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夏冬春(完)(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普通人的综影视》最新章节。

皇帝战术性后仰,最后趋于平静,他眼光好啊,亲自选的不是蠢货就是毒妇,他抬头看了看面前这个又战术性皱眉,这个太俗了。

不管是身段还是这一身搭配都太俗了,“谋害宫妃你看着处置了吧。”

等的就是这句话,南墙又说了几句就去处理安陵容,她原本想赏一丈红的,只是又想了想,总要为孩子有个好名声。

最后她将人送去冷宫,只不过冷宫疯子多,一不小心断个腿,只是身处冷宫侍卫那么多总是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半个月后安陵容离世。

事情到这还没结束,原本南墙真的是一心养孩子和思考自己的未来,结果皇帝不知道是哪根筋抽了,他开始信奉那些所谓的道士。

南墙知道这后面肯定有人在推动,只是这个道士能出现在皇宫的主要原因还是皇帝愿意信,虽然觉得不妥但她还是选择闭嘴。

时间一晃就是两年,这两年皇帝的举止思维越发的诡异,他心情好的时候能开开心心的出去赏花,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以各种理由处置身边人。

南墙知道的时候真的是只剩翻白眼了,果真是信了道,现在想做什么连演都不演了。

只是事情的走向慢慢变得诡异起来,原本皇帝还在慢慢给三阿哥挑儿媳妇呢,但不知道什么情况人选突然就定了。

而且还是一次性正侧格格全给配齐了,好像皇帝转眼就要去死的样子,南墙总感觉这里面有事,她倒不是一定要给儿子争皇位,就是觉得这个举动不太像皇帝。

弘时成婚后事情发展就更诡异,历来大婚都证明皇子长大了可以进朝历练,然后皇帝却将弘时关在乐善堂让他尽快生个皇孙出来。

不是,主要孩子都二十了你突然急着要孙子了?而且虽说继承人得有继承人也正常,可南墙总觉得不太对。

时间缓缓又过了一年,这一年乐善堂中没有流露出丝毫风声,皇帝竟然是直接让御前侍卫接手了乐善堂的安保。

南墙在沉默之后立刻让包衣去探查,只要三阿哥那边还在宫里生活就离不开包衣,只是这次探查的时间比以往久了很多。

甚至后面传过来的消息也是模模糊糊,南墙皱着眉看完。

什么叫乐善堂的曾抱出过三个六个月大的孩子?什么叫那些人又怀上了?纵是经历风雨无数南墙也被恶心吐了。

有些事她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愿意去想,皇帝这是哪弄来的假道士?

只是想到弘旸她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皇帝的寿命大概就在这一两年了,她自己下的药自己知道,那些道士不可能真的有什么办法。

只是...就怕那些人说孙子不行需要是儿子,按现在这个情况被牺牲的只能是她的孩子。

南墙一边默默祈祷,再过几年弘旸懂事她就可以走了,一边暗中积蓄力量,要是真出什么事她总不可能袖手旁观啊。

又过了三个月,皇帝开始频频召弘旸去养心殿,他这几个月送来的赏赐比之前历年加在一起的还要多。

弘时那边乐善堂门口的御前侍卫已经撤了,结果弘时出来后没几天就到永寿宫见南墙,“成娘娘,成娘娘近期看好六弟,这宫外有些动荡我怕那些人惊着六弟。”

“三阿哥有心了,齐妃娘娘仁厚,三阿哥也不差,日后弘旸还要你这个三哥多带带呢。”南墙的笑容差点维持不下去了。

所以所有人都知道皇帝要拿她孩子去炼丹却不阻止?也是,拿什么阻止?

南墙的沉默只在一瞬间,当天晚上养心殿失火,三阿哥拼死跑进火场救了六阿哥,只是等所有人再去救皇帝的时候房梁直接塌了。

等南墙赶过来后抱着孩子连连感谢三阿哥,最后众人只在养心殿里面找到几具烧焦的尸体,弘时和宗亲验明正身之后快速下葬。

没有任何波折,弘时灵前即位,只是他将南墙的位份提为贵太妃,又给年仅五岁的弘旸封为仪郡王,最后更是将弘旸抱过去抚养。

弘时每天抱着弟弟的时候其实总是会想起他那死去的几个孩子,当初的妖道早就陪着皇帝死在养心殿内,后面的线索也就随着全部消失。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护好弟弟,然后等弟弟长大继承他的位置。

是的,弘时不能生了,因为当初他宁愿在房子里喝酒也不愿意去同房,哪怕是有人想借着酒后乱性过去做些什么,但他酒品很好,喝醉了就睡,怎么都叫不醒。

最后是皇帝一脸淡漠的让人给弘时下药,三个孩子也是这样来的,只不过当时那些六个月的婴儿给弘时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死了一个格格就不说了,他甚至看到了六个月的小孩孩子呼吸,最后却被活活放进丹炉,自那之后他就不行了。

生理上有洁癖,心理上不能看到人与人赤身相见。

弘时夫妇俩是将弘旸当亲生儿子对待一路宠着长大,在有人提议将仪郡王送出宫时皇帝直接下了一道立皇太弟的旨意。

大致意思就是他不管是突然死亡还是别的,皇位都由弟弟弘旸继承,南墙刚开始还在想若是有人让他暴毙怎么办?

只是慢慢的她看见弘时被一点一点压榨,每天就跟被困在养心殿在那批改公务一样,南墙现在的身份不太好上前。

但见了这一幕还是有点唏嘘,大清是不是也要出以为仁宗了?

南墙看到这回去直接病重,一年后病逝。

六年后皇帝病逝谥号仁宗,小小年纪的弘旸上位,初期他经历过多次各种各样的意外,只是不知是因为身子好还是什么,每次中毒都能救回来。

慢慢的弘旸身体反而越来越好,后面弘旸结合包衣家族慢慢将整个朝廷的话语权掌控到手里,只不过真的掌权后他一回头就开始对包衣明升暗降。

他将包衣家族全部挨个封为六七品的小官,不是外放就是京官,有特殊贡献的还会抬旗,在外人眼里对这些世代为奴的人真的是天价赏赐。

毕竟从奴直接为官,出去了也是皇帝亲信,而包衣家族虽然心疼的呕血但也没办法拒绝。

再多钱比不过权,真的当一个位置放在眼前时谁都知道要怎么选。

包衣家族被一一蚕食,后面大多被派到战场上磨练,十年之后弘旸孩子都生了,那些包衣还在想办法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