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李希圣!(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剑来:开局骊珠洞天,福缘遍地!》最新章节。

那人是李希圣,李宝瓶的大哥,方知寒从未见过他,尽管他听小宝瓶提起过几次,但始终没有见过这个名字背后真正的人。

李希圣的面容温和,身穿一袭青衫,背负着书卷气,仿佛书香门第的人,气质沉稳又有几分儒雅,站在那里时,就像一幅画中的人物。方知寒看着他,突然想到,李宝瓶之前说过,她大哥的才气与气度,不亚于任何名门望族的公子,而此时眼前的李希圣,无疑是这番描述的活生生写照。

“方知寒,听小宝瓶提过你几次。”李希圣微笑着点点头,声音平和且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息。“没想到今天能见到你,真是难得。”

方知寒笑了笑,心里也有些许的感慨:“是啊,我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你。其实,今天我路过,正好看见一条金色过山鲫,想着送给小宝瓶。可是她现在在家里,不确定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她,所以想着先送到李家,便能让你们转交。”他说得轻松,眼中却带着一丝温和。

李希圣闻言,脸上露出一抹笑意,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谢谢你,方知寒,宝瓶一定会很高兴的。”

方知寒摆了摆手,笑道:“无妨,她曾帮我许多,我只是回报一点微薄之力罢了。”

“这样啊,”李希圣微微点头,“若是方知寒有兴趣,我们家里正好有一些藏书,若你不嫌弃,可以随意翻阅。”他语气温和,似乎从容不迫地向方知寒提出一个邀请。

方知寒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答应:“多谢,李先生。”他行了一个书生的作揖,恭敬的姿态与李希圣的温文尔雅互相映衬,使得这一刻的气氛格外和谐。

“那就请随便看看吧。”李希圣笑着指了指他家的屋内,“若你有任何问题,尽管问我。”

方知寒点点头,心里默默记下这个邀请,然后与李希圣道别。李希圣送他到门口,望着方知寒离去的背影,神色略有深意。

方知寒离开李家,心情似乎愉快了些。步履轻快地走在福禄街上,他心中默想着小宝瓶,想象她收到金色过山鲫时的模样,或许那时她会露出温暖的笑容。

走出李家的门,方知寒没有急着回到自己的住处,而是转向了另一条街道。身上携带着轻松的步伐,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福禄街的熙攘景象渐渐远去,方知寒的步伐渐渐放缓,穿过一些小巷,最终来到了那座熟悉的药铺。

这家药铺与外面那些商铺有些不同,它看上去颇为陈旧,门口总是弥漫着一种独特的药香,混合着草药和珍贵的药材气息。方知寒走进药铺,立刻被温暖的空气包围。走过药架,香炉中还在轻轻冒着袅袅烟雾。他毫不陌生地穿过这些空间,径直走向了药铺后院。

后院的景象总是带着一种神秘感。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围绕着一块大石桌,烟雾缭绕,看上去仿佛是某种与世隔绝的境地。几缕晨雾尚未散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形容的气息。在这片雾气之中,方知寒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杨老头。

杨老头此刻正盘膝坐在石桌旁,手中持着一根烟杆,正在悠然自得地吸着烟,周围的云雾似乎是因他而生,随着他吸入的一口口烟雾慢慢弥散开来,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

“回来了?”杨老头看见方知寒走近,抬起头。

“回来了。”方知寒微微一笑,走上前。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新的烟杆子,递了过去,脸上带着几分得意的笑容:“师傅,这是我在大隋皇城买的,价值不菲,足足五百银子。虽然比不上山上的法器,但也算是徒弟的一点心意。”

杨老头接过烟杆,仔细端详了一番,嘴角勾起一丝微笑:“有心了。”他随手将烟杆放在旁边的桌子上,看似随意,实则很仔细。

方知寒知道,杨老头这一生虽然不曾富可敌国,但也积累了无数的珍品,好东西自然少不了。他能有这份心思,已经是极为难得。

“师傅,您的烟杆好像有些老了。”方知寒不禁调侃道,眼中带着一丝笑意。杨老头并没有在意,反而抬头看了方知寒一眼,语气平淡:“说起来,你的拳法练得怎么样了?”

“哦,师傅放心,三十六路桩功我都已经很熟练了。”方知寒说得有些自豪,但很快他便压低声音,试探性地问:“师傅,什么时候能教我点新东西啊?”

杨老头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打量。方知寒顿时感到有些不安,赶紧改口:“其实,师傅,您没空的话,我也可以继续练练这三十六路桩功的,落魄山上正好有个老头,好像是个十境武夫来着...”

杨老头的眉头微微一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小子竟敢拿别人威胁自己?活了几千年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敢这么直接与自己“斗智”的人。方知寒的这一句话,简直让他想起了另一个让人无奈的小崽子——李槐。

“简直跟李槐那小崽子有得一拼了。”杨老头心中暗自嘀咕。

方知寒见状,心里有些紧张,但他依然勉强维持着笑容,准备稍微再说点好话。“师傅,您知道的,我是怕这个老头的拳法不好,怕我学了之后没法对付那些厉害的敌人,不如先继续...”

杨老头轻轻地吐了一口烟,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笑容,嘴角勾起:“既然你这么急,我倒是给你点东西。”说完,他随手从怀中掏出一份竹简,递给方知寒。

“这上面记载了一部步法,与那三十六路走水桩功是同出一源。至于那老家伙的拳法,我看不适合你,别跟他学。”杨老头的语气虽然平静,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一种不容质疑的坚定。

方知寒接过竹简,心中感到一阵惊讶。竹简的质感不同寻常,似乎包含着某种力量。他小心地打开竹简,看着上面记载的步法,不禁心生感慨,这步法的精妙之处,果然是与那三十六路桩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方知寒甚至能感受到,竹简中散发出来的气息,仿佛和自己的气血产生了一种共鸣。

“那...那我试试这步法。”方知寒心中已然动容,他抬头看向杨老头,语气中满是感激。

杨老头淡淡一笑,摇了摇头:“你这小子,总是这么心急,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知道。修炼的路上,慢慢来才是正道。记住,真正的强者,是能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的。”

方知寒沉默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师傅。”他知道,杨老头这一番话,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深深的道理。每一个强者的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不断的磨砺中,才能逐渐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

“行了,给我捶捶背吧。”杨老头挥挥手。

方知寒心领神会,走上前,开始为杨老头捶背。

捶着捶着,方知寒突然感觉到,身上的压力似乎轻了不少。杨老头虽然外表冷淡,但他始终是那种对徒弟有着深厚感情的师傅,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也充满了温暖。

“师傅,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练习这步法的。”方知寒微笑着说道,语气中满是坚定。

杨老头点了点头,抽了一口烟,缓缓地说道:“记住,不管走得多远,都要记得,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外面的世界再复杂,再危险,也不能忘了最初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