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才华横溢,睿智果敢……(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最新章节。
要是遗诏指向赵亮继承,至少在这个时空中,那位富态者被自己的儿与忠诚大将背叛了……
……
翌日清晨,章华殿,朝议正盛。
“肃——”
侍卫手持戟枪步入,用身形组成御路。
“雅乐,奏响!”
掌管雅乐的大官一举手,钟鼓之声响起,音律在殿内弥漫。
“皇帝来临!”
宦官首领韩宣一声长呼,数名宦者推动帝车,同样数量的宫女高举伞盖与羽饰徐徐前行。
“参见陛下!”
满堂百官拜伏行礼,李明一手搭剑柄缓缓踏上阶台,随之掀袍端坐御座之上。
“有事速启,无事退朝!”
韩宣立于龙椅之下大声宣告着使众大臣翻白眼的惯常用语。
他们黎明时分即到,候了几时才见到皇帝,如今岂能无事便撤!
然而没办法,这整套‘皇帝’仪式仅十几年光景,且圣上对所有条例有最高裁定权限。
高座上的李明仿若未觉般漠然无视,昨日尽兴小娱两番后今日神情焕发甚至有点放声歌唱冲动。
实际上这次朝议重点单一,只是针对赵亮北征私自作战的行为做出判断。
有功?有过?
假若论功,该如何奖赏呢?
这样会产生新的问题,其他将领争相模仿后果如何?只是借既成事实挑动纷争尚且可控,更可怕情况又怎堪?
要是判定有过,则怎样惩处?
处罚之后,会不会
哟,这婚事还没成呢,未来岳父就已经开始偏袒了!等等,我怎么用“婚事”这个词儿了……明阳盘坐在皇位上,正兴致勃勃地啃着瓜子。
见到李然和自己对着干,少爷齐脸色一沉,目光转向李然,却见他微微摇头,动作极其细微。
瞬间,齐恍然明白过来,略显僵硬地转身,朝明阳俯身行礼:
“臣,请陛下裁决。”
明阳微微一笑,扫视众臣:“总算轮到朕了吧?”
环顾静默无声的大殿,他轻轻点了点头,陈安会意,从袖中抽出一道诏书朗声念道:
“二世皇帝旨意:原朔方郡丞林川勤于王事,恪守职分,现升任洛阳郡守,佩银印青绶,俸禄两千石。”
“内史刘诚忠心爱民,办事严谨,今调任朔方郡守,佩银印青绶,俸禄两千石,即刻到任。”
“典客副使孙策屡建奇功,安抚边疆有功,现擢升为内史,佩银印青绶,俸禄两千石,即刻到任。”
“任命北疆军副将赵刚为羽林军统领,驻扎皇家园林。”
“任命近卫将军周勇为北疆军副将,立即到任。”
“任命羽林副将李成为近卫副统领,领蓝田军,即刻赴任。”
……
陈安读完诏书已是气喘吁吁,满朝文武哗然一片。
朝堂上的议论主要集中在两个点:一是内史刘诚被调离京城,二是李成从校尉跃升至副统领,统领蓝田军。
刘诚外放多半是受赵刚连累,但从职位上看,朔方郡守可比总管关中的内史更逍遥自在。
至于李成,大家都知道他迟早要升,但皇帝直接让他接管蓝田大营,还是让不少人觉得难以接受。
此刻,所有目光都集中在这愣头愣脑的李成身上,更坐实了众人的疑虑——看看他那落魄样,实在想不通皇上为什么器重他!
明阳在龙椅上冷眼旁观。
在明阳眼中,有人跳出来便打,绝不留情。
难道以为之前的那些闹腾他就毫无察觉吗?
其实关于赵刚擅自出击匈奴的事,他压根不想罚,反而颇为欣赏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有资源打匈奴也好,没资源也要想办法打匈奴。
只是无能便是原罪!
老将在带兵时讲究的是一个“稳”字,如张合之辈堪称典范,霍远、李然在这方面表现也还让人满意。
唯独赵刚,在军营这么多年却始终保持着少年将的模样——莽撞冲动。
所以明阳时常怀疑,这家伙根本不是家传血统,而是张家从哪里捡来的!
反观在一旁窃喜的李成,那是真正的战场奇才!
所以赵刚,还是回京继续深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