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龙汉的经济,鬼子的倒霉(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八百无限战魂助我!》最新章节。

“在硫磺岛,他们倾泻几个月的炮火和炸弹,现在那里还有几万帝国勇士。”

“没错,我们完全可以继续坚持下去。”海军总长也赞同道。

这时候的高层,没人想要投降。

因为投降就要被审判的。

它们深知自己深深得罪了麦国人,光是偷袭轰炸麦国本土,就足以让它们被绞死了。

“麦国人只能轰炸我们几个重点地区。”

“我们只要进行严密防守,而且我们提前将青壮人口集中到西北之地。”

“那里是毛利地区,正好是最接近海峡通道的地方。”

“可以就近进行物资的加工,和皲火的生产。”

不得不说。

在齐辉的安排下,麦国人的轰炸,失去了原本的战略意义。

鬼子选择了一个好地方。

在那里进行工业生产,可以极大缓和被轰炸带来的物资窘迫。

而很多鬼子将军其实也是没有想到,之前辛苦做出的措施,如今取得了重大成果。

他们的提前准备的措施,如今已经有了巨大的成效。

“我们一定能坚持下去。”

“就让我们以死亡对死亡,以火焰对火焰!”

“首先坚持不下去的,一定是麦国人!”

“说的对,我们帝国人不怕,帝国人有天蝗!”

……

此时此刻。

当鬼子正在被轰炸之时,齐辉正在龙汉搞一次微服私访。

他要走到街头巷尾,亲眼看看如今龙汉变成了什么样子。

虽然通过战魂勇士的视野共享,他也能看到,但还是亲身经历一下更有说服力。

随后,齐辉带着两个侍从,来到户城之外。

户城的条件自然是很好的,没有必要去看。

他要看看其他地方。

他第一站,来到北方的一座小镇上。

他漫步在街道上。

治安还算不错,一路先是坐火车,又是坐公交车,都没有遇到土匪。

民国土匪多。

这可是件常识。

经过这几年的整治,土匪都被送去挖矿了。

对土匪,齐辉可不会像影视中那样,认为他们是什么打鬼子的好汉。

这些土匪,一个个欺软怕硬,是最容易背叛当伪军的。

而且绑架勒索平民百姓,罪大恶极。

经过这几年的严肃清理,路上没有土匪,就是很大的成果。

齐辉对这件事很满意。

这也体现了战魂勇士的全能。

上马能打,下马能治。

真正的全能。

他来到镇上一处繁华的主街道里。

街道不是很宽,铺的是碎石渣,下面还是黄土。

交通还很差。

这是没办法的,修路耗费很大。

而且需要时间很长。

一条路要修个几年。

不是能平地变出来的。

需要随着工业化一起发展,才能廉价修路。

他看到路两边有许多商店,都在开门做买卖。

商店挂着很多吸引人眼球的招牌,有用电影女明星海报的,有用外国人彩色照片的,有用龙汉书法的。

这些商店还真的兴旺。

只从招牌上,就能看出店家的用心程度。

这就代表着民众的积极性和活力。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如果民众死气沉沉,那经济绝对好不了。

经济发展的希望来自于贸易。

而贸易必须保证持续与外界进行物资和信息的交流。

齐辉一路走过去。

他看到路边商店大多是食品店。

十家里至少有五家是卖吃的。

这倒是正常。

因为只有吃的店面,能够每天都有稳定的生意。

即便是另外一个时空,大街上最多的也是各种餐饮店铺。

当然生存周期也不高,很多只有两三年就要被迫转让。

有些是生意不好,有些是生意太好。

生意太好的就是房租被涨到太高了,懂得都懂。

只见一路上,豆腐店、蛋糕店、饮料店、炒菜、早点……

来到镇中心,还有一家刚刚开张的百货商场。

挂的牌子,还很洋气。

“肯及第百货。”

上面有一个大幅的麦国女明星海报。

齐辉认了出来,这是一个最近很流行的麦国电影。

“乱世佳人”的女主人公。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其实内容也没有多么曲折,主要是女明星实在好看,加上描写的又是麦国人当年的战争情景,和当前的战争形成对照。

于是就火爆了起来。

这个小镇可以说是相当繁华了。

可以说,龙汉老百姓就是很厉害的。

只要老百姓有一个安稳的环境,有足够对外交流的渠道,有足够的资源流入流出,他们就可以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

齐辉自然知道龙汉人是非常勤奋的。

这一点就连最歧视龙汉人的白人们,也不得不承认龙汉人是非常勤劳的。

在他们心中,只要你游手好闲,哪怕你是一个富二代,也会被众人所看不起的。

这年头大家认为纨绔是不能继承家业的。

大家族绝对看不起那些纨绔,只会把他们当成那种扶不起的阿斗。

阿斗其实不错了,还支撑了那么多年。

每一个龙汉人,都是非常辛苦,非常努力的。

而齐辉要做的,就是不能让他们辛苦变得白费。

有一个白人说过,龙汉人虽然勤奋,但奇怪的是,足够勤奋,却总不能让他们得到温饱的生活。

这显然是齐辉所不能忍受的。

他既然穿越到这里,就要改变这一切。

龙汉人既然足够勤奋,就要有勤奋的报酬。

齐辉带着两个侍从,来到一家米铺。

三人啥也无所谓,也不用担心什么。

真要是挂了,再具现出来就行了。

齐辉进去问了问。

“老板,今天米价多少?”

“一角两斤。”

他问了问价格,感觉还可以。

不贵,也不是多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