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大赵起风云(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楚兵》最新章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赵元始五年,
上元节的喜庆,似乎还没有从大雪覆盖的军营离去。
可陇西赵人的进攻风暴,已经卷过了赤水河,出现在了陇望山的西边。
西北是苦寒之地,
正月二十出头,恶劣的环境成了赵人兵卒最大的障碍。
裹挟着冰砾的风雪,抽打在朱红甲胄上,‘噼里’作响。
冻伤冷病,成了一支支赵人兵马,挥之不去的阴影。
可当赵军大纛的进攻军令抵达时,十几万关中赵人,爆发了惊天战力。
“嗡-嗡-嗡……”
“咚-咚-咚……”
号角响彻天穹,威压陇西。
战鼓如闷雷,震的地动山摇。
在经历几个月的围剿与渐渐蚕食后,
赵国陇西大军,对楚军重要战略据点街亭,展开了全面出击。
十几万赵军,旗帜遮天蔽日,
朱红甲胄的兵马,就像一道道流动的火山熔岩,沿着山川古道向上方推进。
雷石滚木轰鸣而下,惊起无数木屑、泥石,
宛如乌云一般的羽箭,‘嗖嗖’声不停,在赵军攻山部队的大盾上摩出火星。
楚赵大战,连绵十几里,都是铁甲撞击声、兵器碰撞声、呐喊声、哀嚎声,
这惊天动地的轰鸣巨响,让西北土山的岩羊群、狼群等,望风而逃,
朱红战旗猎猎,肃杀之威漫天,
太子李信一声令下,赵人打破了陇望大山的寂静。
街亭!
它的地形,是标准的两山夹一谷。
欲要拿下此地,必须先行拔掉两侧山脊的烽燧,
否则,楚人的雷石滚木顺山坡而下,赵人就算千军万马也站不住。
此刻,关中大将军的先锋骑兵,
马蹄踏雪飞溅,强弓劲弩,马槊锋寒,簇拥着赵人的帅旗,从陇望山缓缓进入谷地。
枯黄的草甸,凝着冰晶,被赵人的马蹄踩成泥浆。
头盔贴脸,长带随风,一身盘蛟玄甲的李信,目光炯炯的扫过两侧大山。
不得不说,这批定襄郡兵训练出来的攻山部队,确实有两把刷子。
他们打的很有耐心,也很狡猾。
大盾如墙,五百人一个方阵,缓缓从四面包围烽燧。
此刻,不少赵人已经攻上了山脊,他们如同蚂蚁一般,攀附而上。
为了赵人的胜利,也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楚军的羽箭、雷石,渐渐势微,被赵兵的海洋淹没。
“辽东的攻山兵这么厉害?这就算本将换成余望山,估摸着也不行啊。哈哈哈哈。”
李信策马而走,望着两侧山坡,笑着发出感慨。
后方李勇、李卒等人虽然没有接话,
但那无奈的表情,已经算是回应了太子殿下。
朱雀军、玄武军,至今还在鄙夷龙骧、白狼捡软柿子,唯一厉害点的余建山,就搞不定了。
灭国高句丽、平河北梁军的难度,一直都比西线战场的强度要高。
关中主帅李信的大纛,无疑是赵军猛攻的强烈信号。
李信所过之处,赵军各路将领,无不是拼上老命,爆发了更狂暴的攻击。
街亭之战,打到这里,
楚军已经是输定了。
但,这陇西战略要地,不是一天进攻而拿下的,
而是赵国陇西大军,足足几个月的努力,才换来了这次总攻。
楚国不少烽燧,在远处山脊依旧燃起烽火,
李信看来,那就像垂死挣扎的最后徒劳,微弱不堪。
他目之所及,前方是望不到头的行军纵队,大盾手在前,步兵扛着云梯,弓手斜挎箭囊,
辎重攻城车的木轮,‘嘎叽嘎叽’碾过古老的雍州黄土地。
山风吹起了赵人的旗帜,也吹起了李信华贵的大裘。
这不是寻常的征伐,这是亮剑。
这是沉寂了两年的大赵帝国,要将武川人的旗帜,插满天下的开始!
街亭只是第一步,汉中、蜀中、中原、江南,
只需几年时间,李信有把握全部拿下。
街亭城头,出现了一阵骚动。
余家大将余望山,出现在了坚城之上,
他对着山呼海啸而来的赵军,拔出长剑,鼓舞士气,
看样子是要准备与街亭共存亡了。
“这街亭在两川之间,控制要道,南面还有一座小山,孤真不明白,当年马谡为何会丢了?”
直到亲临街亭城,李信才明白,北伐时期诸葛武侯眼光何等锐利。
“可能兵力不够吧。他哪有楚军余望山五万人马?”李勇思索后,替马谡找了点像样的借口。
“哼哼,前人之事已不得而知。”李信挥鞭,环扫街亭四周大山后,目光如炬道,
“如果是本将军守此地,兵马不够就一心守城,难道当年张合大军,还敢不拿下街亭,绕过去打仗?”
“那样先不说曹魏打不打的过诸葛武侯。马谡断粮道、小部队骚扰,就能让曹魏损失惨重,甚至全局崩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楚军在街亭的北面,修了一座卫城。
它嵌在两座雪峰之间的垭口,石墙与山岩浑然一体,上方弓弩林立,赵军攻打的极为艰难。
也许,此地算是十几里战场,楚人唯一的优势据点了。
可孤城难挡大军,也难挡大势。
赵人进攻街亭的兵马,足足有接近二十万。
除了关中东线的十几万人,还有十六营赵武生的金城兵马,也在西线配合。
两面夹击,雷霆之兵,足以扫掉街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