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霍家危机(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最新章节。
休息室内,孙芳,周基,孟子玲,林初瑶,叶婉清,李星宇几人围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聊。
叶婉清一边吃饭,一边翻看着这几个月来,骄阳置换给滨海的项目,一共348项,
便宜的是贼便宜,几十万美金就拿到了,贵的也真是贵,都直逼999万美金了,就卡在千万的门口。
当前国际技术鉴定中心有明确规定,该检测组织只检测价值一千万美元含以上的技术,且检测一次很费时也费钱。
999万美元的技术,哪怕距离一千万只差1万,也达不到检测中心的鉴定标准,
不过也并非不能检测,就是这检测费用要翻倍...
骄阳带来的300项技术,把最高价格卡在999万美元,
明摆着就是笃定了华夏不会花费巨额鉴定费,去鉴定售卖价不超过千万的技术。
当然了,也不是说骄阳带来的技术不值钱,或者说溢价,相反很便宜,非常便宜。
相同的技术,比以往广交会和北交会上,其他国家给出的价格,至少低30%还要多一些。
不然各省领导们也不会眼巴巴盯着这些技术,江省领导也不会多拿一亿美金买断技术。
因为这些技术是真的便宜,简直是白菜价,甚至比大白菜还白菜价!
当然了,白菜价技术,只是说300项技术的转让,可不包含后面的48项技术。
因为这48项技术对标前面的300项技术,就像是版本T2对标版本T3。
滨海斥资9亿美金买到的300项技术,对标纽约当下最先进的技术来说,算得上版本T3。
而周基后续拿出的48项技术,就相当于版本T2,还是300项T3技术中,某些对标技术的版本T2。
就拿半导体清洗 / 蚀刻/分立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封装,这些组合技术来说,虽然是版本T3,但单独拆出来哪一份,
搁在以往北交会和广交会上,价格都要超过1000万美金,还是去国际技术鉴定中心去鉴定后,才能溢价交易!
国内大企业缺这种技术吗?实际上,很多大企业都不缺,
因为T3技术是国际技术的中下水准了,而国内很多自主技术已经达到版本T2,或者T1,他们对T3技术是看不上的。
但即便看不上,他们也不会拿淘汰的T3,或者T2技术去共享给其他企业。
很简单,大企业要的是领先,绝对技术的领先,等级层次上的领先,各方面都要领先,
如果随便把技术共享,那不就等于放任其他人掌握新技术,然后超越自己?!
两三人的小门派,都还玩敝帚自珍那一套呢,
很多人宁可让家传武学和技术带进棺材里,也不愿意交给其他人!
这种关系对应大企业,对应省份和省份之间,也是适用的,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
骄阳带来的技术呢,完全不跟你讲究什么技术封锁,拿钱我就卖你,这才是让所有大企业忌惮的!
绝对低价的T3技术,只要拿得出钱,还是不限制身份随便买,
说白了,这种“人”在大企业的眼中,就特么是来拆台的,过来捣乱的!
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各大企业拿钱把技术均摊,然后再进行技术封锁,他们依然是高高在上,无法让人超越!
但偏偏,不是所有人都有购买资格的!
江省宁可多花一个亿的美金,也要买断这些技术,为了什么?
难道真是为了到手后转赚其他省份的钱吗,不,不不不...领导们可精着呢,他们要的是名!
其一,不封锁的技术,就不存在法律关系,很容易被复刻备份,到时候全国上下这些技术就不是秘密。
与其这样,倒不如打个时间差,我不用你们花钱买,直接“送”你们!
其二,如果这些技术真的被大企业垄断,那其他的中小型企业怕是也很难弄到技术革新,
就算花费大代价弄到了,也会拖累自身产能,得不偿失!
江省把技术买断,“送”给各省领导,直接越过各大企业,
各省领导在舆论压力下,也会把到手的技术全部共享,这才是全民技术革新!
所有人都认为上级要求江省把到手的技术,一折转让给其他省份,江省一定很有怨气。
但实际上呢,这都是王守国,朱向国,和江省领导们演的一出戏罢了。
所谓的一折购,还是江省领导们自己研究出来的,就是要赚其他省份的好感度!
很多省份拿不出钱,会拿欠条来置换技术,江省领导也不在乎,
因为这些小钱,对明年的大项目来说,都是毛毛雨!
40亿美金的项目,人脑子都要吵成猪脑子了,要是再来个50亿项目,谁坐得住?
现在给各省点甜头,让他们确信,江省不是抠搜搜的人,只要我们能吃肉,大家都能喝汤。
而不是我江省霸占着肉不放,最后大家竹篮打水一场空,谁都吃不到肉,也喝不到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用T3技术“一折”共享,换取各省的友好度,为明年项目落地铺路。
更用T3技术,做到了国内各中小企业,有钱就能革新,也收割了全国中小企业的友好度。
最重要的,江省这么做,还让上级领导看到了江省的表率,未来真要有政策,肯定也会倾斜给江省一些!
一箭三雕,仅仅是用到手就不值钱的技术,来了个一箭三雕!
毕竟是300项T3技术啊,就算骄阳拍着胸脯说自己有纽约,超过10万家中小企业的项目渠道,这也是极限了!
但偏偏呢,骄阳再次颠覆了江省对它的认知...这简直就是一个聚宝盆,好似永远掏不空的聚宝盆!
T3技术刚到手,现在T2技术来了,还偏偏是48项T3技术配套的T2技术,就问你买不买?!
300份T3技术共享出去了,那是堵各省领导的嘴,
可现在对标T2技术的出现,是江省用地皮和合资建厂换回来的,那就是江省自己的技术!
这些技术江省不会拿出去共享,只会留给自家省份的大中型企业适配,这才是江省技术革新的代表!
可以说,面对着骄阳反复的“套娃”,江省领导们不仅丝毫不生气,反而还多了几分期待。
骄阳啊,骄阳,你们连T2技术都拿出来了,想必拿出T1技术不难吧?!
美国只对军工技术封锁,但民间各种T1技术还是很多的,拿出来吧,拿出来吧 ...
为了摸清骄阳还有没有“宝贝”,叶婉清和李星宇就是最好的敲门砖!
叶婉清作为江省外贸局业务处的科长,虽然她是苏州人,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她是李华麟的女人,自然就把自己当做滨海人。
李华麟是滨海人,还是一心想为老家求发展的滨海人,最重要的是,骄阳是李华麟的产业...
叶婉清觉得自己来套周基的话,完全合情合理。
当然,除了套话,叶婉清也是真的很好奇,骄阳手中这么多技术,真的是极限吗?!
“小鸡,闫家岗工厂的投资价值10项技术,二龙山影视城价值22项技术,还要在帽儿山建什么度假村,又是16个技术。”
“算上之前转让给滨海的300项技术,现在已经348项技术了,骄阳到底在哪弄到这么多技术。”
“我华夏目前虽然在很多项领域中不如国外发达,但也不至于差这么多吧?!”
山鸡正大口吃着红烧肉,赵雅琴独家红烧肉...原本是赵雅琴给叶婉清带的午餐,都成了他的战利品。
周基吃的满嘴全是油,闻言拿过汽水咕嘟嘟的干进去半瓶,打了一个水嗝,笑着瞥了瞥林初瑶。
林初瑶从皮箱里取出录像机连接到电视机上,又插入一盘录像带,调试着机器与录像机之间的连接。
“喔,开录了?”
片刻后,熟悉的声音传来,李华麟穿着四角裤,在游泳池里扑腾的画面显现。
随着视频的不断晃动,李华麟就那么躺在泳池边沿,一手橘子水,一手雪茄,对着镜头摆了摆手,露出一副贱笑:
“嗯...应该是我那最最漂亮可爱的妻子在看吧,那这么说来,北交会结束了?骄阳跟滨海联合建厂的项目也落实了?”
大口喝了一口橘子水,将瓶子放在一边,李华麟趴在了泳池边,立马有一个精壮小伙跳进泳池,在背后替李华麟捏肩。
李华麟披着毛巾,脸上有着舒适的表情,吸了口雪茄,幽幽道:
“媳妇,当你看到这段录像时,应该年末了吧,想必山鸡也落实了一些计划,不然你也不会看到这段录像。”
“首先,我知道你一定很好奇,骄阳只成立了不到几个月,为什么就能拿出40亿的项目,还有那么多新技术。”
“这件事呢,就要从我刚来纽约时说起了。”
“简单归纳一下就是,从去年的5月至今日,骄阳已经先后砸进去8000多万美金,用于业务员们走访全美大大小小的企业。”
“骄阳口中的远超十万家企业合作,不是夸张,甚至还有些谦虚了。”
“一年半的时间,骄阳旗下已经有了3.3万名业务代表,每个业务代表都关联着3到6家中小企业,与之深度绑定。”
“就在骄阳的数据仓库内,已经全部记录了16万家中小企业的详细数据。”
“说点夸大的吧,这40亿项目是1.6万家中小企业汇总而来。”
“而他们都是纽约附近的企业,所以才能在第一批项目集结时,赶过来。”
“又或者说,是我让人特意按照滨海所需,在16万家中小企业中,选定了他们,才有了滨海对应的40亿项目。”
摆了摆手,示意身后小伙别捏了,李华麟将手中雪茄赏给了他,
离开了泳池,立马有数名侍者凑上来,拿着毛巾替李华麟擦拭身上。
他就那么对着镜头,等待身体擦拭干净,别人替他披上了睡衣,便回到办公桌后坐下,继续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自很久之前就有一种感觉,似乎活在某些人的注视中,就像毫不知情的伯班克,活在楚门的世界里。”
“我装作不知情,曾试探过很多跟我一样身份的人,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很多人都活在监控之中,而不自知。”
“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某些人觉得,我李华麟无可替代,我不要做棋子,我也要做执棋者。”
“这段路很长,长到我会获得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我却不得不继续往前走。”
指了指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李华麟突然一笑,就那么瘫软在真皮沙发上,继续道:
“事实上,我早就预料到这40亿项目落地,滨海吃不到多大油水的。”
“而国内的一些大人物,肯定也会趁机威胁你,希望明年获取更大项目,对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