离白沙瓦城区二十八公里,营地现有受训人员四十二名,还有天竺教官一十六人,共计五十八人。

如果能一口气摧毁这个训练营地,将给予恐怖分子重大的打击。

巴铁方面为了配合夏沫的反恐怖行动,派出了他们的王牌SSG特种部队参与实战配合,夏沫出手大方,支援了对方多种高科技设备,包括了“穿墙雷达”和12.7mm的高精度狙击步枪。

穿墙雷达能够发射声波,穿透0.5米厚度以内的墙壁,在室内传播,碰到人体之后反射回来,从而提前发现室内的敌人,这样特战队员相当于开了个“透视挂”,能够通过屏幕提前确定室内目标的位置,在进入室内后便可以先发制人。

而12.7mm的高精度狙击步枪可以保证1500米距离上的精准狙击,有效地掩护自己,打击敌人。

夏沫这边不但出动了三架察打一体的大型无人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监视恐怖分子,对他们进行人脸识别,还出动了三个无人机作战小组和两个机器狼作战小组。

为了让部队尽可能地接近恐怖分子的训练营,夏沫这边出动了“猛士”战术型防弹机动车以及“山猫”全地形机动车。每一个特战队员还装备了单兵综合作战系统——“战颅”系统,能够在分队之间组成网络,互相交换战术数据和信息,共享战场态势,实现整体对敌。

整个白天,除了保证监视之外,巴铁和“天怒”都没有出动一兵一卒。

黄昏的时候,夏沫和手下的保镖们从南边出了白沙瓦,在外面偷摸绕了一个大圈,搭载过来接应他们的“山猫”车,偷偷地来到了北方的山麓附近,这里有一个多年前就已经废弃的村落,也是“天怒”提前布置好的反恐临时基地。

村里破败的房屋早就摇摇欲坠,仿佛一阵大风就能将它们彻底摧毁。土墙的墙皮早已斑驳陆离,墙体上的裂缝如同蜘蛛网一般密布,有些地方甚至早已坍塌,露出了里面空荡荡的房间。屋顶的瓦片也所剩无几,只剩下一些腐朽的木梁在勉力支撑着曾经的家园。一切都在时光的侵蚀下逐渐走向衰败。

为了安全起见,夏沫他们并没有进入那些危房,而是搭建了荒漠迷彩色的军用帐篷。

就着落日最后的余晖,夏沫打量着眼前荒凉的兴都库什山支脉。

山势连绵起伏,山间隐约的羊肠小道崎岖而陡峭。这些山脉犹如一条条沉睡的巨龙,横亘在大地之上,没有绿色的植被作为点缀,只有单调的土黄色蔓延至天际。

山间的土地贫瘠干裂,一道道裂痕如同大地张开的嘴巴,渴望着滋润却又始终得不到满足。山体大多裸露着黄褐色的岩石,岩石表面坑坑洼洼,全是风沙侵蚀留下的痕迹,像是一张张沧桑的脸,诉说着无尽的荒凉。那些嶙峋的岩壁历经了千百年的风蚀,褶皱里沉淀着孔雀蓝的阴影。

太阳下山后,SSG特种部队的士兵也赶到了村中集合,接下来要进山了,一切车辆都用不上,他们必须搭乘直升机进山。

配合夏沫的反恐特遣分队是从华夏的西部战区直接抽调的人马,套上“天怒”的马甲就过来了。分队配属了两架米171E运输直升机和两架直10武装直升机,保证了部队的高机动性。

与地面车辆相比,直升机速度更快,且不受起降场地的限制,是投送反恐特战分队的不二之选。

米171E直升机能够把一个排级特战分队迅速投送到目标附近。考虑到恐怖分子手里拥有不少的便携式的防空导弹,米171E直升机可能会受到来自地面的火力攻击,这就需要直10武装直升机随行,为米171E提供护航和火力支援。

直10武装直升机配备有先进的光电探测系统,能够在昼夜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探测地面目标,机载武器包括反坦克导弹、精确制导火箭、航炮等,可以反恐分队提供强大的火力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