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讨论医院的名字(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最新章节。
“殿下,这件事情都过去好久了,而且阿耶已经跟我说清楚了,所以对于这件事情虽然我表示很遗憾,但是也没有到那种撕心裂肺的程度。”
长孙冲仰着脑袋,月光照耀在他的脸上说不出的那种经历无尽沧桑的感觉。
李恪跟李承乾对视一眼,李承乾好似在说:「你刚刚为什么没有将他打死呢!瞧他现在这个样子真欠揍。」
李恪回应道:「别,你是太子,我只是蜀王而且还是妃嫔所生的,只不过母妃本身比较特殊而已。」
李承乾:「哎,要是把他弄死了,阿娘肯定会重重的责罚我吧!」
“哎”两人齐声叹息,引得长孙冲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是不是说错话了。
张凌这边刚把之前跟长乐说的话与小公主说清楚了,小公主心情瞬间就恢复了,但是下一秒小公主又气鼓鼓的朝长乐,道:“锅锅系窝哒!阿姐尼揍开。”
小公主这次的声音可谓是空前绝后,所以引得在场的朝臣都向她们看来。
这一看不要紧,一看一个都不吱声。
甚至有的官员都怕自己看到惹来杀身之祸都垂下脑袋。
实在是现在的情景让人不得不以为张凌已经跟长乐在一起了,只是陛下还没下通知而已。
只见张凌抱着小公主,小公主想听锅锅嗦阿姐的悄悄话,所以整个人都是趴在张凌身上的,长乐一只手扶着小公主的后背,这到没什么,姐姐护着妹妹这很正常啊!可怪就怪在长乐的另一只手搂在了张凌的后背,可能当时只是想找一个支撑点,所以没太在意,更过分的是长乐的腿搭在张凌的腿上,这,这,这。
难怪小公主会这么生气,换做谁谁不生气,不过这个时候的城阳去哪里了?
原来城阳最好的观听位置被长乐占据之后,城阳只好爬到张凌身后的纸箱子堆里抱在张凌的后背,这一幕可不纯纯的一家四口嘛!
”阿耶,你听我说,这是个误会,你信吗?“
长乐一下就反应过来,一下就从张凌的身上蹦开,没错就是蹦开。
脸色羞红的向李世民解释,道:”阿耶,这件事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样。”
李世民现在的脸色阴沉的可怕,眼眸锐利的盯着张凌看,好似要找出什么破绽一样。
长孙倒是没什么,反正这个女儿已经跟长孙冲定过婚了,只是可惜结果不太好所以取消了,到现在长乐还是单身,心想着在自己的身边多待几年,即便不出嫁,自己也养的起,即便自己去了她就不相信承乾不会照顾好他的亲妹妹。
所以不急,但是丽质,你心中要是有了想法就跟阿娘说啊!阿娘又不会反对,反正都是一家人。
长乐本来想向长孙皇后求助,只是看到那一副【怎么不事先告诉我的表情】就知道她的阿娘想多了。
张凌将小公主放下来,随后说道:“孙老,你们商量的怎么样了?”
他没有说就是因为有句老话叫做越解释越心虚,越描越黑,索性直接不说,这样应该会好一点,只是可惜这里是大唐,并且他跟长乐更是地位超然要是不解释只会越传越离谱,虽然表面不会说什么,但是暗地里谁管。
孙思邈本来对这样的事情不感兴趣,如果是别人的话他早就带着他的徒弟走了,只是这是张凌的瓜他喜欢看。
“张小子,经过老道跟众位大臣商议后决定就用医院这个名字,不过就医院两个字是不是太过单调了。”
“孙老,你有什么想法吗?说说。”
随后张凌看向一脸吃瓜相的朝臣,说道:“你们也思考一下。想出来之后由陛下提笔。”
本来众位朝臣没有什么心思的,但是听到由陛下提笔他们的心思立刻活泛起来,不管最后能不能成,都没有什么损失,但是一旦成了他就是大唐第一人。
首先第一个发言的是,穿着浅绯色的官员,张凌这段时间经过恶补贞观时期官员的着装以及配色,知道这是一位五品官员,就是不知道担任何职。
“臣,吏部郎中王余,见过齐王殿下,臣不才刚好想到一个……”
“说。”张凌听得有些不耐烦了,你说事就说事怎么还要念着一长串,难道开朝会都这样?
王余见张凌不耐烦的样子,本来自己是想出来表现表现的,哪知道阴沟里翻船了。
“济民医院。“济民” 取自 “悬壶济世,普惠黎民”
“自陛下登基,便以 “民为邦本” 为治国圭臬,诏令中屡屡提及 “安人理国,先存百姓”。此 “济民” 二字,恰是圣上仁政在医道的延伸 ——“济” 者,救济、匡扶也,暗合《周礼》“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 的济世传统;“民” 字更呼应陛下 “民贵君轻” 的教诲,彰显我等医者以仁心仁术守护万民安康的决心。”
“嗯,不错,下一个。”张凌觉得很好,但是肯定有最好的。
“陛下,臣想到一个名字。”人群中一个穿着深绯色的官员站出来对李世民行了一礼,他为什么没有对张凌说,因为怕,怕什么,怕被骂。
李世民虚空抬手,道:“你是同州的刺史吧!今日怎么来长安城了?”
这句话也是在问这名官员,同时也在给张凌做解释,只是张凌在听到这个地名的时候好像脑子记得什么又忘记了什么。
“是,臣同州刺史,温良,今日是臣回朝述职的一天,正好碰见陛下召见群臣过来,臣就自发过来了。”
“嗯,你说说吧!”可能是之前的事情太忙了把这个人回来述职额事情给忘了,等下问下李承乾。
温良出声道:“臣想的是悬壶医院,《黄帝内经》云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今设 “悬壶医院”,既取古之贤医普救众生的赤诚,又应陛下 “民为邦本” 的圣训。
“悬壶” 高悬,如陛下恩泽广布,无论士农工商,皆可入内求治;“医院” 立世,象征大唐医道昌明,汇聚良方以护佑黎民。”
“此名传于四海,既能彰显陛下仁政如良药济世,又能激励医者效仿先贤,以壶中妙术解百姓疾苦,让贞观仁德之光,随医者足迹遍照天下!望陛下恩准!”
张凌不禁点头,看来这贞观初期的官员都是有真本事的,还没有被世家的人嚯嚯光了,但是见到后面一排的人都拢耷着个耳朵,窃窃私语,就好像读书时候生怕老师抽中自己答题的那个模样。
李世民自然也把这一切看的真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