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雨滂沱疾行军(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李瑁:请陛下殡天》最新章节。
值守的左金吾卫中郎将窦继伟连连否认,不要说劫持宫中“娘子”的亲戚,就算是劫持普通民众,也会立刻察觉,并出动弹压。
李瑁又叫来了监门校尉,因为他负责城门出入,一问之下,果然有了发现。
城门令报称看到杨家人是一天前从延兴门出长安,一路往东行。
他们似乎并没有打算遮掩行踪,既不分批,也不择时,而是在人最多的辰时大摇大摆地出了城门。
据守卫的兵士称,十几辆骡车上面运送着捆绑好的各式家当、细软,家仆、丫鬟都跟随在侧,另有七八乘马车,清一色的素篷,刻有暗花,看起来造价不菲,就这么浩浩荡荡地离开了。
监门卫知道这是宫里贵人的娘家亲戚,因此不敢阻拦,也不敢询问,便直接放行了。
边令诚一听,当即斜着眼睛看向李瑁,吊着嗓子道:“哟,这是打算短时间内不回长安了?”
他倒要看看李瑁怎么处理这棘手的场面。
要是弃车保帅,真治了杨家人的罪,改日杨玉环深得圣宠,告上一状,那时候才真是吃不了兜着走呢。
李瑁面色倒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他即刻去羽林军点了三百兵,当机立断下了追击的命令:“他们偕老带幼,跑不远,我们追上去!”。
一行人也从延兴门出发,连着跑了两个多个时辰,仍不见杨家人的踪影。
李瑁没有歇息的打算,而边令诚已被颠得骨头有点散架,正在想用什么理由提议休息一下时,天上开始下起了雨。
这场雨很快变成一场瓢泼大雨,密集的雨帘挟着狂风,吹得道路两旁的榆树枝叶摇晃,无数断枝残叶被席卷而起,劈头盖脸地朝这三百人的队伍扑打着。
不仅如此,连道路也变得泥泞起来。
从长安出去的这条路只有靠近城门的那几里铺了青石,后面全是黄泥原生态路面。
马蹄陷入泥泞之中,难以拔出,马儿也情绪烦躁,不断跃起嘶鸣,使得行进愈发艰难。
边令诚久居深宫,哪里吃过这种苦头,连忙扯着嗓子喊道:“大王,风雨太大,赶紧找个地方避一避,雨停了再赶路吧。”
李瑁正气凛然地道:“边中官说的是什么话,陛下忧心如焚,我恨不能插翅飞到杨家人旁边,全部押解回去。不要说风雨,就算是刀山剑林,也不能阻止我为陛下解忧的拳拳孝心。”
说完,他大吼一声:“全部人听令,丢掉不必要的东西,轻装全力驱驰,不追到人誓不罢休!”
边令诚想破口大骂,奈何李瑁说得滴水不漏。
他存了折磨李瑁的心,没想到反过来是李瑁先把自己折磨了一顿。
打着“解帝忧”的大旗,一行人就算满腹牢骚,也只能憋着,跟着李瑁艰难地进发。
这场大雨足足下了近一个时辰,李瑁的马是神驹,而且身形高大,气力强壮,因此除了速度慢点,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其他人则不同了,即便是边令诚,骑的是太仆寺精挑的上等良马,也需要不停地调整缰绳,挥动马鞭,才能压制马匹的异动,驱使马匹往正确的方向行进。
边令诚跟着高力士养尊处优,干过最繁重的事务也就是端茶倒水。
如今他那用来侍奉万方之主的宝贵双手,已经麻木没有知觉,缰绳在手心中勒出无数条红痕,有些地方想是磨破了,一直隐隐作痛。
不管怎么努力控制,马匹仍然东撞一下西撞一下,活像喝醉了酒似的。
边令诚在心中把李瑁的祖宗十八代除了圣人以外都问候了一遍,他决心,如果李瑁提议通宵赶路的话,他说什么也不走了。
幸好天公作美,只是局部有雨,后面的路段干燥平坦,马匹行动轻快起来,恢复了正常的速度。
边令诚掐着时辰,准备等天色一黑,就提议扎营休息。
但他的如意算盘到底还是落空了。
距离日头完全落下还差那么一点功夫的时候,他们已经追上了杨家人。
那是一支壮观的出行队伍,完全没有隐藏行踪,一点也不像逃难。
男人的呼喊声、女人的叫唤声、小孩子的哭声,交杂在一起,把这片原本僻静的树林搅得鸡飞狗跳,李瑁一行在三里外就听到了动静。
马车里的老爷太太公子小姐们都出来了,正团团坐着,围着树下的一团篝火,狼吞虎咽地吃着下人们准备好的粗陋晚餐。
从长安逃出来整整一天,他们这还是第一次进食。
远处倏地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惊动了这些主子们。
他们面面相觑,脸色大变,整个人僵在那里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