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那三姓必无好下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最新章节。
其中一名将领正是曾经捉拿过偏将军赵虎的苏义。
他看着空无一人的地方,狠狠捶了一下门边的老槐树。
“靠,又让他们逃了!”
他命令手下解救被关押的地窖中的居民,心中想着:“难道这就是陛下所说的一生之敌?”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清溪宫内,长孙正打着哈欠走向装饰奢华的马车。
昨夜虽未鏖战通宵,但批阅公文直至黎明,毕竟黄河即将进入雨季,需详细记载上游各地降雨情况,并派遣水利官员巡查堤坝状况。
你知道凌晨五点的京城吗……长孙倚靠车内软垫,继续翻阅手中的文书。
根据以往记录显示,黄河泛滥多发生在春夏之交,上游积雪融水叠加暖湿气流,使得河水激增最终漫出河道。
相较之下,长江流域因湖泊较多得以调节水流,因而不用过于担心决堤带来的灾害。
而更重要的是,长江流域的人口较为稀少,即使决堤对国家整体的影响也比较有限。
长孙拿着文件,比对着简陋版的黄河流动图。
“原来如此,要是说黄河下游像一条不断摇摆的手臂的话,那么它肘关节处便是从管城镇(如今郑州)至定陶镇(如今菏泽)之间的河段了。”
“记得后来很多次洪水决口都是从这段地方开始。”
长孙用木炭圈出了该段黄河堤防,这部分将会是水利巡视的重要目标。
"真是伟大的母亲河!”长孙叹息道,又笑了起来“可惜自秦汉后这位慈母变成了后妈……”
因为到了隋唐时期,黄河平均每二十七年就泛滥一次,再到明清则几乎是每年甚至半年必有灾害!
如果按现在一些研究理论来看,形成现在的规模也不过才万年左右……
第四季冰期结束,高原积雪融化,携带巨量流水北迁,在山谷低地中积蓄成为湖泽,然后汇聚更多水流一起滚滚东奔。
这段时间黄河夹带着大量黄土地区泥沙,逐步填补大陆架浅海,塑造出一片广阔的冲积平原。
华北平原!
简而言
"因为今天是立夏,太阳正在此时快速向北移动,植物生机勃勃,枝繁叶茂,所以周人用五行中的火来代表南方。火的颜色是'赤',因此今日使用赤红之旗。"
"黑色的。"另一边的林风淡淡地吐出两个字。
于是刘凯收回指向祭台的手指:"嗯,以往都是红色的......"
赵广点点头:"你接着讲。"
见此情景,刘凯朝着林风翻了个白眼,随后继续说道:"迎夏之祀主要是祭祀南郊的赤帝,以及南方各星神。"
"也就是说井、鬼、柳、星、张、翼、轸这样的朱雀七宿。此外还有炎帝配祭、火正祝融从祀。"
赵广微微皱眉:"炎帝?就是五帝之一的神农氏?"
刘凯点头答道:"正是。不过神农氏是在周朝时才被列为五帝之一。据我猜测,这或许是因为上古五帝中没有一人的都城在南方,所以才将曾为主政南方的缙云之职的神农氏称为炎帝,用于配祭。"
赵广点头道:"提起商朝,我曾经听民间传言说,商为天子,称帝,与天平等;周为天子,不称帝,低天一等..."
林风笑着说道:"我也听过这样的话,但那不过是众口相传,随便猜罢了!"
"是啊,是啊!"刘凯转过头,笑着说道:"商人认为自己是天之子,是天的继承人,所以上天不会让商灭亡。"
"例如《汤誓》里提到,夏朝多罪孽,上天命令将其毁灭。这就表明商人自称是遵照天命讨伐夏朝。"
"而周人则‘天命靡常’,也就是天没有固定的儿子,也不会偏向于谁。如果商人失去德行就会失去天下,而周人有德就获得天下,所谓天子是指有德的人。"
林风略一沉思:"这不是老子所说的天地不仁..."
王军在一旁大声说:"到我们大秦,德行直冲天庭,超过三皇,胜过五帝,这才首称皇帝!"
刘凯一怔,有些迷惑地看向突然像打了兴奋剂似的王军。
只有林风似乎隐约明白了一些,但他却紧锁眉头,默不作声。
王军又说:"既然祭祀要做到五个方向、五个颜色、五个音律、五个味道、五行元素和五官相对应,为何每年的鄜畤时只有四位大帝——白帝、赤帝、青帝、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