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一入红楼深似海(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最新章节。
三个人涮了四盘肉,吃了两盘爆肚,最后下了锅面条溜溜缝,这才结束了这顿午饭。
王扶林急不可耐地赶回央视去向领导汇报工作了。
戴临风办公室里。
听完王扶林的汇报,戴老也震惊了。
“小高同志真有意愿要投资《红楼梦》?”他仍旧觉得难以置信。
半斤酒下了肚的王扶林脸通红,他端起茶杯灌了口水,道:“这事儿开不得玩笑。”
戴临风注视着他,念叨着:“我倒是听说过他,小伙子年纪轻轻成就可不小啊,拍的几部电影收获了巨大的好评,他怎么就对《红楼梦》感兴趣了呢?”
王扶林一笑,道:“我也没问过他,或许是……他有两个钱儿烧的?”
戴临风也笑了,道:“不会,据我所知,这个年轻做事情很有分寸,紫禁城影业有钱不假,但我从没听说过他又乱花钱的毛病。
且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要投资这个项目,有了这三百万,《红楼梦》就能启动了。
他提的这几条要求我看可以满足。
对了,一旦启动《红楼梦》,你那个《刘罗锅》谁来接手?”
“回来之前我跟小高聊过了,如果我无法担任《刘罗锅》的导演,他的意思是,交给鲁晓威来拍,但是拍摄团队还得我们央视出。”
“可以。”
三言两语,两个爽快人就把这事儿定了下来。
高远是第二天接到王扶林的电话通知的。
消息传开,紧接着,公司里轰动了。
大家伙儿都跑到高远办公室里来问他,公司是不是要和央视合作拍摄《红楼梦》了?
得到肯定答复后,同志们心潮滚滚、热血沸腾。
七嘴八舌拜托高老师给自己搞个角色演演。
以肖雄、邬倩倩、姜黎黎为首等几个姑娘最为热衷。
连北影厂的几个女演员听说后都过来打探消息了。
就像李老师说的那样,哪个姑娘心里没个林黛玉的梦啊。
就连陈小二这个模样的都认为自个儿是出演贾宝玉的不二人选。
遭到大家噼里啪啦一顿毒打。
高远拍拍手,道:“说一下!”
大家立刻聚精会神望向他。
“我不建议你们去参演红楼。”高远一开口就把调子定死了。
“为什么呀?”姜黎黎不解地问道。
“是啊高老,那可是名着,大家伙儿获得个角色,也能提升公司的知名度不是?”邬倩倩说道。
“你把那个‘师’字儿给我加上!”
“好哒,高老。”
高远很无奈地瞪她一眼,算了,不跟美女计较这个。
“两点原因,第一点,王导明确表示过了,所有演员都要从全国进行遴选,选出来的演员们进组后先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培训,根据培训表现才能确定谁饰演哪个角色。
另外,我听王导的意思是,选聘演员不知局限在专业出身这一块儿,哪怕是业余的,从来没有过影视表演经验,甚至从事完全不相干的工作的,只要贴合角色形象,也会被纳入到考察范围中来。
你们都是已经成名的演员了,也都清楚,公司一直把你们往大演员的方向进行培养,我不可能让你们去跟年轻人竞争的。
再者说,虽然红楼是名着,但从筹备到开拍,再到拍摄结束,没个三五年完不了事儿。
不管是肖姐、倩倩姐,还是黎黎姐,你们有几个三年可以浪费?
长时间消失在观众的视线中,你们就不怕被观众们遗忘,成为过气演员吗?”
高远这番话说得语重心长。
肖雄、邬倩倩、姜黎黎三人面面相觑。
末了肖雄叹声气后说道:“高老师言之有理,演员这个职业,吃的是青春饭,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是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
姜黎黎附和道:“嗯,让我们去跟年轻姑娘们竞争角色,是有点儿不公平。”
“那,就这么轻易把机会让给年轻人?”邬倩倩多少有点不甘心。
高远看着一屋子莺莺燕燕和大老爷们儿,笑道:“倩倩姐,在咱们公司,你还怕没戏拍吗?”
邬倩倩笑出一口小白牙,道:“那倒不怕,文艺界谁不知道啊,咱们紫禁城是出了名的生产大户,只要能加入进来就不缺戏拍,其他厂好多女演员都对我们几个羡慕得很呢。”
“那不就结了,放心,明年少不了你们的戏。”
高远说着,从梁晓声手里接过来一根烟,点上后继续道:“还有个原因,《红楼梦》是名着不假,我也知道你们对有机会参与到名着的拍摄中去十分向往。
但是吧……”
他顿了顿,斟酌片刻后沉声说道:“我担心,一入红楼深似海,从此不愿梦醒来。”
这也是他为什么不让李健群掺和进去的主要原因。
瞧瞧那些参演过这部剧的演员们有多悲情吧。
陈晓旭为黛玉而死,张莉像极了薛宝钗终身不婚,姬培杰改名为姬玉,饰演晴雯的张婧林改名为安雯。
马广儒更是为红楼扼腕自杀。
演员们因为入戏太深,全都走火入魔了。
高远敢把自己精心培养起来的优秀演员们送进这个深渊巨坑中去吗?
那是肯定不敢的。
大家却不太明白他这份良苦用心,什么叫“一入红楼深似海,从此不愿梦醒来”啊?
梁晓声咂摸咂摸,道:“高老师是担心大家入戏太深,把自己框在一个人物中,将来的戏路变窄了,作为演员的路子也就不好走了。”
高远冲他点点头,笑道:“梁老师说得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几位女同志笑了。
“高老师是真心实意为我们的事业发展考虑的,大家都别感到遗憾了,不参加就不参加吧。”
姜黎黎在几位女同志中年龄最大,加入公司最早,越来越有大姐范儿了。
她也丝毫没感到有什么可惜的,高远仗义,知道自己跟老汪两地分居后,把老汪从西影厂调回了京城。
这对两个人来说,就是天大的情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