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包知州题名齐山,桂押司助剿豪恶(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北宋包公演义》最新章节。
话说包拯领同池州官吏几经周折,终将一桩利财谋命,丢尸于江中之悬案查明真相,逮捕二行船凶恶绳之以法。此后,渐渐天气清凉,已至是年孟秋下旬初,正好天高气爽,使人心旷神怡。
于昨晌午,有九华山延华观雪涧道人,原本与公孙策无所交识,却书贴差执役冒昧来请。故而,公孙策携艾虎欣然起行,已前往九华山延华观拜会。且今上午,适值闲暇无事,包拯应通判吴瑛,录事参军王介,孔目齐照邻诚挚之邀,又随从包兴等一行多人出城东南“九华门”,到南郊四五里,群峰并立,玲珑秀美之齐山游览。
当车马到达齐山阴麓,放眼入秋山色,的确涧峡幽邃、林壑绮丽。一行人沿着崎岖山路缓步而上,不觉间,登至寄隐岩,小憩畅叙,就山中景致是众说纷纭。忽而,因王介有所感触的道:
“此山即使怪石奇特,岩洞纷繁,聿山不高,与谁‘齐’欤?”
见言,得现年四旬三四岁,当地人氏齐照邻答道:“一说此山十余座山峦,高低几乎齐整,故得其名;另一说乃唐贞元年间,瀛州高阳齐映,任池州刺史时,常来游此秀美玲珑之无名小山,因齐刺吏有惠政于池,后人仰其功德,便以其姓而命山名。”
对此,不但在旁随从包兴等洗耳恭听,吴瑛、王介闻后,皆点一点头,更使包拯“嗯”声颔首道:“或许齐刺史一说甚是相宜。”
既而,吴瑛转身面向包拯,言道:“难得今日雅致,大人何不为齐山题名,以正其号。”
包拯怡然,即命人取以笔墨,提笔书下遒劲刚健、凝重饱满之“齐山”二隶字。后由乡士出资勒石于寄隐岩上,可谓地方一段佳话。
之后,经沿途怪石嶙峋、岩洞奇绝之幽境,一行人登上西巅“翠微亭”。有驻足瞻览前唐诗家,会昌年间池州刺史,京兆万年人杜牧,字牧之,所赋一首《九日齐山登高》曰: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又细细欣赏前任池州知州,兴国军永兴人吴中复,字仲庶,所题一首《齐山图》曰:
“当时齐映为州日,从此山因姓得名。
“却自牧之赋诗后,每逢秋至菊含情。
“行寻古洞诸峰峭,坐看寒溪数曲清。
“梦到亦须尘虑息,那堪图画入神京。”
——由此看来,就山名来历,前政吴知州却也见解一致矣。
大约于下午日晡,包拯、吴瑛、王介等一行取道下山,经凤刹岧峣之“齐山寺”,打算入寺一览。不料至寺门首,见两身着绫罗,插金带银,已年过六旬之夫妇,面对一怀抱襁褓,同样遍身绫罗,但明显有些敝旧;花容憔悴,年方二十出头的女子,皆悲不至胜。另外,相围数丫鬟、仆从,亦哽哽咽咽,莫不垂涕。
包拯视此,上前言道:“本官池州知州包拯,同行乃州府官吏。汝一家人有受何祸难,缘何在此哭泣?”
闻言,怀抱襁褓之女子,二年老夫妇,又数丫鬟、仆从相继跪于包拯等面前。于是,年轻女子泣诉道:
“贱妾江玉梅,控告灵田村恶霸陈伫,掠夺财宝,杀夫谋妻,乞老爷做主。”
然包拯见此非说话、理事之所,忙与同吴瑛、王介等吩咐众人起身,当即带其一家人回返州府。不久,方抵州府门外,遇公孙策、艾虎,亦携一个年纪二十五六岁,看着容貌清秀,却愁眉不展之青年而至。那青年一见江玉梅与二年老夫妇,立刻滚下鞍马,互相忍不住又泪眼盈盈,相拥而泣。
待包拯命齐孔目、艾少侠等,将其一家人领入州府后堂,才稳住情绪,自道及姓名。得知老者姓金名彦龙,饶州浮梁县人,妻周氏,青年乃夫妇之子,名唤金本荣,江玉梅为其子妇。遂招呼金彦龙夫妇落了坐,向金本荣、江玉梅诸人问明事情原委。就陈伫不仁不义,倚财仗势,所为人神共愤之恶行,不只金彦龙夫妇懊恼怨恨,数丫鬟、仆从一旁暗自伤叹,更使在场官吏怒气填胸。
原来,金家乃浮梁县巨富,多年来,金彦龙与妻周氏仅养育子金本荣,前岁秋娶妻江玉梅,姿容姣好、温良贤淑。不想因去冬以来,金本荣自觉诸事不顺。今新春过后,忽一日,在街市上请方士算命,道有一百日血光之灾,除非是出路躲避方可免得。听方士意见,金本荣自思有契兄袁士扶在宣州宣城经营,不若到他那里躲灾避难,顺便到彼处经营。遂回家拜见父母,说知其故。金彦龙闻言,想了想道:
“既如此,现有玉连环一双,珍珠百颗,把与孩儿拿去哥哥家货卖,值价一十万贯。”
金本荣听得父言,即便领诺。正言语间,旁边走出子妇江玉梅,向前禀道:
“公婆在上,丈夫在家终日只是饮酒,若带着许多金宝前去,诚恐路途有失,怎生放心让他自去?妾想如今太平时节,可否与丈夫同去。”
见子妇之言,金彦龙回道:“予亦虑他好酒误事,若得媳妇同去最好。——今日是个吉日,便可收拾起程。”
随后,命家人取珍珠、玉连环付与金本荣,又叮嘱他过得百日,就当回家,不可远游在外,使父母挂心。金本荣应诺,与妻江玉梅辞别父母,携小厮金良、丫鬟彩鹬同行。一路上并不着急,经数日行程,踏入池州地境。至晚,寻入酒家,略略杯酌。正饮之间,只见一个年长道人走进店来,面对金本荣夫妻道:
“贫道来此抄化一斋。”
金本荣平生敬奉玄帝,一心好道,便道:“先生请坐同饮。”
不时,道长聚精会神,将金本荣注视一回,意味深长的摇一摇头,言道:“贫道久得真人传授,吉凶靡所不知,今观汝夫妻二人气色,日下必有大灾,切宜谨慎。”
金本荣听言怵然,忙鞠躬道:“某等凡人,有眼无珠,不知趋避之方;况兼家有父母在堂,先生既知吉凶,望乞怜而救之。”
道长顿了顿,遂道:“贫道虽无全能,岂忍坐视不救。汝今携宝物远行,可当牢匿在身,小心在意。如果有难,可奔本州青阳县,至九华山延华观寻访雪涧师父。”
道长言毕,持拂起身打个躬,潇洒而别。然金本荣夫妻夜宿晓行,乘车在路不疾不徐,又过三四日,至池州城南,再度天晚。金本荣寻思地方富户陈伫,因经营交际,昔年结为忘年之契,何不趁此访谒,借宿一宵自是常情。乃谓妻江玉梅道:
“此地灵田村人陈伫,旧日其到浮梁采办瓷器,结交相熟。吾曾多有恩于他,今既到此,不妨去拜访一番。”
江玉梅应从,便与丈夫询问得乡民路径,直到陈家庄院门首,先托人相报。陈伫闻知,即忙出迎,请金本荣夫妻入庄。相见已毕,茶罢,陈伫探问来由。金本荣就因算命躲灾之事,承父将珍珠、玉连环往宣城经商,途经贵地特来拜会伫兄之情,如实以告。陈伫听之,细观金本荣之妻生得仙姿佚貌,不能自已。遂心下生计,假意殷勤道:
“贤弟亦难得远行,今既已到此,况又是弟媳同行,不如多住几日,使愚兄略尽地主之谊。”
说着便叫家中置酒款待,又差家奴司力去唤奴婢嫎婑来奉侍。司力领诺去了,移时嫎婑就来相见,请江玉梅到内屋,由陈伫妻史氏接待已毕,当晚,收拾一间房子与他夫妻安歇。
过不二日,陈伫惦记财色起心,暗地密唤司力诓哄道:“我见尔平素勤恳实诚,今有要事托付于尔。那金本荣乃浮梁县无赖,往年曾讹我本钱。他如今来到庄上,身边有珍珠百颗,玉连环一对。尔替我报仇,可引他往去无人处杀死,将珠玉之物并头上头巾取来为证,我当养尔一世,决不虚言。”
司力见说,喜不自胜,主仆密议已定。次日,陈伫见面金本荣,言道:
“贤弟在庄内岂不无聊,周遭好多山水美景,我遣家奴司力引路,贤弟可去庄外到处看看。”
金本荣不知是计,应声道:“既如此,有劳伫兄安排,小弟正好出庄走走。”
于是,陈伫唤司力前来,且陪同着一道步出庄院,还不忘叮嘱司力好生伺候着。当金本荣随司力向东行止半晌,走到无人烟之处,司力腰间拔出利刀,忽地瞋目相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