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双亲探女心方安,亲属求职事亦谐(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十年前,买彩票岂不是发财了》最新章节。
夜幕彻底笼罩了魔都,将这座不夜城的天际线染上了一层深邃的藏青色。
华灯初上,街头巷尾的霓虹灯牌次第亮起,犹如一颗颗散落在大地上的彩色宝石,将城市的轮廓勾勒得愈发鲜明。
裴记烧烤店门口,喧嚣的人声与孜然、辣椒炙烤后特有的香气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热烈而充满活力的气流,扑面而来。
裴建军和李秀兰夫妇俩,就站在这股气流的中心,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穿着从老家县城带来的、自认为最体面的衣服,却在这片繁华与热闹中显得格格不入。
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了他们对“摆摊”的认知。
这哪里是他们想象中那种烟熏火燎、三五张小桌的夜市摊子?
这分明是一家装修讲究、人声鼎沸、看起来就“很贵”的店。
门口排队等位的年轻人探头探脑,脸上写满了期待。
店里面,服务员们穿着统一的制服,脚步匆匆,穿梭在座无虚席的桌椅之间。
每一桌都热气腾腾,欢声笑语伴随着烤串“滋滋”的冒油声,汇成了一首属于城市夜晚的交响曲。
李秀兰紧紧攥着丈夫的胳膊,眼神里满是震撼和心疼。
“老裴,你看,人咋这么多?俩孩子得累成啥样啊……”她来之前,心里想的是女儿们创业辛苦,风吹日晒,没准还要看人脸色。
可现在,她只看到两个女儿仿佛是这片热闹景象的中心,被无数的需求和目光包围着,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
裴建军没说话,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表情比妻子要沉稳得多,但微微眯起的眼睛和下意识挺直的腰板,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他一辈子在小县城的工厂里当个小组长,管着十几号人,自认为也算见过些场面。
可眼前这阵仗,让他感到了一种源于见识的陌生和压力。
他悄悄地数着店里的桌子,估算着一桌能坐几个人,心里那杆老秤翻来覆去地拨动,却怎么也算不清这笔账。
就在这时,眼尖的裴雯先看到了他们,惊喜地喊了一声:“爸!妈!”
她像一只花蝴蝶,从忙碌的人群中挤了出来,一把抱住李秀兰的胳膊,脸上是掩不住的喜悦和一丝小小的得意。
“你们怎么才到呀,我跟姐姐都等半天了!”
裴思思也跟着走了过来,她比妹妹沉静许多,但眼里的笑意同样温暖。
她自然地接过父亲手里的行李包,轻声说:“爸,妈,一路辛苦了。外面人多,我们先进去,给你们留了包厢。”
被两个女儿一左一右地簇拥着,裴建军和李秀兰被带进了店里。
穿过喧闹的大堂,来到一间安静雅致的小包厢,世界仿佛瞬间清净下来。
包厢里已经提前备好了茶水和几样精致的小菜。
裴雯手脚麻利地给父母倒上热茶,叽叽喳喳地描述着她们刚才有多忙,哪个客人多有趣。
李秀兰拉着两个女儿的手,左看看右看看,摸摸她们的脸,又捏捏她们的胳膊,确认没瘦,脸上的担忧才稍稍褪去。
“看你们忙成这样,妈这心就揪着。能吃得消吗?”
“妈,我们好着呢,你看我,都快吃胖了。”裴雯拍了拍自己的小肚子,笑嘻嘻地说道。
裴建军喝了一口茶,喉结滚动了一下,将那股燥热压了下去。
他环顾着包厢的陈设,实木的桌椅,墙上挂着简约的装饰画,一切都显得那么妥帖和体面。
他沉默了片刻,终于问出了憋了一路的问题,声音显得有些干涩:“思思,小雯,这店……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跟爸说句实话,你们是在这儿打工,还是……”
他问得很小心,生怕伤了女儿们的自尊心。
在他看来,两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女孩子,要在魔都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开起这么一家店,简直是天方夜谭。
裴思思知道父亲的疑虑,她和妹妹对视一眼,坦然地笑了笑,说道:“爸,这家店,我们是股东。”
“股东?”裴建军愣住了,这个词他只在电视里听过。
“对,”裴思思耐心地解释道,“我们和一个朋友,叫林帆,一起合伙开的。他负责出主要的资金和前期的运营,我和小雯负责技术和日常管理。我们俩,占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百……百分之四十?”裴建军的声音都有些变调了。
他本以为女儿们最多是被人请来当个大堂经理或者技术指导,没想到居然是“老板”之一。
李秀兰也听得一愣一愣的,她不懂什么叫股份,但她听懂了女儿们不是在给别人打工。
裴建军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显得平静一些,他追问道:“那……那这店,一天能……能挣多少?”
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在他朴素的价值观里,生意好不好,最终都要落实到钱上。
裴思思没有隐瞒,她知道想让父母真正放心,就必须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她拿起桌上的菜单,像是打草稿一样,在背面写写画画。
“爸,你听我给你算。”她的声音清脆而有条理,“我们店里一共三十张桌子,平均每桌消费额在三百到四百之间。因为翻台率很高,尤其是晚上,很多桌子能翻两到三轮。我们取个保守的中间数,一天的营业额,大概在两万块钱左右。”
“两万?!”裴建军手一抖,茶杯里的水都晃了出来。
两万块,那可是他在厂里辛辛苦苦干大半年的工资!
“这只是毛收入。”裴思思继续说,她的冷静与父亲的震惊形成了鲜明对比,“每天的成本也很高。房租分摊到每天大概是一千块,食材成本占营业额的百分之四十左右,也就是八千块。员工工资、水电燃气,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差不多也要两三千。所以,全部成本算下来,一天大概是一万一到一万二。”
裴建军屏住呼吸,眼睛死死盯着女儿,他自己也在心里飞快地计算着。
“用两万的营业额,减去一万二的成本,”裴思思顿了顿,说出了那个决定性的数字,“一天的纯利润,大概在八千到九千块钱。”
包厢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只有窗外传来的隐约喧嚣,证明着时间的流逝。
八千!一天!
裴建军感觉自己的脑子“嗡”的一声,像是被重锤砸了一下。
他活了快五十岁,第一次对数字产生了如此不真实的感觉。
他一个月工资三千出头,妻子在超市做收银员,一个月两千多。
他们夫妻俩加起来,一年不吃不喝,拼死拼活,才能勉强挣到六万块钱。
可女儿们这里,一天的利润,就抵得上他一个季度的工资。
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指,在桌子上哆哆嗦嗦地比划着,嘴里喃喃自语:“八千……一天八千……那一个月就是……二十四万?我们占百分之四十……那一个月就是……九万六?”
算到最后那个数字,他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像铜铃,满脸的不可置信:“一个月……九万多?两个人分?一个人四万八?”
这个数字,已经彻底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
在他生活的县城里,年薪十万都算是高收入人群,是人人羡慕的对象。
可他的两个女儿,一个月就能挣到差不多五万?
看到父亲被吓到的样子,裴雯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凑过去,挽住裴建军的胳膊撒娇道:“爸,你别这么惊讶嘛!这里是魔都呀!”
她用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说道:“在咱们老家,一个月挣几千块钱是正常。但在魔都,遍地是机会,赚钱可容易多了!你看这街上,到处都是有钱人,一顿饭吃掉几千上万块眼睛都不眨一下。我们这烧烤店,味道好,环境也不错,一天挣这点钱,在这里真不算什么稀奇事。您就想吧,这里的人均收入,那都是按万来算的,年薪没个百八十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魔都人。”
裴雯的话半真半假,带着几分夸张和炫耀。
她只是想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安抚父亲那颗受到剧烈冲击的心,让他能够更快地接受这个事实。
然而,这话听在裴建军和李秀兰耳朵里,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裴建军愣愣地看着女儿,又想起刚才在店门口看到的那些衣着光鲜、出手阔绰的年轻人,以及这一路走来看到的摩天大楼、奢侈品店……他那套在小县城里根深蒂固的价值体系,开始剧烈地动摇了。
是啊……这里是魔都。
中国最繁华的城市。
或许,在这里,赚钱真的就跟女儿说的一样,没那么难?
或许,在这里,年薪百万真的只是个起步价?
他那颗被巨大数字冲击得摇摇欲坠的心,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勉强说服自己的理由。
逻辑虽然有些跳跃,但似乎……也只能这样解释了。
“原来是这样……”裴建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但眼神里又多了一丝对这个陌生世界的敬畏和向往。
李秀兰在一旁听着,也是云里雾里,但她抓住了重点:女儿们能挣大钱了,而且不用那么辛苦了。
她脸上的笑容也变得真实起来,“能挣钱就好,能挣钱就好,但身体是本钱,可千万别累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