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苏绣公司的发展(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都市隐修人》最新章节。
林真逸在电话里说,
“冰芳,我觉得这个山水图案,用新针法表现,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冰芳思考片刻后回答,“我也觉得可以试试,不过细节上我们再商量商量。”
他们常常为了一个设计细节,争辩很久。
比如一朵牡丹花的花瓣形状、颜色过渡,或者一幅山水画的构图布局、针法运用。
但在灵感迸发的瞬间,他们又会大笑。
那种心有灵犀的默契和对艺术的热爱,让他们的合作变得无比顺畅。
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朱晓露踏上了漫长的奔波之旅,走访了全国各地的丝线和绣布供应商。
她来到江南的丝绸之乡,走进一家家丝线作坊,看着工人们熟练地缫丝、染色。
她又来到北方的棉麻产地,考察绣布的生产过程。
在与供应商洽谈时,她凭借林真逸教导的商业经验,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仔细检验每一批样品。
从丝线的粗细均匀度、光泽度,到绣布的质地、颜色牢度,都严格把关。
她用手轻轻抚摸丝线,感受它的顺滑度。
她对着光线,查看绣布的纹理,检查是否有瑕疵。
经过多轮激烈的讨价还价,她终于与几家优质供应商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为公司的产品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半个月的辛勤筹备后,怡露苏绣公司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正式开业。
开业当天,现场热闹非凡,门口摆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各界人士纷纷慕名而来,有艺术界的知名人士,他们穿着得体的服装,戴着精致的眼镜,手中拿着邀请函。
有商业合作伙伴,他们西装革履,提着公文包,眼神中透露出对合作的期待。
还有媒体记者,他们扛着摄像机、拿着录音笔,准备第一时间报道这一盛事。
更有众多苏绣爱好者,他们早早地来到现场,排起了长队,只为一睹苏绣的风采。
展厅里,一幅幅精美的苏绣作品,错落有致地陈列着,独特的针法让绣品栩栩如生。
新颖的图案,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之美,既有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又有现代时尚的设计元素,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不少客户,当场就被这些作品的魅力所折服,毫不犹豫地下了订单,这让团队成员们备受鼓舞。
从这天起,怡露苏绣之路,正式开展。
但是,创业的道路,绝非一帆风顺。
在公司运营初期,各种困难如汹涌的潮水般涌来。
线上销售平台竞争激烈,无数商家在有限的流量池中,争夺客户。
怡露苏绣公司的订单量,增长缓慢,每一次的推广,投入似乎都石沉大海,收效甚微。
张怡看着电脑屏幕上那寥寥无几的订单数据,心中充满了焦虑。
张怡把大家召集起来,着急地说,
“现在线上订单太少了,大家赶紧想想办法。”
线下实体店虽然装修精美,采用了大量的木质元素和柔和的灯光,营造出温馨而典雅的氛围。
但客流量,却不尽如人意,高昂的租金和运营成本让团队压力倍增。
朱晓露每天看着空荡荡的店铺,心中十分担忧公司的财务状况。
一些客户对产品的价格提出了质疑,认为与市场上,其他刺绣产品相比,怡露苏绣的价格偏高,影响了他们的购买意愿。
王冰芳听到客户的反馈后,心中有些失落,但她也明白,这是公司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整个团队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强烈的斗志。
张怡迅速组织团队开会,会议室里气氛紧张而热烈。
她在白板上,写下各种数据和问题,带领大家深入分析市场数据。
经过数小时的激烈讨论,他们调整了销售策略。
张怡加大了线上推广的力度,精心挑选了一些在时尚、艺术领域颇具影响力的知名博主,为他们定制专属的苏绣推广方案。
她与博主们沟通合作细节,为他们提供精美的苏绣作品和详细的文案。
博主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与苏绣的故事,展示怡露苏绣的精美作品,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和购买。
同时,她还策划了一系列线下活动。
苏绣体验课上,爱好者们在绣工的指导下,亲身体验苏绣的魅力,感受针线穿梭间的艺术韵味。
他们专注的神情,和兴奋的笑容,让团队成员们看到了希望。
艺术展览中,精美的苏绣作品,与现代艺术装置相互映衬,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和潜在客户前来参观,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朱晓露带领团队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价。
她深入研究成本结构,从原材料采购成本、生产成本、运营成本,到销售成本,每一项都仔细核算。
她与供应商协商降低采购成本,通过增加采购量、长期合作等方式,争取到更优惠的价格。
她优化生产流程,以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
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推出了一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系列。
她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凭借出色的谈判技巧,和真诚的合作态度,与一些高端商场、礼品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高端商场设立专柜,她精心布置展示区域,采用精美的展柜、柔和的灯光,让苏绣作品,在奢华的环境中彰显独特魅力。
她与礼品公司合作,为企业定制专属的苏绣礼品,将苏绣文化融入商务往来之中,为企业打造独一无二的文化名片。
王冰芳和其他绣工们,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幅绣品。
她们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精益求精,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心血,力求将每一幅绣品,都打造成无可挑剔的艺术品。
她们每天早早地来到工作室,一直工作到深夜,中间只休息短暂的时间。
她们还认真倾听客户的反馈,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建议,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创新,推出了定制化服务。
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图案、颜色和绣法。
绣工们则用精湛的技艺,将客户的创意变为现实,满足了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有一次,一位客户对王冰芳说:
“我想要一幅把我和我爱人名字的首字母,融入到花朵图案里的苏绣,作为我们结婚纪念日的礼物。”
王冰芳微笑着回应:“没问题,我们一定尽力把您的这份心意,完美呈现出来。”
有的客户想要一幅以自己宠物为图案的苏绣作品。
绣工们便仔细观察,宠物的神态和特征,用细腻的针法,将其栩栩如生地,绣在绣布上,客户收到作品后,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司逐渐走上了正轨。
订单量越来越多。
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订单,纷至沓来,每天办公室里,都能听到快递员取件的声音。
张怡兴奋地在办公室里说,
“又有一大批海外订单来了!咱们的努力总算没白费。”
朱晓露激动地回应:“太棒了,这都是大家一起奋斗的结果。”
产品的口碑也越来越好,客户们对怡露苏绣的精湛技艺和独特设计赞不绝口。
怡露苏绣公司的名字,在苏绣行业中越来越响亮,成为了传承和创新苏绣的一面旗帜。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公司学习苏绣技艺,他们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为公司注入了新的血液。
一位年轻的学徒,满怀憧憬地对王冰芳说:
“王老师,我特别喜欢苏绣,希望能在这儿学到真正的本事,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王冰芳欣慰地说,“好啊,只要你肯用心学,这苏绣的魅力,一定会让你着迷。”
回首创业的历程,林真逸和三女感慨万千。
他们熬过了无数个日夜,经历了无数次挫折与失败,但始终怀揣着对苏绣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用汗水和智慧诠释了梦想的力量。
他们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让更多的人喜爱上了苏绣这门传统艺术。
林真逸看着大家,感慨地说,
“从最初的艰难筹备到现在,咱们一起经历了太多,真的不容易。”
张怡接过话,“我们坚持下来了,未来肯定会更好。”
朱晓露点头赞同,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