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幽州大雨(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楚兵》最新章节。

乌云,沉甸甸的地压在宫阙之上。

狂风在宫殿的飞檐斗拱间,呼啸穿梭,发出‘呼呼’的嘶鸣。

太极宫,

驰海水榭。

赵帝周云与王勃、杨炯,正在商议黄河救灾后续的事。

皇帝承天下之重,

武德殿里,一举一动,都关乎数万人的生死。

魏州、博州等地,几百万农夫错过了春耕,

后续都是麻烦事,一个弄不好,不是来瘟疫,就是来张角。

淤泥,将成为农户后续最大的困难。

大水过后,泥巴会板结成坚块,并混杂着树枝、石块等杂物,开垦起来异常费力。

在低洼地区,冰汛与内涝相伴。

排水不畅,地下水水位上升,会导致严重的盐碱化问题,耕地会变得很差。

在所有田地等级里,淤泥田就比荒地好点,跟旱田比都不行。

它要经过农户很长时间的改良才能使用。

大风卷起尘土与落叶,

远方天空电闪雷鸣,似乎暗流涌动。

赵国皇宫,

红墙金瓦下。

有一个小黄门,带着几名黑衣官吏,面色焦急,匆匆忙忙的往太极宫方向跑。

太极宫前,城墙巍峨,

旗帜连绵,雄兵如林。

暴雨来袭前,大地有些沉闷,

几个小人物汗流浃背,验明正身后,就径直往皇帝议政的水榭去了。

“啪啪啪!!”

雨,终于来了。

不是淅淅沥沥,而是决堤般的瓢泼。

天地辽阔!

大雨打在驰海上,打在园林里,

打在屋顶金瓦的沟槽里,汇成急促喧嚣的瀑流,从屋檐奔泻而下。

豆大的雨点狂暴地砸向汉白玉地板上,几个浑身湿透的官吏,一身落汤鸡,

颤颤巍巍的跪伏在了皇帝身后。

“混账!这个小畜生。真是混账东西。”

太极宫水榭,

天地灰暗,瓢泼大雨间,

赵帝周云一把将手中的奏书摔在地上,

他想要怒吼咆哮,但最终无话可说,只是一掌打碎了面前的檀木桌台。

水榭里,

王勃、杨炯互视一眼,两人有些诧异。

皇帝周云很少如此愤怒,难道是出大事了?

想到这些,王勃见奏书就在自己脚下,

他一向不怕死,顺手捡了起来,摊开观看黄纸上的赵字。

‘陇西楚军,兵出子午谷,汉长安城付之一炬,百姓死伤以十万计。’

‘龙骧军刘忠武,率领三千郡兵,守卫赵长安城,请求皇帝调北疆兵马支援……’

兵出子午谷!?

天地一片昏暗,树木在风雨中剧烈摇晃。

王勃在仔细观看奏折后,思索片刻,

他衣袍乱舞的起身,对着皇帝周云行礼道,

“臣认为太子应对的没错,楚军袭击长安的不过是偏师,杀人放火一通就会离去。”

“而赵军主力已经入山,不可能轻易退出。要是能拿下汉中,从此陇关之地,攻守易型!绝对是正确的。”

李信的做法从军事上看,当然对。

可赵帝周云愤怒的不是这些,而是他根本没有一颗仁义之心。

大孝子的兵家实力,周云太清楚了。

放眼天下,他是跟刘仁基、陆长生坐一桌的。

他怎么可能猜不到,余建山兵出子午谷呢?

他在一切都知晓的情况下,用长安地区几十万百姓的生计,来换他的一个丰功伟绩。

幽州帝都,

皇城水榭。

广阔的太液池上,波涛汹涌,

雨幕在驰海狂啸,惊起水珠四溅,天地之间都是雨滴的声音。

皇帝身后,

王勃还好,毕竟他一直参与了皇帝的核心计划。

知道赵帝周云跟右相李宣,一直在干什么事。

杨炯就不敢苟同了,他从法家的角度看,太子所作所为,毫无问题。

“启禀陛下,臣杨炯认为,没有发生的事,并不能定性。太子知不知晓,也不该成为罪责。”

“反而是陇西若能胜,从此河湟谷地与渭水平原连通,大赵国关中数百万人徭役大减。”

“区区几万人的性命,换取关中长久的胜利,臣认为合理。”

风,很大。

皇宫里,不少树枝被吹得支离破碎。

雨,也未有停歇之意。

整个幽州,都透着一股冰冷的寒意。

太极宫水榭,

赵帝周云仰望着天穹的风云激荡,默默地叹息了一声,

“知朕者,谓朕心忧!不知朕者,谓朕何求!”

李信之事,能治罪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其一,是罪名不能。大胜而罪,不合法理。

其二,是大势不能。

周云知道,他若是用任何莫名其妙的行为,打压李信,

那大赵国太子一族的敌对势力,就会蜂拥而上,大造声势。

青山族人与武川族人之间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

皇帝陛下,看似掌控一切。

实则,又怎么可能掌控所有呢。

虽然他可以随时废了大孝子,

但之后,赵国满朝功勋贵族的形势,谁又能压住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行了,起圣旨,命令北疆抽调一万郡兵支援关中。让李克、李达南也去,他们草原兵马,打仗忠心。”

“继续商讨救灾的事。”太极宫水榭,说到救灾,周云忍不住自嘲了两声,

“关中灾民也一并商议吧,此两事大赵国一并办了。”

风在呼啸,

雨在肆虐。

整座大赵皇城,仿佛都在雷声中颤抖。

王勃与杨炯互视一眼,皆是为太子担忧。

陇西之战,惩罚虽然没有。

但他们已经从皇帝的脸色中,看出了深深的失望。

失去帝心。

这对太子来说,也许是最大的失策呢!

“目前清河郡、信都郡,刘谋跟刘黑豹都做得很好,四郡也基本稳定了。后续建设只要官家牵头,百姓还是很配合的。”

“就是有一个问题,梁国那边,不少活不下去人在北渡。人数可能还不少,杨延将军不知如何处理,希望幽州皇宫给出对策。”

“上天有好生之德,一并安置。”赵帝周云情绪很差,但处理政事依旧很快。

太极宫水榭。

就在皇帝跟几个重臣,即将讨论关中灾情时,

卓立倾国的高佳人,领着一群宫娥,罗裳带着湿意,出现在了皇帝身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