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假货永远都是假货(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最新章节。

“占地面积差不多有两亩地吧!”

老者也没隐瞒,笑着回了一句。

“两亩地?那可不小!要是东西装满,那不得几万件以上?”

听到两亩地的规模,摊主有些诧异。

这么大的面积,开民俗馆确实不小。

看来这老者也是有实力的人。

民俗类物品虽然普遍不值钱,但数量多了依然需要一定的投入。

另外整个展馆也不可能都是普通的货色,怎么的都需要一些精品,甚至是价值特别大的镇馆之宝。

如果没有特色,就算开个这样的民俗馆,估计过去参观的人也不会多。

“我这还不算啥,大的有五六亩地、十多亩地甚至更大的!”

老者笑了笑。

“你太谦虚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顾客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不到5分钟,就又来了3个人,还带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还好这处位置靠近边上,不然哪怕有三轮车也进不去。

把东西都转移到车子上面去了之后,老者就扫码付了钱。

摊主跟他留了电话,对方就离开逛向了其它摊位。

其实跟那位老者想开民俗文化馆类似,这些年想开或者已经开了各种各样文化馆、收藏馆的人有不少,比如说:

以军用品收藏品为主的军品收藏馆,以收藏各类纪念章、徽章、像章为主的纪念馆,以收藏各类收音机、唱机、摄影器械、电话机等为主的电子产品收藏文化馆等。

这些展馆,常顺去看过的已经有不少,都很有特色,每次去看,他都有不同的收获。

那位老者离开后,他也离开了这处地摊。

接下来连着的几处摊位,售卖的都是工艺品。

所谓的工艺品,有仿古制品、乳化玻璃。

仿古制品主要是瓷器以及铜器。

其中瓷器不乏各个时期的官窑、“元青花”、民窑精品。

铜器有“青铜制品”、佛像、香炉、稀有古钱币等。

一些高档的“青铜器”,就像萝卜白菜一样随意的放在地摊上。

他们是“商周”时期的样式,但实为“上周”(现代)的仿制品。

那些官窑瓷器、元青花,但凡有一样是真的,你觉得摊主会像垃圾一样丢在地摊上吗?

任何一件那样的真品,任谁拥有不会像“重宝”一样好好的供起来?以希望找个机会卖出一个好价钱。

哪怕只是残件,只要是真的,都不会随便的摆摊放在地面上。

所以在买一件东西之前,通过现象,其实本质已经看出来了。

那些动不动说在地摊上捡漏官窑瓷器、元青花瓷器的人,不知道他是怎样的心理。

除了自欺欺人、自以为是,他还真想不出来其它的理由。

乳化玻璃,依然是十几二十年前的样式,以各类玉器、翡翠制品为主。

时代发展了,但这些东西,看上去变化不大。

或许还是那个年代的技艺、产量过剩。

这几处地摊上的工艺品,不论是仿古制品还是乳化玻璃,在十几二十年前,生意都很好。

但随着人们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多,认知的深入,曾经的套路对大多数人已经失去了作用。

假货永远都是假货,所以挨着的几处摊位,基本上没啥人驻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