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一家三口的搬迁之旅,新的龙汉城市(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八百无限战魂助我!》最新章节。

随着鬼子潜艇的不甘心,这艘游轮有惊无险地度过了海上的风浪。

其实商船都要组队,由军舰统一护航。

然而游轮的船主认为自己是游轮,速度快——能够飙到34节。

一般来说,二战之中,为节省燃料,征用的邮轮通常以20-25 节巡航。

即便如此,仍远高于潜艇水面最大速(17-19 节),因此多单独航行,不编入护航队列。

进入护航队列,反而容易被潜艇盯上,又因为要迁就航行缓慢的货船,就容易成为活靶子。

再加上鬼子没有空中力量,所以只要游轮高速航行,一般不会被潜艇伏击到。

像刚刚那次惊险的擦肩而过,实在是他们运气不好。

在经过漫长的一个来月航程后,他们终于来到了龙汉最大的都市,户城。

刚刚来到码头之后,站在高高的甲板上,许多人看向眼前的城市。

他们顿时被这里震惊了。

“我们是不是绕了一个圈子,又去了西海岸?”一个小姑娘问向自己的父亲。

只见这里码头上到处都是一艘艘大型轮船。

一处处龙门吊,将一个个集装箱装上轮船。

对集装箱这种虽然只是一个设计理念,但却非常重要的海运工具,齐辉自然是直接让人制作了出来。

这就是典型的没有任何技术难度,但能想出来才是最可贵的。

在压榨体系中,是没人去想这事的。

只有在宽松竞争的体系中,人们为了追求效率和运输成本的控制,才会想到集装箱。

这其实就是编程中的封装,将乱七八糟的东西封装到一个箱子里,如此一来,就能充分利用船上空间,而且还能保证安全。

此时此刻,空气里传来一阵阵烟火气,但是并不浓重,更多是白色的水蒸气。

一眼看去,到处都是白烟。

但这和那些工厂的黑烟不同,更多是附近的轮船排放的蒸汽。

关于户城的环境问题,齐辉早就开始处置了。

他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工业污染是一个大问题,直接影响很多人的生命健康。

现在户城周边的工厂主要以低污染为主,那些钢铁厂也有了基本的治理措施。

所以说他们闻到的并不是多么刺激性的气味。

此时此刻。

麦国许多工业城市还是处于重污染之中,压根没有这个意识。

而这一点,要到六七十年代之后,才会开始治理。

现在齐辉已经提前考虑到这个问题了。

当然齐辉并不会因为这而感到什么自豪。

因为麦国人能够治理污染,而不是为了利润放任污染,就说明了内部有正常的纠错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比之下,龙汉的诸多封建王朝,从来没有一次真正纠错成功过。

每一次纠错,都会引入更大的错误。

最成功的张居正变法,一条鞭法,采用白银为纳税货币,也导致了北方的负担极大加重,因为北方没有旺盛的海外贸易,缺少白银。

结果就是北方日益负担过重,终于灭亡了明朝。

王安石的变法更加不用说了,一条条看起来好,结果执行起来糟糕无比,最后同样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而麦国人的纠错,虽然拉垮,效率低,但却能执行起来,并且得到不太差的结果。

而不是依靠穿越者的先见,这一点就很厉害了。

齐辉不是那些穿越者,动辄就鄙视麦国嘤国人,动辄以为对方的技术来自什么永乐大典……

他知道这两个地方的真正强大之处。

那就是能够自我纠正。

而这一点,也是齐辉要灌注给龙汉人的。

必须让龙汉人拥有相关的方法。

当然具体如何做,齐辉自有一套办法,不会明面说出来,只要做就是了。

这时,甲板上的一个小姑娘惊奇道:

“奇怪,爸爸,这里的空气似乎很清新,难道这里不是工业城市吗?”

“我们在老家的时候,那里的空气就很糟糕,工厂太多了。”

“嗯,可能是有一些特别的吧,这里似乎是个商人聚集的大都市。”工程师父亲也有点疑惑。

他在船上看到了远处岸边的工厂。按说这样工厂众多的地方,气味一定不好。

“让我们看看再说吧。”

很快,他们就看到了一排排的出租小汽车,正在码头那里开着引擎,等着乘客上车。

“啊,他们这里,竟然有这么多新车?”

“我还以为一辆轿车都看不到,还以为坐的是马车呢?”

小姑娘振奋道。

原本她担心自己去的是一贫困落后的蛮荒之地,就像以前奶奶说的,奶奶的祖上,嘤国人打来的时候,大家都跑到乡下去逃难。

乡下除去玉米,黑奴,棉花,还有糟糕的牛羊粪外,什么也没有。

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电影院,没有酒吧,没有舞厅,没有报纸,没有小说,甚至邮局都要跑很远才能到。

那乡下完全就是几个大牧场组成的小村子,距离镇子都有数十英里远。

要骑着马匹跑上几个小时才能到。

也只有这样偏僻的地方,嘤国人的皲队才不会刻意经过。

在船上时,小姑娘想象中的龙汉逃难之地,就是奶奶所说的祖辈情形。

“户城其实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城市,它的发达,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哦,原来是这样啊。”

小姑娘顿时觉得,迁徙到这里,也不是一件太糟糕的事。

至少这里听不到炮弹爆炸声。

而其他人,看到这里之后,他们同样是非常震撼。

因为仅仅十来年前,龙汉的城市还是何等的破败。

他们中有人来到龙汉当洋行的职员,在那时,户城这里到处都是衣不蔽体的乞丐,还有流民,聚集在街头。

民众很少能吃到大米。

而现在,他们举目看去,码头之上,到处都是餐馆小吃店,还有流动摊位。

只从上面密密麻麻的食品,油炸,甜食……就知道食物在这个城市里是不缺少的。

不然的话,这些小吃是不会公然出现的。

一个闹饥荒的地方,是不可能有这些食品铺子的,一出现就会被人抢了。

“这才过去多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