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细节的治理,齐辉的想法(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八百无限战魂助我!》最新章节。

这些乡野之民,还以为当前是换了个皇上。

哪里知道,齐辉压根不乐意做什么皇上。

他很快就要从明面上退下,深居幕后,遥控指挥。

毕竟他靠着具现词条,早已经是长生不死之身。

靠着鬼子贡献的具出次数,早就是用之不尽了。

齐辉随后对身后的侍从道:

“现在发展还是可以,不过需要进一步深化。”

“主要是加强教育,加强百姓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从小区,村庄开始做起。”

“同时还得防止某些贤人的出现。”

齐辉可是很清楚,一旦放松过度,某些贤人就会大量出现,这是不可避免的。

总有人想要靠欺压别人获利,这一点是麦国人也避免不了的事。

只要是放松的地方,几乎比比皆是。

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度,是一个重大的难题。

不过,只要城市化加深,这些贤人就能很好地压制住。

主要就是将大量的人口,从难以服务的农村里吸引起来,聚集在主要几个超级大城市中。

对几个超级大城市的服务,相对就简单多了。

信息、交通、兜底工作,都容易做。

工业化社会讲究的就是集群和规模效应。

这是封建小农社会,不一样的。

小农社会,不能搞太大的城市,因为疾病、粮食供应、燃料、还有信息、交通,都太糟糕了,不可能很好的处置。

而对工业化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利润效应,成本控制就越明显。

另外一个时空中,鬼子后来的经济、科技发明,主要就靠两三个超级城市维持,其他农村早就空心化了。

齐辉要在这片土地上,进行工业化,集约化,大规模生产。

搞现代农业生。

当然麦国那种大规模生产模式,也有很多弊端。

比如为了追求短期利润,化肥用的太多,土壤有机成分流失严重。

他们为了追求产量,不顾土地的流失,导致黑土层的大量损失,最后引发了黑风暴。

这些要想办法制约。

麦国人农业还是不错的,毕竟是年年都能创新高。

而麦国的大豆、玉米,还有小麦,都属于世界大宗农业出口。

麦国人之所以能击败毛熊,也是因为他的体系能够支持良好的农业创新,支持科技创新,支持经济自我修复。

而龙汉也要做到那些事情。

最温和的方法,就是利用工业化,建立宽松化,多样的选择。

使用良好的生活条件,大量的就业机会,兜底的福利制度,让百姓从从农村彻底吸引出来。

在龙汉制造三到五个超级大城市。

借助宽松的氛围,促进制造和发展。

如此一来,就能将大量土地空出来,也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防止各种浪费。

比如将山林,草原还给野生动植物,建立起保护区,为以后留下种类繁多的生物样本库。

这都是很有用的。

毕竟齐辉自己长生不灭了,也想着要改进民众健康。

不然的话,这龙汉的优势从何展现?

必须是医疗,教育,就业,治安的全面碾压,才能达成前世的不甘。

“记一下,要建立规模化农场,让农民进场做工人。”

“只有工人,才是未来的好出路。”

“当然,允许他们进行充分竞争,自己选择。”

“这样也能出产各种新奇之物。”

在另外一个时空中,各种短视频就带来了不少新的土发明视频。

别看这些发明土,很多还是搞笑的,但却是蕴含着蓬勃的生机。

在这种宽松的生机中,就能孕育出下一个高精尖的人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有这种生机,逐渐转化成流量,转化成商业收入,就能让实用的发明逐渐出现。

实际上,齐辉已经注意到,一些短视频,正在朝实用发明上转化了。

现在就需要他在这方面给出一个方向。

这个很正常的。

不然的话,总是会浪费大量时间去试错。

明明知道是错的,就不要再去做。

有些人就是会铤而走险。

齐辉看到这里之后,不再看。

他带人继续往北走。

相对来说,北方都是更加封闭的。

活跃程度比南方,是要下降很多。

这与气候、地缘、文化有很大关系。

他来到一处北方小城。

这处城市,经济明显不错。

当地的县长,是一个年轻大学生,很有朝气。

在他身上,齐辉看到了另外一个时空的某部电影,谭嗣同。

他是通过竞争上岗,出了自己的经济可执行性报告,得到了认可,包括百姓和管理者的双重认可,才得到这个职位。

具体细节很繁琐。

齐辉知道这一点。

此时,这位大学生县长正在广场上,拿着大喇叭,对百姓喊道:

“我们要修路,只有修好了路,县里的特产,才能运出去。”

“一旦特产运出去了,就能换回十倍的粮食、轻工业品、药品、乃至重工业品,经济自然就好了!”

“我们县里的特产是什么?大家告诉我?”

“是西瓜,我们种的西瓜,附近几个县都说最好!”

“没错,是西瓜,西瓜这个东西,需要技术,需要地段,看似简单,但口感高低,非常吃技术和地段!”大学生县长说道。

“而以前,我们县里没有好路,最多将西瓜运到附近几个县,再远一点就烂了!”

“西瓜保质期不长,为了延长保质期,只好将生西瓜摘下来,一路上等它自己熟,可是即便如此,道路不好,走到隔壁县就得两天的路,这怎么得了?”

“我们要建立公路,能够在三天内,送到大城市,我们这里瓜只有几分一斤,大城市里就能卖到一毛!”

“这是翻几倍的价钱!”

“现在,我知道大家没有钱,可是大家有劳力,每人出一份力,将来能得到十份收益!”

“我在这里给大家写欠条,大家上的工,我们管吃住,不发钱,以后西瓜运出去,赚了钱,再给大家发!”

虽然大学生县长说的慷慨激昂。

可是百姓并不买账。

齐辉饶有兴趣地看了很久。

果然,下面的事,很难办。

都是细节。

光是一个修路的事,这个大学生县长,来回找人,而且修得也不长,就是五十公里。

这个县是一个山区县,需要从县里修路修到平原的县。

其实在齐辉的规划中,山区,林地,草原上的城,都会尽量撤掉,将来集中到沿海。

当然为了保证防御,边境,还是要有城池和人口的。

没有城池和人口,就没有办法防守住。

当然在未来的防守,主要是威慑为主。

不再像封建时代一样,要防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