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自我认识(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稷下的一天》最新章节。

深秋时节,稷下学院里的银杏树换上了一身金黄的盛装,仿佛大自然用它那神奇的画笔为这片古老的学府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银杏叶片片金黄,宛如蝴蝶般轻盈地飘落,给青石径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色地毯。

李明和柳儿并肩漫步在这条小径上,脚下的落叶发出细碎的声响,仿佛是它们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空气中弥漫着清冷的草木香,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悠远。这座千年学府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他们最珍贵的青春记忆,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他们曾经的欢声笑语和激烈讨论。

“还记得我们刚入学时,总爱在这条路上讨论《逍遥游》吗?”柳儿轻声问道,她的眼眸中流转着温暖的光泽,仿佛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在眼前。

李明微微点头,弯腰拾起一片完整的银杏叶,仔细端详着。这片叶子的脉络清晰可见,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一幅画卷。他的思绪也随着这片叶子飘向了远方:“怎能忘记呢?你总是说庄子的‘无我’境界太过玄妙,让人难以理解。而我当时却固执地认为,只要每日坚持打坐,就能领悟到其中的真谛。”

柳儿闻言轻笑一声,那笑声如同山涧清泉一般清脆悦耳:“那时的你啊,总把禅定当作一种需要攻克的技术,以为只要摆出完美的莲花坐姿,就能抵达超然之境。可实际上,真正的悟道并不是靠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心的感悟和觉醒。”

是啊,李明摇头苦笑,直到听了素羽的点拨才明白,若不认识真实的自己,一切修行终是镜花水月。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个春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讲堂的青砖地上。年轻的李明在坐垫上调整着姿势,力求每个细节都符合典籍记载。而柳儿则安静地坐在一旁,目光中带着善意的关切。

你的呼吸太过刻意了。柳儿柔声提醒,就像刻意平静的湖面,底下却暗流汹涌。

素羽缓步走来,衣袂飘飘:柳儿说得是。李明,你可知为何难以入定?

李明恭敬作答:学生愚钝,总是无法摒除杂念。

问题不在于杂念,而在于你对待杂念的方式。素羽的声音沉稳如山,你把这些念头、情绪当作需要消灭的敌人,却从未真正认识它们。就像此刻,你心中正在想我必须表现得谦逊,不是吗?

李明心头一震。素羽继续道:禅定不是逃避自我的工具,而是认识自我的镜子。若没有这面镜子,所有的修行都会与现实脱节。

柳儿若有所悟:就像有人终日打坐,生活中却依然自私易怒?

正是。素羽颔首,缺少了美德的根基,禅定就会变成精致的自我欺骗。真正的修行始于如实观察每一个升起的念头,不评判,不压抑,也不执着。

那个下午的对话,如一颗种子在李明心中生根发芽。此后数年,在柳儿的陪伴下,他逐渐学会在每个当下观察自己的心念活动——无论是修习时的烦躁,还是日常中的嫉妒或自满。

我至今记得那个突破的瞬间。李明的目光穿过飘落的银杏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清晨的禅堂。

那是大三的深冬,禅堂内檀香袅袅。李明照例清晨打坐,突然一阵焦躁袭来——他想起下午重要的考核,担心准备不足。按照旧习,他会责备自己不该分心,然后强迫自己回到呼吸上。

但这次,他记起了素羽的教诲。他选择只是安静地看着这份焦躁,感受它在身体里的紧张,观察随之而来的各种念头。奇妙的是,当他不去抗拒,也不被情绪带跑时,焦躁竟如云朵般自然消散了。

那一刻我明白了,李明的语气中充满感慨,真正的禅定不是没有念头,而是如实地知晓每一个念头的来去。

柳儿停下脚步,目光温柔:就像你后来常说的,若带着我应该如何的期待去观察,就看不见当下的真相了。

夕阳的余晖为银杏树镀上金边,两位故人的影子在青石路上拉得很长。李明轻声说:这些年来,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日常生活,那个下午的教诲始终指引着我。认识自己,真是一生最重要的功课。

而这份认识,需要我们共同去践行它,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的理解和领悟。柳儿微微一笑,嘴角上扬,流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她的眼睛明亮而有神,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其中透露出的智慧光芒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晚钟悠然响起,那悠扬的钟声在暮色中回荡,仿佛是来自远古的呼唤,穿透了时间的迷雾。钟声在空气中荡漾,传递着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氛围。他们彼此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默契的笑意,然后继续漫步在这条他们已经走过无数次的林荫道上。

这条林荫道两旁的树木高大而茂密,枝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绿色的天幕。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他们的脚步轻盈而缓慢,仿佛生怕打破这片宁静的氛围。

在这一刻,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这座学院的感激之情。这座学院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和进步,也见证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他们感恩这座学院给予他们的知识和智慧,感恩彼此的陪伴和支持,更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真正的修行,其实就蕴含在这每一个觉知的当下之中。当我们能够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一切,用爱去对待他人,用善去面对世界,我们就在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接近内心的真实。

暮色渐深,学院各处的灯笼依次亮起,温暖的光晕如同一朵朵盛开的花朵,驱散了秋夜的微寒。灯光照亮了道路,也照亮了他们的心灵。两人信步走到了“思源湖”畔,这里是他们当年结束一日修习后,最常来静坐谈心的地方。

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平静而清澈,倒映着天边最后一抹绛紫色的晚霞和初现的几颗疏星。在湖的中央,有一座小巧的亭子,亭子里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湖面上,形成一片片柔和的光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