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风起(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最新章节。

建宁七年的北疆朔风,比往年似乎更添了几分肃杀与诡谲。

如今的大汉,可以说是处于了一个快速发展,一切向好的阶段。

而因为大汉的快速发展,周邦地区的格局,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草原西部的檀石槐,靠着向大汉派遣大量劳工,悄然的舔舐着当初的伤口。

草原中部的宇文部,也趁机兼并着周围的大小部落,不断的壮大着自身的势力。

草原东部,自从慕容恪死后,袁术就以慕容部女婿的身份,接掌了慕容部的大权,靠着大汉的暗中输送,不仅整合了整个草原东部的所有部落,而且还对高句丽发起了持续不断的掠夺和进犯。

去年一年的时间,袁术所率领的慕容部士兵,先后对高句丽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犯。

总计下来,共计攻陷了高句丽的七座城池,近十五万高句丽百姓被抓做奴隶,然后卖到了大汉。

靠着大汉的不断暗中输血,慕容部的人,可谓是越打越勇,规模越来越大。

就在今年年初,袁术再次纠集起了四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高句丽进发。

一路上攻城拔寨、势如破竹,不过半月的功夫,就推进了三百多里,兵锋直指高句丽的丸都,大有一举覆灭高句丽的意图。

高句丽上下,对此惊惧万分,高句丽的国王与一众贵族,也连忙派遣使者,以藩属国的身份,向大汉发出了求援的请求。

希望大汉能够派兵支援,以帮助高句丽挡住鲜卑慕容部的进攻。

……

辽东郡,襄平城深处,一座看似普通的商行后院,密室幽暗,唯有一盏孤灯摇曳。

贾诩裹着厚厚的狐裘,面色微微有些发白,唯有那双深陷的眼窝里,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光。

在他面前的长案上,铺满了来自高句丽各地的密报:粮仓蹊跷起火、水源莫名污染、前线将领暴毙、各部族首领间流言四起……

“贾都使,丸都传来急报。”

一个皮货商打扮、气息却如磐石般沉稳的锦衣卫百户悄无声息地跪在案前。

“高句丽王乙巴素昨夜惊厥昏迷,其国内太医束手,疑是“离魂症”复发。

其弟高优位居监国,然威望不足,朝中诸大臣各怀心思,已有暗流涌动。”

听着手下百户的禀报,贾诩枯瘦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半晌后,贾诩的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离魂症?呵……看来这王太医把握得倒是恰到好处,他这病,来得正是时候。”

那百户头埋得更低,不敢接话。

他知道,这所谓的“离魂症”,不过是贾诩指使早已被收买在高句丽王身边多年的太医,利用高句丽王本就有的隐疾,辅以特制的慢性毒药,精心炮制的结果。

其目的,就是在高句丽面临慕容鲜卑狂风暴雨般进攻的生死关头,抽掉他们最后的主心骨。

“袁公路那边的进展如何了?”贾诩突然问道。

“回都使,慕容部之兵,攻势甚锐,咱们的人,已经按计划,已成功策反高句丽南道重镇纥升骨城的守将,并于昨夜献城。

如今,慕容部的人马已破此门户,兵锋直指丸都。

不过高句丽王族与贵族尚在,其抵抗意志尤存,丸都城高池深,恐非旦夕可下。”

“抵抗意志?”

贾诩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冷笑,“那就让他们彻底绝望好了。”

说着,贾诩从案头抽出一份密令,递给百户,冷声道:“传令丸都暗桩。

第一,即刻散布流言,据说高优位居与慕容部早有勾结,准备弑兄篡位,引狼入室。

二、将乙巴素病重昏迷、高优位居监国不稳、以及我军即将出兵助高句丽抗敌的消息,泄露给丸都城内最死忠的王室贵族,尤其是那些手握私兵部曲的。

三、启用“死间”,在城内粮仓、武库制造几场动乱。记住,要大乱,要让他们从内里先烂掉,然后互相猜忌,自相残杀!!”

“诺!”

百户接过密令,只觉得那薄薄的纸片重逾千斤,寒意透骨。

几乎在贾诩毒计发动的同时,洛阳德阳殿内,气氛却是一派“凛然正气”。

刘宏身着冕服,高坐御座,眉宇间是帝国强盛带来的威仪与一丝对于藩属遇难的忧虑。

王潜立于阶下,神色肃穆。

“高句丽虽蕞尔小邦,然亦我大汉藩篱。今鲜卑慕容部恃强凌弱,无故兴兵,侵掠其土,屠戮其民,实乃悖逆天道,藐视汉威!”

刘宏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充满了“主持正义”的慷慨:“朕闻之,寝食难安!我大汉以仁德立国,岂能坐视藩属蒙难?”

王潜也适时出列,躬身奏道:“陛下圣心仁厚,泽被苍生!高句丽王乙巴素,向来恭顺。

今其国遭难,遣使泣血求援于洛阳,声声泣血,字字含冤!若我天朝上国袖手旁观,岂不令四夷寒心?令天下藩属齿冷?

臣请陛下速发王师,北上辽东,以雷霆之势,助高句丽驱逐慕容鲜卑,复其宗庙,安其黎庶,扬我大汉天威,昭示王道于宇内!”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掷地有声,殿内群臣,无论是否知晓内情,皆齐声附和:“陛下圣明,王师所言极是!!”

很快,诏令飞驰幽州:令镇守幽州的卢植,即刻整顿军备,以“助高句丽抵御外侮,维护藩属安宁”之名,率军出辽东,直扑高句丽!

卢植,这位以刚正、持重着称的名将,在蓟城接到诏书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

对于天子和王潜的意图,他自然深知其中的内幕,对于贾诩在辽东的布局与袁术的勾连的事情,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所谓的“救援”,不过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戏码罢了,朝廷真实的用意,其实早就放在了高句丽所占据的土地上。

如果是以前的话,高句丽那等苦寒之地,自然不会被放在眼里。

可随着煤炭的开始普及,加上从西域那边源源不断运来的棉花,使得人们拥有了极强的抗寒能力,如今的北疆苦寒之地,已经不再是那么的令人畏惧了。

尽管卢植为人刚正,但他既然身为汉臣,自然只能以大汉的利益为首要准则。

很快,卢植的命令便传了下去,组建许久的幽州军士,开始集结。

只不过,这支由卢植亲手操练多年的精锐之师,此刻却出现了几分慵懒,其开拔的速度,也透着一丝耐人寻味地“从容不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