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诚意伯刘孔昭(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众人返回兵部衙门后,江宁立刻安排张文和将方长镜的辟谣文章与道歉声明登在《天启时报》上,随即大力宣传。

张文和领命,匆匆离去。

朱由检笑道:“原本以为方家都是硬骨头,没曾想就这么被忽悠了,不过如此。

这倒省了事,不然我搞不好真得替成祖皇帝诛了方家十族。”

江宁未接话,仍在琢磨方元那句“可莫要小瞧了江南读书人”究竟藏着什么意思。

接下来几日,南京城内的整顿风暴持续发酵,仍有不少学子上街公然批评朝政,大骂江宁等人。

江宁闻讯,当即派人将这些学子尽数抓来,审问之下,发现大多是南京国子监的监生。

他勃然大怒,直接下令前往南京国子监,将祭酒李长庚及一众官员全部逮捕下狱问罪。

见江宁态度如此强硬,连国子监官员都敢尽数下狱,南京城内的读书人终于明白,不能再与江宁等人正面硬刚了。

此时,张文和主持的《天启时报》已在南京城内发行。

百姓们看到头条上登着方家后人为“成祖诛方孝孺十族”一事的澄清,还有方家人的道歉,无不恍然大悟。

流传数百年的事,竟只是谣言。

成祖永乐朱老四背了二百年的黑锅,总算不用背了。

可读书人却将方家骂得狗血淋头,斥其畏惧强权、丢尽读书人的风骨,更辱没了先祖方孝孺的威名。

方长镜收到消息后,满心无奈之下直接闭门谢客。

几日后,南京城内一夜之间贴满了手抄小报,上边全是抨击朝政、辱骂江宁等人祸国殃民、迫害读书人的内容,甚至连江宁两位夫人出身青楼的事都被编排进去。

更离谱的是,竟传出江宁好男风的谣言,衍生出数十个版本。

还有说书人走街串巷,将这些谣言讲得绘声绘色。

江宁闻言大怒,下令高文彩带领锦衣卫全城搜捕,凡散播谣言、张贴小报者,一律抓捕下狱。

很快,高文彩便抓了数百人,可谣言依旧止不住,仿佛南京城的读书人要跟江宁死磕到底。

次日,南京街道上仍贴了不少小报,内容愈发荒唐,金陵龙脉重生,王气尽显,江宁乃是天降明主,江宁入南京城时,城外长江有蛟龙翻滚,天降祥瑞……最离谱的是,竟传出江宁准备在南京登基称帝,连年号都起好了——金统。

此事瞬间在南京城内引起轩然大波。

江宁收到消息,气得鼻子都歪了:“好家伙,这群人还跟我杠上了,连演都不演了!”

要知道,“金统”是唐末冲天大将军黄巢用过的年号,而黄巢最出名的便是“天街踏尽公卿骨,府库烧成灰,甲第朱门无一半”。

江宁火冒三丈,下令全城戒严,同时启用许显纯留下的锦衣卫密探,势要将背后之人揪出。

至此,整个南京城气氛凝重,一副山雨欲来之势。

反观南京一众勋贵,开始私下频繁走动,都在迫不及待地看着这场好戏。

这一日,众人又齐聚魏国公徐弘基府上,吃着山珍海味,喝着美酒,欣赏着歌舞,好不快活。

就在众人醉生梦死之时,一人缓缓走入大厅。

徐弘基抬眼望去,微微一愣,其他勋贵也都愣住,来者年过三旬,面若冠玉,三缕长须垂胸,手持一柄鹅毛羽扇,活脱脱一副诸葛武侯再世的模样。

徐弘基赶忙起身,笑道:“诚意伯,没曾想你竟肯出门了!”

来者正是大明开国功臣刘伯温的十三世孙、第六代诚意伯刘孔昭。

他轻摇羽扇,笑道:“魏国公,本伯不请自来,还请见谅。”

徐弘基哈哈大笑:“诚意伯能大驾光临,令本公蓬荜生辉,快快入座!”

身旁不少勋贵面露鄙夷,隆平侯张拱日、忻城伯赵志龙二人更是毫不掩饰,这刘孔昭虽长得一表人才,背地里却品行不端、贪财好色,毫无先祖刘伯温的神机妙算,平日里只会说大话、装神弄鬼忽悠人。

他与南京勋贵来往不密,既非圈内人,也非怀远侯常明良这样的圈外人,只在两者间游走。

可刘孔昭对众人的鄙夷仿佛视而不见,与徐弘基有说有笑、谈天说地。

徐弘基心中暗自惊叹,不愧是神算军师刘伯温的后人,虽品行不端,这嘴皮子功夫确实厉害。

因南京勋贵大多对刘孔昭无好感,众人多给徐弘基敬酒,懒得搭理他。

刘孔昭也不在意,依旧笑意盈盈。

酒过五巡,歌舞散去,众人三三两两地闲聊。

很快,张拱日与赵志龙便聊到了江宁,赵志龙笑道:“如今南京的读书人算是跟姓江的杠上了。

听说姓江的抓了不少人,可这群读书人神出鬼没,姓江的未必能撑多久。”

众人哈哈大笑,徐弘基也满脸笑意。

就在这时,刘孔昭扫视众人一圈,摇了摇头,长叹一声。

徐弘基疑惑道:“诚意伯为何叹息?”

众人也都看向他。

刘孔昭又叹道:“诸位在此谈天说地,难道真以为靠区区一些读书人就能拿下姓江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别忘了,姓江的上过战场、领过兵,死在他手上的人不计其数,还号称‘京师五大狠人’之首。

他一路南下,杀得人仰马翻、血流成河,若不是南京曾是国都、如今又是陪都,恐怕早被姓江的杀得尸横遍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